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没有顺心的生活,只有看开的人生
作者:洞见·念念修得平常心,做个自在人。黄庭坚曾有诗云:“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尘世非乐土,我们皆是寄居天地间的过客,各有各的磨难。唯有将一切看开看淡,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守住一份豁达的心境,才能不为俗世纷扰所困。01失意里,寻找诗意黄庭坚的一生,是饱经仕途失意的一生。他年仅22岁就及第进士,当他想要大展鸿图时,迎来的却是几经贬谪的命运。好在他生性洒脱,总能找到排解苦闷的方式。在黔州时,黄庭坚自己捣鼓起房屋,买田种菜,养花种竹,与禽鸟相乐,日子过得十分快活。在戎州时,听闻此地以
发表时间:2021-11-09 15:15:23浏览次数:402
人,越朴素,越高贵
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素,是极致的美。譬如一枝白莲,清清净净立于水中,不染一丝纤尘,素雅而高贵,胜过万千姹紫嫣红。所以古人说:“淡极始知花更艳,花到无艳始称绝。”朴素,也是一种大道。历尽世间喧闹浮华,才明白细水长流的平凡生活的可贵;尝遍天下美食,才知晓人间最有味的,是清淡的欢愉。大道至简,三千繁华,终归朴素。越高贵的人,越朴素。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中现,人情淡始长。01做人,要存一点素心。《菜根谭》中说,“做人,要存一点素心。”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做一个素心之人,不虚伪,不圆滑,以
发表时间:2021-11-09 14:25:54浏览次数:359
老了才知道,这辈子最亲的只有一个人
作者:洞见·许朝暮伴侣是人生最好的投资。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授在演讲时提出要做一个游戏,并邀请了一位女生配合自己。教授让她在黑板上写出20个最亲近的人的名字。女生依次写下父母、朋友、同学等人。紧接着,教授让她一一划去可以割舍的人,直到剩下父母、孩子和伴侣。游戏没有结束。最后教授告诉他,这些人中只能留下一个人。她纠结了很久,哭着划掉了父母和孩子的名字。教授诧异地问:“为什么你最后会选择伴侣呢?”她回答:“父母会先我而去,孩子长大后也会离开我,能真正陪我走过一生的,只有我的伴侣。”是啊,人生就是不断失去的
发表时间:2021-11-08 13:57:35浏览次数:364
不停止内耗,所有的养生都是徒劳的
作者:洞见Allergy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0110年前我在北京报社上班的时候,有一次难忘的经历。有天上午开会,我没有准备,被领导问及采访一位重要人物的关键问题,没能答上。虽然领导和同事没说什么,但从他们的眼神和动作中,我貌似察觉了很多隐藏的意思。然后不知不觉往自己身上去联想。“他刚瞄了我一眼,是不是在看我笑话?”“领导皱了眉头,不会对我有想法了吧?”带着各种心思和情绪,熬到了下班。回家后,躺在床上,原本已经关好灯准备睡觉,但一想到今天会上的表现,和明天要面对的采访,忽然又变得很焦虑。翻来覆去,到了凌
发表时间:2021-11-08 13:52:25浏览次数:355
人生,赢在节制,输在过度!
