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名宿雷-肯尼迪去世,享年70岁
直播吧11月30日讯 《利物浦回声报》消息,利物浦名宿雷-肯尼迪于当地时间周二上午去世,享年70岁。雷-肯尼迪1986年11月被确诊患有帕金森症,受该病的困扰已有35年。雷-肯尼迪是上世纪70年代利物浦队内的关键人物,生涯初期司职前锋,来到利物浦后逐渐改踢中场。肯尼迪1974年7月自阿森纳转会至利物浦,效力利物浦七年半时间里为球队出场393次,打进了72球。帮助球队拿下五个英超冠军,三个欧冠冠军、一个欧联杯冠军、一个英格兰联赛杯冠军,一个欧洲超级杯冠军。离开利物浦后他还曾效力于斯旺西、哈特尔浦联等球队。(
发表时间:2021-12-01 10:58:14浏览次数:293
《地球照转》演员丽莎·布朗去世,享年67岁
据报道,资深肥皂剧演员丽莎·布朗(Lisa Brown)于11月24日去世,享年67岁。肥皂剧界及其家人深深悼念这位《指路明灯》女演员。至于她的死因,除了死于一场"短暂的疾病"之外,我们所知甚少。丽莎·布朗,1954年8月2日出生于密苏里州堪萨斯城,是昔日美国电视界最具标志性的面孔之一。这位获得艾美奖提名的女演员在多部电视剧中扮演了受欢迎的角色,比如《地球照转》中的伊娃·斯奈德(1985-1994)和《指路明灯》中的诺拉·里尔登(1980-1985)。除了电视剧,她还因出演改编自《第42街》的百老汇剧目而
发表时间:2021-12-01 10:56:48浏览次数:353
我国营养学泰斗陈学存教授逝世 享年105岁
  11月29日,我国营养学泰斗陈学存教授逝世,享年105岁。陈学存教授是中国营养缺乏病防治研究和中国妇幼营养研究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也是我国妇幼营养研究领域的一位重要奠基人。陈学存教授(1917.11.27—2021.11.29)  陈学存教授在60余年的从业生涯中,参与和指导了我国核黄素缺乏病、癞皮病、克山病、脚气病、缺铁性贫血、佝偻病、锌缺乏病的防治工作。解决了特殊人群夜盲症的问题,填补了国际上硒研究的空白。  陈学存教授曾赶赴抗美援朝战场,用其所学为战士们解决夜盲症等营养缺乏问题。他所在的课题组
发表时间:2021-12-01 10:36:27浏览次数:269
“风腔”鼻祖陈笑风逝世
陈笑风“风腔”独具韵味自成一家 郑迅 摄羊城晚报讯 记者黄宙辉、实习生陈晓楠报道:11月30日,广州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广州市粤剧风腔艺术研究会发出讣告: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原广州粤剧团总团副团长、艺术指导,粤剧“风腔”艺术创始人,粤剧风腔艺术研究会永远荣誉顾问,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陈笑风,于2021年11月29日晚11时19分在广州病逝,享年98岁。消息传出,戏曲界等各界人士纷纷在社交平台发文悼念:“愿陈笑风老师宛转悠扬的悦耳音韵永远流传。”曾塑造众多艺术形象陈笑风原名陈啸风,广东东莞望牛墩人,出生戏剧之家。
发表时间:2021-12-01 10:34:06浏览次数:365
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王新房教授逝世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超声医学历史先驱者、我国超声心动图学奠基人、学界泰斗、国际著名超声医学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创始人王新房教授,因病于2021年11月30日17时05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7岁。王新房教授系河南洛阳孟津县人,汉族,1934年9月出生。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毕业于武汉中南同济医学院 (现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留校在武汉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现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内科工作,1961年和王加恩等人一起创立协和医院超声科。先后任同
发表时间:2021-12-01 10:28:41浏览次数:280
多言,是人生的一大恶德
古人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人生在世,话越多,祸患也就越多,能少说就少说。曾国藩被誉为晚清四大名臣,曾创下十年连跳十级的官场奇迹。官场如战场,曾国藩官场上的成功大多归功于他“戒多言”的原则。曾国藩言:“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有价值的话多说,没必要的话不说。他总结的人生六不说,至今让人受益无穷。不说直话待人要真诚,说话要真实。但是,切记不顾后果,口无遮拦。人都好面子,很多事,不能直接说到人家脸上。你落了人家的面子,下次人也不会给你面子。直话,要转个弯说,冷冰冰的话,要加热了说,顾及别人的自尊,把别人
发表时间:2021-11-30 11:25:59浏览次数:341
爱自己,从学会管理情绪开始
作者:洞见Autumn拿回情绪的自主权,做自己的摆渡人。网上有个提问:“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什么?”有个回答获赞上万:“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一味受它驱使。”没有谁的生活不烦恼,太过情绪化的人生,是对身心的极大消耗。随着年龄和阅历一起增长的,还应该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心情不好时,与其死磕到底,不如学会转弯。事不顺时,读书;气不平时,运动;心不静时,冥想。爱自己,从学会管理情绪开始。01事不顺时,读书作家蔡澜每年春节前都会开放一阵微博评论,回答网友提问。有人抱怨说自己近来事事不顺,觉得人生简直暗无天日,
发表时间:2021-11-30 11:21:03浏览次数:337
《英雄儿女》、94版《三国演义》化妆师张立棠病逝,享年88岁
张立棠新京报讯(记者 周慧晓婉)长春电影制片厂高级化妆师张立棠因病于11月28日21时11分在长春去世,享年88岁。11月29日,长影集团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了这个消息。张立棠告别仪式将于11月30日早7时在长春息园举行。张立棠从事电影化妆工作60余载,代表作包括《英雄儿女》《创业》等经典影片以及央视94版《三国演义》,与张立棠相熟的长影厂同事表示,张立棠为人友善,乐于助人,对专业工作更是一直坚持,兢兢业业。张立棠曾说,化妆师最主要的任务是塑造人物,通过化妆营造的气氛触动演员内心深处,来帮助演员更好地进入角色
发表时间:2021-11-30 10:20:39浏览次数:307
陕西洛南县抗战老兵张福秀逝世,享年94岁
陕西商洛市洛南县抗战老兵张福秀因突发急病于11月20日早上9点20分与世长辞,享年94岁。张福秀,1928年3月20日出生,洛南县麻坪镇人,国民革命军第57军特5营战土。1942年初拉壮丁入伍,随部队参加了韶关会战、粤北战役、被弹片击中左腿现留伤疤,抗战胜利后返乡务农至今……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发表时间:2021-11-30 10:18:41浏览次数:278
《浏阳河》词作者徐叔华逝世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湖南民歌《浏阳河》传唱大江南北,它的词作者是湖南著名花鼓戏剧作家徐叔华。刚刚,记者从徐叔华家人处获悉,徐叔华老先生今晨在北京逝世。徐叔华,湖南长沙人,1931年生,曾任湖南戏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49年9月参加湖南省湘江文工团,任演员,曾成功演出过《哑巴劳军》《白毛女》《兄妹开荒》《女社员》等名剧。后从事编剧工作,先后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戏剧作品,为人们所熟悉的有歌舞剧《双送粮》、土家族大型神话剧《春哥与锦鸡》、花鼓戏《补锅》《还牛》等。《浏阳
发表时间:2021-11-30 10:08:43浏览次数:234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