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要懂得感恩。丰子恺有这样的金玉良言: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美国总统罗斯福有一次家里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感恩,不一定是感谢大
发表时间:2021-10-13 14:21:27浏览次数:349

人要脸,树要皮。自古以来,多数人都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把“面子”放下。然而,越要面子的人,活得却越累。因为“面子”是做给别人看的,只有“里子”舒适,才是自己的日子。一个成熟的成年人,都懂得把面子放下,把日子过好。01 做给别人看的“面子”,苦了的是自己“爱面子”并不是一件坏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良性的“爱面子”,是一个人的自尊表现,有自尊心的人,才会珍惜自己的羽毛。然而,过度“要面子”的人,则正好相反,他是由于内在不足,希望借助外在的光鲜,来掩盖内在的薄弱。简单来说,这类人的
发表时间:2021-10-12 11:58:36浏览次数:339

家,有这世上最爱我们的人。父母双亲,需要我们去敬爱。伴侣儿女,需要我们去守护。家,是我们每个人的后盾,是臂膀,是归宿。1 家,是深深的牵挂。 有人说,家是清晨厨房的热粥,家是黄昏湖边的搀扶,家是一件雨衣,风里是它,雨里也是它。也有人说,家是倦鸟归来的巢,是避风遮雨的港湾,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家,是割舍不了的血脉亲情,是牵肠挂肚。在家里,渴了有水喝,饿了有饭吃,冷了有衣穿。在家里,桌上摆着我们喜欢的菜,对面坐着我们爱的人。家是不管如何,我们每个人都会满心欢喜地期待着要回去的地方。 家,是一个特别
发表时间:2021-10-12 11:46:52浏览次数:340

作者:洞见muye利者,义之和也。冯骥才说过:“平庸的人用热闹填补空虚,优秀的人以独处成就自己。”拉开人与人差距的,其实不是智商,也不是情商,而是一个人与世界的相处方式。弱者盲目合群,结果失去自我;强者相互搭桥,方能彼此成就;智者善于独处,自然内心丰盈。01弱者合群丰子恺曾作过一幅《卖羊图》:一个人牵着两只羊,然后卖到羊肉馆去。一位农人看了这幅画,暗暗摇手摆头,笑着说:“这画里多了样东西,你多画了一条绳子。”丰子恺不解:“两条绳子牵着两只羊,哪里多了绳子?”农人告诉他说:“牵羊只需牵头羊,不管多少只,只要
发表时间:2021-10-11 15:09:13浏览次数:370

老话说:"欲成大树,莫与草争,将军有剑,不斩苍蝇。"遇到烂人,及时抽身,是为智慧;遇到烂事,及时止损,是为智谋。做一个静水流深的人,越是安静,越是沉稳,越具备爆发的可能性。人呢,最怕的就是在琐事上无尽地纠缠,在小问题里不断地沉沦。不断地耗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掉了自己的精力,却偏偏一事无成。叫醒自己,认识自己,清理自己,才能沉淀自己,成全自己。可以说,一个人低端看才能,中端瞧品德,高端重沉淀。懂得沉淀自己,才能将自身的眼光、胸襟以及胆识培养到更高的高度和深度上。然后,静水流深,走向强大。诚然,一个食不知味的
发表时间:2021-10-09 15:41:41浏览次数:437

我们是不是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对越是陌生的人,越是毕恭毕敬。而对越是亲近的人,却常常满脸抱怨。对他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我们总是万分感激;对家人给予的各种关怀,却常常视而不见。其实,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最差的情绪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给了最亲近和最爱的人。却把耐心和宽容,留给了陌生人。当我们满脸苦闷抱怨的时候,别忘了,家是避风的港湾,而不是坏情绪的垃圾桶。这世上,没有谁会无缘无故对谁好,但是家人却会。之前,邻居家在外省工作的孩子回来了,因为工作忙也常到国外出差,一年回家都不超3次,每次也待不了2天。这次他还没到家
发表时间:2021-10-09 15:30:09浏览次数:340

中国人讲究阴阳平衡。山与水,一刚一柔,对立统一。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就是在赞美山和水的品质:水宽容、灵活、纯净,山坚定、沉稳、刚毅。人生在世,正需要这样的情怀和品格。做人如水,容万物;做事如山,不动摇。1做人如水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先贤告诉我们,像水一样的品格,能包容、滋养万物,利他而内自不求。古语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总要争个高低,水则没这么多要求。水能上能下,上化为云雾,下化作雨露,汇涓涓细流聚多成河,从高处往低处流,高至云端,低入大
发表时间:2021-10-08 15:47:18浏览次数:340

作者:洞见Allergy谁的生活,不是一面着火,一面冒烟。有人说,真正的自律,是不断变好的自己。诚然如此。自律,其实就是一个战胜自己的过程。01叫醒自己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况:想减肥,也办了健身卡,报了私教班,但就是狠不下心去坚持,结果就不了了之了。想创业,也找好合伙人了,但就是顾虑重重,不去行动,结果满腔热情都逐渐变淡。就连买东西这样的小事,也时常会纠结半天,结果挑来选去,要买的一样也没买。我有个朋友也这样。她一直在家做全职太太,荒废了不少原本可以提升自己的时间。有一次,她跟我说,现在的生活太枯
发表时间:2021-10-08 15:43:35浏览次数:385

网上曾经有一个问题:废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是什么? 有一个回答特别令人动容:那就是让他一直闲着! 人生就像齿轮,越转越灵活,闲下来反而容易锈迹斑斑。 古语也有云: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老年经不得逆境。 闲,是福气。 太闲,却是一场灾难。 所以,不要将自己的人生闲置,多为有意义的事情而忙碌,生活才会更充实。 1、闲着闲着,一个人就废了 正如网友所说,废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让他闲着。 鞭策从来不是磨难,闲的自生自灭才是对懒人最狠的报复。 有点生活常识的人应该都知道:很多东西如果
发表时间:2021-10-03 09:07:27浏览次数:449

人生如戏,聚散不由人。如果注定要走,就没必要强留;如果注定要失去,那就坦然接受。不必为错过和失去,而感到惋惜,因为失去的,都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归来。不管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该来的,总会来,躲不过;该走的,总会走,留不住。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强求来的,难以幸福,争抢来的,难以长久。世间的一切,随缘就好,顺其自然就好。人生如戏,尽力演好自己,做好自己,走好脚下路,过好当下生活。人生就像一出戏,我们只需尽力演好自己,做好自己,把脚下的路走好了,把当下的生活过好了,那你这出戏,就算圆满了
发表时间:2021-10-03 09:03:26浏览次数:377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