人活一辈子,烦恼三千丝。不快乐的原因,多半是因为欲望太多。有了金钱,还想要权利;有了美貌,还想要身材;有了自由,还想要安逸。欲念不休,则所求不止;求而不得,必痛不欲生。若想安然度日,就必须心有所戒。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行有所止、心无妄念。正如佛经所云:“心中有戒,所见皆佛。”人生在世,唯有戒,才有得。01戒掉贪婪,才能满足有位哲人曾说:“一个人贪心的深度,决定了他痛苦的程度。”欲望是没有尽头的,越贪婪,就越不知止。当一个欲望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另一个更高的欲望。如此反复,必然痛苦。小时候,曾听过这样一则
发表时间:2021-11-05 10:25:01浏览次数:598
少抬杠,多抬人,才是最高级的活法
口若悬河,才是最低层次的表达。作者:洞见·Allergy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有这样一段情节,让我感触颇深。胡适刚到北大时,和陈独秀、钱玄同等人一起创办《新青年》杂志。当时,有一些复古派有意刁难。于是,有朋友对他说,不如刊登一些反击的文章,把复古派们驳得哑口无言,《新青年》自然会被更多人认可。胡适却摇了摇头,他深知争得面红耳赤,不仅讲不通道理,更不利于《新青年》传播:如此非但不可如愿,反而会将推广新文化的杂志办成吵闹的骂街文学。不仅不跟对方争辩,他甚至把对方那些言之有物的理论,经常挂嘴边。与其争得面红耳
发表时间:2021-11-04 11:31:40浏览次数:384
人到中年,谁不是活成了杜甫
作者:洞见ciyu前怕狼,后怕虎,人到中年胆如鼠。鲁迅说:“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陶渊明像隐士,李白像谪仙,都可望不可即,我们徒有羡慕的份。唯独杜甫,会为一家生计发愁,会为事业奔波不已。看他的人生,读他的诗,你会觉得,杜甫就是身边的某个中年人。01在古代的星宿中,有一颗叫参星,还有一颗叫商星。它们一出一没,此起彼落,永远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片天空中。公元759年,已经四十多岁的杜甫,在与少年时代的好友卫八处士见面后,
发表时间:2021-11-04 11:25:36浏览次数:406
世间种种,一半圆满,一半残缺!
毕淑敏说:“生命有裂缝,阳光才能照进来。”生活,就是有黯淡也有精彩,有薄凉也有温暖,有高潮也有低谷,有痛苦也有欢乐,有失落也有希望。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一半圆满,一半残缺。只有心怀希望的人,才能被阳光照耀。要为自己进步,而不是为了讨好谁。一个开朗热忱的人也有伤心难过的时刻;一个美丽优雅的人也会有落魄无助的时刻;一个温柔善良的人也会有怒不可揭的时刻;一个聪慧沉稳的人也会有失控急切地失控……人有千面,但每一面又都是我们自己。也许,我们总想着在人前保持自己最优雅、最美丽地姿态,但是世间总会有各种各样地事情让我们无
发表时间:2021-11-02 17:14:13浏览次数:375
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周国平说:“所谓幸福,不是活成别人那样,而是能够听从自己内心的生活。”这是一句听来多么温暖而幸福的语言。能够遵循自我的内心,将是多少人的夙愿。可是现实生活中,却有多少人,在傻傻地爱着别人,却唯独忽略了自己。在别人眼中,一个好人的定义,就是不懂拒绝,不会否定,不善于推辞,所以,正常工作量上再加班加量,上司认为你不会有怨言;同事各种有求于你,他们认为你不会拒绝;家里承担各种琐碎的家务事,家人也早已视为里所应当,忘了心疼与感激。也许我们一直以为,付出爱,爱别人,爱这个世界,会给自己带来温暖。可是,殊不知,当我们
发表时间:2021-11-02 17:08:01浏览次数:397
中年最好的活法:别忍,别恨,别省,别等
作者:洞见·一默人到中年,我们是自己唯一的摆渡人。苏轼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时间的长河里,你我都是匆匆过客。转眼间,人生过半。经历过欢喜,品尝过悲伤,收获过圆满,也有过遗憾。没有了年轻的冲劲与热情,但是多了一份成熟,一些淡然。回望半生,逐渐明白。中年人最好的活法是:别忍,别恨,别省,别等。01有气别忍《山月记》里讲过一个故事。唐朝才子李徵年纪轻轻考取功名,但他个性清高,对官场的迎来送往很不感冒。时间不长,他就辞官回乡,以田园诗酒为乐。但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收入养家糊口,不得已再入官场,为五斗米折腰。昔日
发表时间:2021-11-01 08:54:05浏览次数:369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