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原副部长王殊逝世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外交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前驻联邦德国、奥地利大使王殊同志,于2020年9月25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王殊同志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王殊,1924年10月生于江苏常熟。1946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任苏皖边区政府教育厅编审室编辑、新华社第三野战军总分社记者等。194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10月任新华社志愿军总分社记者,1953年4月任新华社国际部编辑,1955年8月起先后任新华社驻巴基斯坦、加纳、几内亚、马
发表时间:2020-10-15 16:18:34浏览次数:299
广东省原副省长匡吉逝世,曾在改革开放后分管广东基建等
10月15日,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第六届副主席,享受按省长级标准报销医疗费待遇的离休干部匡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0月14日15时0分在广州逝世,享年92岁。公开资料显示,匡吉1928年生于广西东兰县坡俄乡龙兰村。1947年末,匡吉在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从香港达德学院回到内地的粤桂湘边区,投入人民解放战争。参加粤桂湘边纵队后不久,匡吉就受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第二团政委陈大
发表时间:2020-10-15 12:50:24浏览次数:284
著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田联韬逝世
从中央音乐学院田联韬先生治丧委员会方面获悉:著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音乐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名誉会长田联韬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时间2020年10月11日0时10分在美国逝世,享年90岁。  田联韬教授学术生平  田联韬先生1930年生于天津,祖籍河南项城县。早年就读于南京万县金陵中学(初中)和重庆南开中学(高中)。1948年先后入读南京金陵大学工学院、中央大学工学院。1949年参军,曾在第二野战军政治部文工团、西南军区文工团、西南人民文工团、四川人民艺
发表时间:2020-10-15 09:29:04浏览次数:474
噩耗让人心碎!足球名记因病逝世!他对中国足球的贡献太大了
职业足球是一项涉及多方合作的运动,除了主帅、球员,还需要球迷的积极参与互动,而媒体则承担着球队与球迷沟通桥梁的作用。如此一来,足球记者的无疑是媒体至关重要的载体,毕竟足球记者总是把第一手消息传递给球迷,中国足坛不少足球记者深受广大球迷的爱戴。许多足球记者老前辈值得人们的尊重,不过随着年龄渐长,老一辈的足球记者老同志逐渐退居幕后甚至永远地离开了人们。近日,成都市足协传来了一则悲痛的噩耗!著名足球记者廖本强老先生因病去世,享年79岁,相信众多老球迷都应该知道廖老,因为在资深老球迷当中不少人都应该阅读过廖老的文
发表时间:2020-10-14 19:12:03浏览次数:377
中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徐肇玥教授逝世,享年98岁
据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官微通报,中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徐肇玥教授逝世,享年98岁。据华山医院官网介绍,徐肇玥教授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海盐人,1922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华山医院传染病寄生虫病教研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全国)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主任委员、感染与化疗学会主任委员、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寄生虫学会理事;《中华传染病杂志》总编、《中华内科学杂志》《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上海医学》《上海预防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等编委。1945
发表时间:2020-10-14 16:45:33浏览次数:279
西沙海战英雄舰长、一等功臣肖徳万将军逝世
澎湃新闻记者从肖徳万将军亲友处获悉,海军原舟山基地司令员肖徳万少将(正军职),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0月12日下午在上海市逝世,享年78岁。公开资料显示,肖德万出生于1942年,曾任海军某基地副参谋长、海军某水警区司令员、海军舟山基地司令员,少将军衔。肖徳万曾在1974年著名的“西沙之战”中,荣立一等功,他带领的389舰也荣立集体一等功。那年,他年仅31岁,当舰长才1年。2014年1月19日,文汇报刊发整版文章《肖德万:将军西沙情》,纪念西沙海战40周年。当时的这篇报道写道:40年前,他是一名舰长。
发表时间:2020-10-14 16:42:09浏览次数:520
眼科专家邢咏新捐献角膜遗体:把爱变成看得见
49岁的眼科专家邢咏新身后捐献了自己的角膜和遗体,将自己的毕生都贡献给了医学事业。角膜捐献帮助他人重见光明,实现了她经常说的:把爱变成看得见;捐献遗体用于医学事业研究,帮助更多医学生成长,实现了她自己终生贡献医学事业的奋斗目标。10月8日上午,邢咏新同志遗体捐献告别仪式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举行。陕西省红十字会和西安市第一医院领导和同事、陕西眼科界同仁、邢咏新同志生前亲友共二百余人参加告别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前主任委员和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前会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
发表时间:2020-10-14 16:37:29浏览次数:292
雪莉逝世一周年,好友金善儿悼念:一辈子都会来看你
今日离韩国女星崔雪莉离世刚满一年,雪莉的生前好友金善儿一早就前往雪莉墓前悼念,粉丝们也纷纷在雪莉的IG账号上留言。    雪莉、金善儿  金善儿与雪莉相识于合作拍摄的电影《Real》,并成为了很好的姐妹,在雪莉离世后发文表示:“再见了…我的全部、我最重要的真理,起床后想打起精神,但世界已经崩塌了,很担心那个地方是不是很孤独,也不想相信这是真的,不久前你才笑得那么可爱地说‘果然只有我了吧’,只有你的我…心脏真的好痛好痛,我很讨厌痛的感觉,不管怎么敲打心脏都还是好痛…不想拥有心脏了,我会好好照顾真理爱的那些人
发表时间:2020-10-14 16:21:05浏览次数:288
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天
佛说: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生而为人,我们谁也逃脱不了生命的法则。那些我们曾经放不下的、舍不得的、想不通的,或许随着生命的结束,谜题终将解开。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天,你将如何度过?或许你愿意安静地看一次日出,不需要谁的陪伴,也不需要带上任何东西,独自爬上山顶,静静地等候着一天的开始。或许人这一辈子,这样的机会寥寥无几,这样的雅兴常常被琐事牵绊,活到最后,才发现,自己从未真正的看过清晨日出的景象,那是一种崭新的希望,是生命延续的象征,可是遗憾的是,你从未
发表时间:2020-10-14 16:13:09浏览次数:1742
太阳照常升起,用心感受生命的滚烫与炙热
常言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我们这短暂的生命当中,很多事情都已经冥冥中注定了。虽然哪咤愤怒地嘶吼“我命由我不由天”,但终究不还是屈服了。生活中,无论是金钱还是爱情,属于你的,永远都在,谁都抢不走;不是你的,即使你现在侥幸所有,但迟早也会失去;这都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生命只有走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人生有两条路,一条需要用心走,叫做梦想;一条需要用脚走,叫做现实。太多时候,我们总是低估了自己的实力,对自己没有下足够的狠劲,从而错过了一个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的机会。很多事情,不逼自己一
发表时间:2020-10-14 10:12:58浏览次数:1369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