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最年长的圈养雄性大熊猫安安,周四因健康问题去世,享年35岁。安安生前香港海洋公园在一份声明中说,这只大熊猫被安乐死了,以防止进一步的痛苦。公园主席Paulo Pong说,我们将深深地怀念他的 "聪明和俏皮"。安安是23年前由中国中央政府赠送给该主题公园的,还有佳佳,这只雌性大熊猫在2016年去世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老的大熊猫,享年38岁。多年来,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和学童看到了这对熊猫,其中许多人周四在网上发布了他们对安安的记忆,包括照片和视频。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称,熊猫在野外的平
发表时间:2022-07-22 10:08:26浏览次数:351

7月21日晚上,电影圈传来消息:著名影视制作人李力因病去世,享年51岁。红星新闻记者从多名电影人处证实李力去世的消息。21日晚上,《北平无战事》编剧刘和平在朋友圈表示:“我们的好朋友,好兄弟,和力辰光影视公司董事长李力今晚22:35分离开我们走了...和力辰光将组织治丧委员会祝他一路走好!”提起和力辰光出品的影视作品,很多影迷都不陌生,《北平无战事》《飞越老人院》《小时代》《冈仁波齐》《心理罪》《雪暴》《南方车站的聚会》《那年花开月正圆》《新世界》《归来》等,都取得不错的成绩。李力曾说:“影视行业,第一I
发表时间:2022-07-22 10:04:21浏览次数:273

沉痛哀悼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刘运生教授沉痛悼念刘运生教授,享年81岁刘运生,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一级主任医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擅长于垂体瘤、脑外伤及伽玛刀治疗病例的诊治。1985年、1992年,分别到美国耶鲁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皇家医院访问学习各半年。论文著作发表论文百余篇,译文40余篇;主编或参加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及医学书籍编写6部。获奖情况2015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的第十届全国年会上,获颁中国神经外科界最高荣誉——“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奖”2014年度终身成就
发表时间:2022-07-22 09:24:08浏览次数:529

有一句释迦摩尼的话:“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在生命中,你所有的遇见,其实都是命运的安排。他们的出现会影响你的命运,正如古人所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生活中,你与什么样的人相处,直接决定了你的人生命运。与优秀的人同行,你会走的更远。与靠谱的人共事,你会事半功倍;与懂你的人相处,你将不负此生。01与优秀的人同行,走的更远唐代杜甫说:“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意思是,泉水在山里是清澈的,但流出山外
发表时间:2022-07-21 10:49:33浏览次数:422

杨绛先生曾说:“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细品她的人生观,只觉得人间清醒,通透至极。不争,是杨绛一生的写照。她很喜欢自己翻译的一句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如果看不惯一个人,不必与他争出高低,做个“透明人”,藏起锋芒,远离是非,你就赢了。人这一辈子,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学会这3句话,才是最高明的处世方式。不争,以进为退《道德经》中写着一句话:“天之道,不争而善胜。”面对世间诸事,当你学会了不争,你就是真正的胜者。不争,是一种保全自己的智慧,也是一种
发表时间:2022-07-21 10:28:41浏览次数:386

红船编辑部从黄汉宁家属处获悉,黄汉宁同志于2022年7月17日因病逝世,享年70岁。黄汉宁系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罗援少将之妻,原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儿媳。红船编辑部注意到,黄汉宁曾因“移居美国”一事在网络上引发诸多关注。据悉,作为罗青长之子,罗援少将多年来一直从事军事战略和国际战略研究,兼任军事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2013年,相关网友传出其夫人黄汉宁与子女移居美国的假消息,一时间引发网友热议。罗援少将对此,罗援曾回应称:“我为国家上过战场,在祖国需要我
发表时间:2022-07-21 09:43:01浏览次数:336

据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息,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二级专家、广东省名中医、珠海“英才计划”一类人才,原政协珠海市委员会常委、原中国农工民主党珠海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志龙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7月18日上午7时29分在珠海逝世,享年58岁。刘志龙公开资料显示,刘志龙1963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县,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在湖南中医学院中医系学习,获各家学说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湖南中医学院任教;1991年9月至1994年8月在南京中医药学院学习,获中医
发表时间:2022-07-21 09:32:17浏览次数:722

《人民文学》杂志社7月20日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的文学编辑家、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人民文学》杂志社编审、原常务副主编崔道怡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7月17日14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崔道怡1934年生于辽宁省铁岭市,1956年夏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分配到中国作家协会《人民文学》杂志社工作,历任《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小说组长、编辑部副主任、副主编、常务副主编,1987年10月职称评定为编审,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冬退休。崔道怡发表的文学作品有《队员的道路
发表时间:2022-07-21 09:22:32浏览次数:260

作者:洞见·握书姑娘人懂知足,离苦得乐。年轻的时候,总以为什么事都弄清楚,什么理都争明白才是真本事。后来年岁渐长,阅历渐深,才终于明白:适当糊涂,学会知足,才是真正的大智慧。01糊涂是本事作家苏芩说:“曾经以为自己活得很明白,后来才发现,一个真正活明白了的人,不会忍心让自己活得太明白。”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发现,活得太明白是一种负累,事事都在意计较,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鲁迅和林语堂之间,曾发生过一件令人唏嘘的事情。当初,两人住在同一个院子里,是志趣相投的好朋友,经常一起讨论文学。一天晚饭后,两人坐在一起一边
发表时间:2022-07-20 13:45:44浏览次数:482

据中国国家画院消息,著名画家、中央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刘勃舒因病于7月19日凌晨在京逝世,享年87岁。此前,刘勃舒还于7月13日到中国国家画院参观视察,鼓励画院青年美术工作者深入生活、好好创作。▲刘勃舒刘勃舒1935 年生于江西永新,是原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前身)院长。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艺术家,他1955年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毕业,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是中国画坛老一辈重要的艺术坚守者与开拓者,在素描、速写、中国画传统笔墨方面都有很深功力。作为徐悲鸿关门
发表时间:2022-07-20 10:04:00浏览次数:325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