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微信公号发布的《讣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西夏学家白滨先生于2022年6月2日下午19时46分去世,享年86岁。图为白滨先生于圣彼得堡普希金像前白滨1936年生于山西省平定县,195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学院历史学系,师从翁独健、林耀华和傅乐焕等国内最著名的民族学与民族史大家。1960年大学毕业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担任西夏学家王静如教授的助手,从此走上了西夏学研究的道路。1964年,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和敦煌文物研究所共同组成的敦煌西
发表时间:2022-06-04 08:43:02浏览次数:378

本文图片均来自湖北日报“三天一层楼”的深圳国贸大厦、创造吉尼斯纪录的广东科学中心、凝聚“武汉精神”的人民防洪纪念碑……5月30日,这些时代地标的设计者、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原中南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袁培煌,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袁培煌,1931年出生于上海,1955年从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毕业,同年入职中南工业建筑设计院(中南建筑设计院前身)。袁培煌近七十年的建筑师职业生涯,见证了中国现代建筑发展历史,也亲历了中南建筑设计院70年的风雨辉煌,他认为“做建筑师,是一生最有乐趣的事”。袁培
发表时间:2022-06-03 09:25:09浏览次数:360

节日DRAGON BOATFESTIVAL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天中节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称呼和习俗最多的传统节日。节日由来关于端午节的历史起源,学术界主要有四种观点:流传甚广的“历史人物纪念”观点,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神话志怪小说)及宗檩的《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还有认为是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等。各种民俗活动扒龙舟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古时盛行于吴、越、楚,现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流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
发表时间:2022-06-03 07:58:23浏览次数:470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天中节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称呼和习俗最多的传统节日。根据关于国家节假日放假的安排,端午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2022年端午节假期安排为:6月3日至5日(端午节,星期五)放假,共3天。端午节传统习俗Dragon Boat Festival01 祭祀祭礼在华夏五礼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历代礼典、正史礼乐无不依正朔周制将祭祀之吉礼列为首位。在端午这天祭祀爱国先贤屈原,是示敬,是感怀,也是追忆。02 赛龙舟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
发表时间:2022-06-02 10:31:49浏览次数:467

6月1日,本应该是一个高兴的日子,娱乐圈许多明星都发文晒照欢度六一儿童节,但却在今天娱乐圈突传噩耗,根据好友在社交平台上发文透露,称身兼索尼声像的音乐总监、作词人、音乐人等多种称号的陈道明老师不幸离世,享年66岁,默哀!根据好友科钦夫所发的长文得知,音乐人陈道明老师,生前有诸多事迹,曾在做索尼声像总监的时候,便签下了众多知名的歌手,其中就有刘欢、韩磊、毛宁、金海心、满江等等,那么这些优秀的歌神也在他手下工作过,也算是同事一场,而且还发掘了诸多有名的音乐人,有闻震、黄征、刘大江、刘蜀秋、王海涛、胡月等等,为
发表时间:2022-06-02 10:25:05浏览次数:360

澎湃新闻记者从傅秉耀同志治丧办获悉,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傅秉耀中将(副战区职),于2022年5月31日上午因病医治无效在西部战区总医院逝世,享年81岁。公开资料显示,傅秉耀,男,1940年11月生,黑龙江巴彦临城乡后鞑子营屯人,195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傅秉耀1985年8月任陆军第39集团军军长,1990年6月任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92年10月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军区司令员,1997年3月至2003年12月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傅秉耀是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傅秉耀于年9月被
发表时间:2022-06-02 09:54:27浏览次数:368

纵使疾风起,人生不言弃。作者:洞见Leyla1前段时间,莫言在一则视频中,给青年朋友们讲了一个故事。在他还是一个孩童的时候,有天推着板车,跟爷爷去荒草垫子里割草。归程途中,天生异象,一道飞速旋转的黑色圆柱,夹杂着雷鸣般的轰隆声,向他们袭来。莫言惊问爷爷:“那是什么?”爷爷回答:“是风,孩子。”爷爷的口气,平静如往常,但让小莫言没有想到的是,风越来越大,越来越猛。他们车上的草,很快被扬到天上去。年幼的莫言,紧紧抓住两根牛筋草,才没有被吹走。此时,他抬头看见爷爷,双手正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小褂子被风撕
发表时间:2022-06-02 09:49:12浏览次数:343

记者6月1日从四川省川剧院获悉,原四川省川剧院副院长,中共优秀党员,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著名川剧导演、国家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任庭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6月1日8时35分在成都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不幸去世,享年80岁。任庭芳1942年10月出生于四川纳溪。1952年进又新大戏院学习川剧表演,1953年转入四川省川剧学校学习表演,1960年分配至四川省川剧学校实验川剧团(现四川省川剧院)任演员。工武生兼武丑,1978年拜川剧丑角艺术家周裕祥为师,专攻丑角表演,继承发扬了周裕祥老师
发表时间:2022-06-01 18:17:57浏览次数:344

据正义网消息,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龚读纶同志于2022年5月27日因病逝世,享年90岁。公开资料显示,龚读纶1933年2月出生于四川成都,1950年9月参加工作,195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干事、副科长,中共成都市委办公厅秘书科副科长、秘书处副处长,中共成都市西城区委副书记,中共成都市委常委、秘书长,中共成都市委副书记,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顾问。1999年11月退休。龚读纶生前曾被称为四川版“陈岩石”。陈岩石是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发表时间:2022-06-01 18:15:07浏览次数:378

中国工程院院士、坦克车辆设计专家、教授级高工王哲荣,因病于5月31日晚21时50分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86岁。 王哲荣,1935年10月5日出生,河北省高阳县人。1962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63-1984年承担多项坦克装甲车辆研制任务。1986年后,任国家四大重点装备研制项目之一的三代坦克副总设计师兼总体组长。会同总师确立“系统取胜”设计思想,专职15年主持全系统技术工作,是全系统全过程技术决策、组织实施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三代坦克设计定型后,又承担了WZ123A(Y)项目总设计师。200
发表时间:2022-06-01 18:12:26浏览次数:319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