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演员安东尼·谢尔去世,享年 72 岁
2016 年 4 月 3 日,导演 Gregory Doran 和演员 Antony Sher(右)在纽约市参加一个活动。皇家莎士比亚剧团 (RSC) 周五宣布,屡获殊荣的戏剧和电影演员安东尼·谢尔因癌症去世,享年 72 岁。出生于南非的谢尔被广泛认为是英国当代最优秀的演员之一,几乎扮演了从李尔王到夏洛克的所有伟大莎士比亚角色。1985 年,他因将理查三世描绘成一个邪恶的驼背,拄着拐杖在舞台上推动自己而充满活力地获得了奥利维尔奖。在 RSC 期间,谢尔——曾被查尔斯王子描述为他最喜欢的演员——遇到了他的丈
发表时间:2021-12-06 14:25:59浏览次数:328
“中餐女王”逝世,享年100岁,曾拒做蒋介石儿媳妇
来源:红餐网大家闺秀投身餐饮界、在美国开餐厅为中餐正名、一辈子都在推广中餐文化……被誉为“中餐女王”的江孙芸,用一生演绎了一个餐饮传奇。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0月28日,被誉为美国“中餐女王”的江孙芸(Cecilia Chiang)于旧金山家中离世,享年100岁。她的离世引起了美国所有主流媒体的报道。《纽约时报》称她将“炒杂碎和炒面的中餐时代远远的甩到了后面”,旧金山先驱报认为她的人生“意义远超食物,而是浓缩了20世纪美国华人的移民史”,CNN在网站首页大标题将其赞扬为“将地道中餐带到美国的开拓者”,
发表时间:2021-12-06 14:24:27浏览次数:309
福州第三中学校长陈炜逝世,享年54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方面获悉,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陈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2月5日6时不幸逝世,享年54岁。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发表时间:2021-12-06 14:06:15浏览次数:407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逝世,享年93岁
12月5日,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声”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原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荣誉讲席教授吴新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2月4日19时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中科院之声)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
发表时间:2021-12-06 14:04:20浏览次数:294
《玫瑰玫瑰我爱你》原唱姚莉去世,享年96岁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玫瑰玫瑰我爱你》原唱者姚莉今晨去世,享年96岁。随后,香港媒体也证实了姚莉在香港去世的消息。姚莉的好友邵音音亦在社交网络发文证实姚莉去世的消息,并写道:“赴马来西亚拍戏前要去探您,您住院了,只有工作完成,回港后再去看您,您走了!”姚莉出生于1922年,祖籍浙江宁波,原名姚秀云,是上海滩时期知名女歌手之一,有着“银嗓子”的美称。她与周璇、白虹、白光、龚秋霞、李香兰、吴莺音等齐名,并称为1940年代上海歌坛七大歌星。代表歌曲有《玫瑰玫瑰我爱你》《得不到的爱情》《春风吻上我的脸》《
发表时间:2021-12-05 14:33:28浏览次数:284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退休教授李志舆去世 享年85岁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退休教授李志舆宋佳发博悼念李志舆老师  新浪娱乐讯 5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退休教授李志舆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2月5日凌晨去世,享年85岁。李志舆196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代戏剧表演研究生。后留校任教,历任表演系助教、讲师、副教授。培养了潘虹、尤勇、马少骅、任泉、李冰冰、廖凡、大小宋佳等众多知名桃李。  李志舆在《巴山夜雨》、《七月流火》、《勿忘我》、《雨后》、《秋瑾》、《井》、《狐狸迷案》、《紫痕》、《高朋满座》、《超导》等影片中担任主角或重要角色
发表时间:2021-12-05 14:31:02浏览次数:229
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尼玛占堆逝世,享年77岁
尼玛占堆同志遗像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尼玛占堆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1月27日上午11时7分在上海逝世,享年77岁。王晨、陈希、胡春华、胡锦涛、吴官正、白玛赤林、帕巴拉·格列朗杰、热地、向巴平措等对尼玛占堆同志逝世表示哀悼并对其亲属表示慰问。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自治区党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等以各种形式表达对尼玛占堆同志逝世的悼念和对其亲属的慰问。王君正、洛桑江村、严金海、庄严、陈永奇等对尼玛占堆同志逝世表示
发表时间:2021-12-05 14:27:57浏览次数:355
开国上将刘亚楼夫人翟云英逝世,享年93岁
红船编辑部获悉,开国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首任司令员刘亚楼夫人翟云英同志于2021年12月5日上午9时许在北京空军总医院逝世,享年93岁。其家属向红船编辑部证实了上述消息。翟云英翟云英人物经历公开资料显示,翟云英出生于1928年,华东医科大学结业。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俄罗斯人,丈夫是开国上将刘亚楼。翟云英的苏联名字叫塔玛拉,是苏联红军“中国团”战士翟凤歧与伊万诺沃市纺织厂女工安娜的女儿。一家人在1929年4月回到中国大连,当时翟云英只有一岁。1942年,其父亲被日本人杀害。随着父亲的去世,翟云英一家生活
发表时间:2021-12-05 14:25:05浏览次数:397
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宋明昌逝世,享年71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宋明昌同志治丧办公室方面获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部长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退休干部宋明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2月1日17时0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公开资料显示,宋明昌,男,汉族,1951年10月生,山东青岛人,197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1月参加工作,山东昌潍医学院医疗专业和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律专业毕业,硕士,主任医师。宋明昌曾在卫生检疫系统工作多年,曾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成员兼卫生
发表时间:2021-12-05 14:21:59浏览次数:329
2021年最后一个月:把心情照顾好,比什么都重要
作者:洞见·握书姑娘别等着谁施舍阳光,做自己的太阳。转眼间,2021年就只剩下最后一个月。回望过去的日子,因为不值得的人郁郁寡欢过,因为鸡毛蒜皮的琐事闷闷不乐过。结果常常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2021最后一个月,愿你收拾好心情,调整好心态,不为事烦,不为人忧。把自己这颗心照顾好,就是对这一年最好的交代。01好事坏事,终成往事。过去的11个月里,不知道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工作遇挫时,心生郁闷,久久无法平复;感情不顺时,内心郁结,迟迟不能释怀;遭遇压力时,忧虑丛生,陷入消极情绪无法自拔。到最后心情不断受到牵
发表时间:2021-12-01 14:13:28浏览次数:392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