最具“老北京”特色的八大民俗文化,您知道哪些?
老北京民俗文化至为珍贵,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价值。由于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它对全国的文化发展必然产生辐射性的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以皇城为背景形成的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老北京民俗文化,不只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也能产生巨大的物质财富。遍布京城纵横交错的胡同里,世世代代生活着咱北京的百姓,有很多独具特色的民俗,多民族特有的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和融合。青砖灰瓦的胡同和四合院,京腔京韵的北京话,几近消失的老北京七十二行,高亢的吆喝、婉转的叫卖调等数不胜数。那么,最具“老北京”特色的民俗文化有哪些呢?一、北
发表时间:2021-11-24 14:48:59浏览次数:933
为什么把一件物品叫做“东西”,而不叫做“南北
“东西”这个词,在我们的日常用语里,已经完全脱离了它的本意,而变成了“物品”代名词了。那么,“东西”是怎么来的呢?物体又为什么被叫做“东西”而不叫“南北”呢?这里面时有一段故事。“东西”的来历与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有一定的关系。金、木、水、火、土,就是所谓的五行,在中国古代,被用来推算相互生克的道理和运势,这“五行”又和东西南北中这“五方”相配,再配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所谓的“天干”),测出古今变革,人生命理、万事冲撞及依附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是:东方甲乙木,南方内丁火,西方庚辛金
发表时间:2021-11-23 14:43:18浏览次数:452
今日小雪丨小雪忽至,万物冬藏,愿君多珍重!
2020年11月22日庚子年农历十月初八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小雪花雪随风不厌看,一片飞来一片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小雪时节,气温骤降,雨中寒气渐盛,凝结为雪。伴随着阵阵萧瑟的北风,我们终于迎来了这银装素裹的冬天。初冬的雪,总是让人很兴奋。小小雪花,纷纷扬扬的落下,烟一样轻,银一样白,落地没一会儿,就化了。好似给大地披上了一件流动的白纱。《诗经》中说:“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北风使劲地刮,大雪随意地下;幸亏有你
发表时间:2021-11-22 14:42:03浏览次数:309
小雪节气由来和习俗
每年11月22日或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为小雪,也是天蝎座(Scorpio,10/23 - 11/21) 和射手座(Sagittarius,11/22 - 12/21)的分界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大雪。如1993年11月15~20日,北方一部分冬麦区就下了大到暴雪。我国古代将
发表时间:2021-11-22 10:28:01浏览次数:323
中国几种主要的丧葬习俗
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习俗。虽然丧葬品准备及丧葬程序不断减化,但是主要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并且流传至今,家家躲不开,离不了。下面我人看一看中国几种主要的丧葬习俗。火葬的习俗火葬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在原始社会时,火葬就已出现;先秦时期,关于火葬的记载开始见诸于文献。《墨子•节葬下》记载:“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仪渠国,在今甘肃省境内。此外,许多古代民族如羌族、氐族都采用火葬的方式。东汉时,这种葬俗也开始在汉族民间流传,《东都事略》记载,北宋初,“遵用夷法,率多火葬”。《金
发表时间:2021-11-17 14:06:59浏览次数:496
中国传统的丧葬都有那些忌讳?
中国传统的丧葬后事处理,为了尊重祖先,形成了一些理念和操作上的禁忌。如果不顾这些禁忌就昭示着不吉利,同时也是对逝者的不敬。  忌双日出殡双日则有不祥的预兆,认为双日出殡有死两人的含义,因而出殡时必择单日,忌于双日举行。 忌泪洒尸身流传于部分地区的一种说法,如果家中有人亡故,而为死者穿衣服时应忌悲泣,以免泪洒尸身。认为会有状况发生,惊起亡灵。灵前忌有猫出现死者于出殡前,停尸守灵,忌有猫接近,认为有猫触及,或跳越前后,会如死者会骤然而立一般,有祸害家人之意。  忌理发若家中如有人去世,家属或男子在一个月内不得
发表时间:2021-11-17 13:53:52浏览次数:766
立冬节气的来历和风俗
大家要知道在古代的时候立冬其实就是意味着冬季的开始,因此在立冬到来之后会有些什么习俗呢,立冬的来历和风俗以及立冬的风俗有哪些,立冬的寓意又是怎么样的,那么接下来大家就跟小编一起了解看看~立冬的来历和风俗立冬的由来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冬这个字在汉文的意思里极为绝妙,一是它与冻同
发表时间:2021-11-07 09:31:53浏览次数:374
立冬丨暮秋天寒,思乡意暖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北京时间11月7日7时14分“立冬”节气如约而至此时节水始冰,地渐冻日照短,寒风劲迎冬:拜祖先、备冬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解释立冬:“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即是说,此时秋季作物已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蛰伏起来准备冬眠。在民间,百姓习惯在此时备好冬衣,以防御接下来的冬寒。此外,还以时令佳品向祖先祭祀,祈求上苍保佑来年的丰收。据《清嘉录》记载,到了清代,立冬之日,士大夫在家拜贺长辈尊者,还互相出去拜谒。男女老少都要更换新衣,相互作揖行礼,谓之“拜
发表时间:2021-11-07 09:21:32浏览次数:386
寒衣节,为逝去的亲人点一盏心灯!
农历十月一,寒衣节来临,在这个传统悲伤的祭祀日,缅怀逝去的亡魂,为天堂的亲人点一盏心灯,祝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长生永生,安息安好!寒衣节,心悲痛,想起逝去的亲人,泪水翻涌,抑制不住。此生再也不会出现,我们再也不会见面,阴阳相隔,生死离别,
发表时间:2021-11-05 10:17:06浏览次数:512
寒衣节|文明祭祀倡议书
今年的11月5日,是传统寒衣节(又称“秋祭”)。在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但如果在祭祀过程中采取焚纸钱、烧冥物、放鞭炮等方式,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是无法想象的。现在,无烟尘、无纸屑、无污染的环保祭祀、文明祭祀正成为寒衣节的新风尚。在此,小编向全县人民朋友们发出以下倡议↓↓↓一、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祭奠陋习为营造碧水蓝天、秩序井然的生活环境,自觉做到不在街道、广场、小区、河边、树林、草坪等公共场所焚烧香蜡纸钱、抛撒冥币或设置污染公共环境的祭祀用品。二、倡导环保,树立文明祭祀新风树立
发表时间:2021-11-04 11:44:40浏览次数:335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