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西九同志逝世
  原滨州地区人大工委副主任宋西九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月26日凌晨1时38分在滨州市中医医院逝世,享年82岁。  宋西九同志是滨州市滨城区人,1939年11月出生,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9月参加工作,2000年5月退休。历任惠民地委副秘书长,惠民地委委员、秘书长,滨州地区人大工委副主任等职务。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发表时间:2021-01-29 09:39:15浏览次数:299
曲终人不散 缅怀石玉昆导演逝世一周年
前言 2020年2月10日,石玉昆导演的儿子石天然先生通过社交媒体向外界宣告:1月28日,国家一级导演石玉昆因突发心脏病,病逝于阿联酋迪拜,享年78岁。 石导去世的半个月后,戏曲界才惊闻其猝然长逝,为梨园痛失巨擘,悲恸不已。今天是石导去世的一周年,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石玉昆导演。   石玉昆导演  一双“魔术手”,铸就一传奇  出身京剧世家,工武生,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和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师承石君楼、钱富川、孙盛云、沈三玉、耿明义、薛沐、方传芸等。国家一级导演。代表作品有京
发表时间:2021-01-28 22:39:44浏览次数:398
资深新闻工作者张宝锵逝世 享年102岁
张宝锵(资料图)中新网广州1月28日电 (记者 程景伟)“经历神州百年风雨,述评南粤甲子时势。”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原社长张宝锵28日5时50分在广州因病逝世,享年102岁。张宝锵1919年出生于广州番禺,早年就读于广东南海中学,抗战时期负笈武汉大学,参加进步活动,毕业后赴港执教,曾任培侨中学教导主任。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回内地工作,参与创建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由此走上对外传播岗位。作为分社采编室主任,他兢兢业业,写作和编辑大量反映南粤新貌的稿件,为海外侨胞传递乡音,1960年被评为广东省文教战线先进工作者。1
发表时间:2021-01-28 22:28:27浏览次数:269
102岁华东师大编审王淑均逝世,系沈蘅仲先生夫人
澎湃新闻记者从华东师范大学方面获悉: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编审王淑均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月24日14时47分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逝世,享年102岁。公开资料显示,王淑均,女,出生于1919年,毕业于上海国学专修馆,先后任教于上海中学教师进修学院、上海教育学院。王淑均的著作有《左传菁华》、《宋词例话》等。王淑均是著名语文教育家沈蘅仲先生的夫人。《新民晚报》曾于2019年4月刊文《十日谈 | 沈蘅仲:道德文章滋后生》。作者杨先国在文中写道:“二老早年曾是上海国学专修馆同学,都有深厚
发表时间:2021-01-28 22:26:06浏览次数:283
“红区”里,他为辞世老父“云送别”——记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周建国
金山网讯 1月13日晚上8点多钟,周建国正在就餐,忽接院医务科紧急来电:一例核酸检测阳性境外返镇人员(病例1)即将入院,请速回!简单与家人打了个招呼,周建国起身火速赶抵医院。从这一刻起,他就正式进入了我市突发形势下的抗疫主战场。1964年出生的周建国,1986年毕业于镇江医学院(现江苏大学医学院),分配至市三人医工作,先后流转过肝科、儿科、外科、急诊科等科室,三十多年来一直坚守临床救治一线。2020年的疫情期间,身患糖尿病的周建国在克服诸多不便的困难情况下,毅然决然地进入隔离病区,成为我市抗疫主力军中的一
发表时间:2021-01-28 20:44:12浏览次数:391
著名考古学家郑绍宗逝世,曾亲历中山靖王刘胜墓发掘
澎湃新闻记者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方面获悉:著名考古学家、中共党员、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所长、研究馆员郑绍宗同志因病于2021年1月26日凌晨4时50分去世,享年90岁。公开资料显示,郑绍宗,生于1931年8月28日,河北省承德市人,1950年1月参加工作,1994年8月退休。郑绍宗1950年在承德市文化馆参加工作,1952年调干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第一届考古训练班学习考古专业,后任热河博物馆考古组长,1953年调东北大区参加考古发掘实习工作,1956年调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省文物
发表时间:2021-01-28 20:36:59浏览次数:278
原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韩延林逝世,享年72岁
新华社北京1月28日消息,原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韩延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韩延林是辽西省双辽县(今吉林省双辽市)人,1968年参加工作,1969年入伍,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他历任文书、直属办公室代理书记、干事、参谋等职。1982年国防科工委成立后,他历任参谋、副处长、处长、副局长、局长等职。1999年1月起,他历任总装备部陆军装备科研订购部副部长、部长,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副主任兼秘书长,总装备部副部长等职,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
发表时间:2021-01-28 18:16:12浏览次数:272
喜剧女星克萝丽丝·利奇曼去世 享年94岁
克萝丽丝·利奇曼新浪娱乐讯 据外媒,喜剧女星克萝丽丝·利奇曼去世,享年94岁。她儿子表示克萝丽丝·利奇曼星期二晚上在加利福尼亚州恩西尼塔斯的家中自然死亡,她的女儿在她身边。克萝丽丝·利奇曼儿子补充道:“她给每个人留下了很多爱”。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发表时间:2021-01-28 11:02:31浏览次数:287
捐出毕生积蓄助学的安徽籍教师方桂馥去世 享年100岁
今天,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发布讣告,捐出毕生积蓄助学的“中国好人”,该院离休教师方桂馥,于2021年1月27日11时15分无疾而终,与世长辞,享年100岁。  讣 告捐出毕生积蓄助学的“中国好人”,我院离休教师方桂馥,于2021年1月27日11时15分在沧州市万盛老年公寓无疾而终,与世长辞,享年100岁。特此讣告。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沧州市农林科学院2021年1月27日这是2018年度沧州十大新闻人物颁奖典礼上,最为动容的一幕。当方老的轮椅在门口出现,现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2014年,他立
发表时间:2021-01-28 10:59:14浏览次数:244
查房时遭遇袭击,一名医生不幸去世
1月26日,据江西省吉水县公安局通报,当天9时许,吉水县人民医院发生一起伤害他人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曾某升(男,43岁,吉水县盘谷镇人)持械将该医院心内科医生胡某(男,38岁)刺伤,随后被公安机关控制。伤者正在接受救治,相关案件正在审理之中。吉水县人民医院:被袭击医生不幸去世1月27日,江西吉水县人民医院通报称,1月26日上午9时许,该院心内科医生胡淑云在病房查房过程中突遭歹徒持刃袭击受伤,该院第一时间实施紧急抢救。省、市、县高度重视,组织多方专家联合救治,但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1月27日凌晨3:1
发表时间:2021-01-27 13:55:43浏览次数:391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