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男子患病去世,七旬老父5年为儿还债21万
本文转自【新华社微信公号】;“儿子欠下的债一定要还,不能让借钱给我们治病的亲朋好友寒心……” 湖南安沙镇宋家桥村的村民陈干武已经72岁了,在田间辛勤劳作的他,心中信念依旧:再难也要帮儿子把债务还清。 5年前,儿子因患肝癌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了,高额的医疗费用让陈家欠下26万元债务。 陈干武将债务一笔一笔记下来,告知债主“人死债不烂,再苦再难我都会把钱还上的!”如今,老人省吃俭用,通过发展养殖、到扶贫车间打工等方式,已还款21万元。 心结:儿子治病欠债,父亲心里有本“账”2012年,陈干武唯一的儿子陈龙查出
发表时间:2020-10-18 11:31:29浏览次数:332
又一巨星陨落!中科院院士张俐娜因病逝世,是武汉大学首位女院士,72岁时曾解决世界难题
记者从武汉大学相关人士获悉10月17日晚8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俐娜在中南医院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0岁张俐娜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成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她在全球首创的水溶剂低温溶解高分子技术,为生物废弃物制作新材料打开了一扇“绿色”的新大门,未来可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展开广泛应用。凭借这一发明,张俐娜荣获美国化学会2011年安塞姆·佩恩奖,这是国际再生资源领域的最高奖,而张俐娜则成为了半个世纪以来获得该奖项的首位中国人。46岁,首次有了科研方向对于
发表时间:2020-10-18 11:05:21浏览次数:313
万人送别,英雄走好!四川苍溪救人牺牲民警李雨阗遗体送别仪式举行
(原标题:万人送别,英雄走好!四川苍溪救人牺牲民警李雨阗遗体送别仪式举行) 10月15日上午10时,跳江勇救坠江女子的四川苍溪民警李雨阗的遗体送别仪式在苍溪殡仪馆举行,各界群众沿路送别。公安部和四川省公安厅也发来唁电:李雨阗同志奋不顾身、冲锋在前,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送别英雄李雨阗事迹民警李雨阗勇救坠江女子不幸因公牺牲李雨阗,男,汉族,19
发表时间:2020-10-16 19:27:16浏览次数:344
中国科学史最悲壮的一具骸骨,为了保护两弹一星资料,他壮烈牺牲
1964年的今天,黄褐色的蘑菇云在我国西北戈壁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两弹一星元勋中,有一位科学家令人惋惜,那就是唯一一位在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研制中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郭永怀。 1968年,郭永怀在从青海返回北京的途中,飞机突然失去了平衡,不到10秒钟,就坠毁在1公里以外的玉米地里。在找到他的遗体时,众人发现,郭永怀和警卫员紧紧揽在了一块。等到把二人分开后,人们才发现,一个公文包夹在两人中间,数据资料完好无损。
发表时间:2020-10-16 19:20:34浏览次数:2451
四川救人牺牲民警警号将永久封存 网友:向英雄致敬一路走好
警察这个职业是神圣的!每当我们在享受天伦之乐时,她们为了社会的安宁日夜战斗在各个岗位,我赞美她们,10月8日,四川广元苍溪民警李雨阗在处警中,因施救落水群众不幸牺牲。15日上午,民警李雨阗同志送别仪式在四川苍溪县殡仪馆举行。广元市公安局决定将李雨阗同志生前使用的“035225”警号作为特殊警号永久封存。送别英雄!10月8日,四川广元苍溪民警李雨阗在处警中,因施救落水群众不幸牺牲。15日上午,民警李雨阗同志送别仪式在四川苍溪县殡仪馆举行。广元市公安局决定将李雨阗同志生前使用的“035225”警号作为特殊警号
发表时间:2020-10-16 19:12:03浏览次数:355
跨过鸭绿江丨“一等功勋”张绍仁:一个班12名战友牺牲在朝鲜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六万七千多名湖湘儿女报名参加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为捍卫民族独立与维护世界和平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抗美援朝战士身上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红网、时刻新闻联合推出《跨过鸭绿江——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系列报道,不忘历史,砥砺奋进。红网时刻记者 陈彦兵 长沙报道老兵张绍仁今年91岁了,常常会拿出珍藏已久的一枚枚军功章,用毛巾一遍遍地擦拭。其中,抗美援朝一等功勋
发表时间:2020-10-16 19:10:10浏览次数:516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应宜权逝世
据《安徽日报》10月16日报道,中国共产党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应宜权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0月13日22时在合肥逝世,享年99岁。应宜权同志的遗体已于2020年10月15日上午10时在合肥市殡仪馆火化。报道中介绍,应宜权同志,1922年3月出生,浙江宁波人,1940年5月参加工作,194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5月至1942年6月,先后任苏南四县抗敌后援会民政科工作队员、队长、区委妇女科长,太滆地委施教团副团长;1942年6月至1943年9月,先后任丹阳县
发表时间:2020-10-16 18:20:24浏览次数:396
纪念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逝世165周年:夏洛蒂·勃朗特的黄昏遐想
1970年英国电影《简·爱》剧照。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是知名度最高的《简·爱》电影版本。 今年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逝世165周年。夏洛蒂·勃朗特一生写了四部长篇小说,她的代表作《简·爱》(《Jane Eyre》)问世一百多年来,历久不衰。 ●《简·爱》在中国 1847年,小说《Jane Eyre》第一次出版,出版后引起轰动,1848年再版两次。1934年,《Jane Eyre》的第一个中文译本问世,译名《简·爱》,译者李霁野。迄今为止
发表时间:2020-10-16 18:06:44浏览次数:1844
火箭26年功勋意外逝世!历经5任主帅,NBA40岁老将发文哀悼!
火箭在今天刚刚与合作了13年的总经理莫雷(Daryl Morey)分道扬镳,随即又传出一个噩耗,为休斯顿火箭队工作长达26年的资深球探约翰逊(Brent Johnson),在一场自行车意外中丧生,享年65岁。约翰逊总是热情助人,目前效力于篮网队的40岁老将克劳福德(Jamal Crawford)透露,当自己还是一名菜鸟时,对方就常鼓励他,听到这个消息相当不舍。《休斯顿纪事报》记者费根(Jonathan Feigen)报道,自1994-1995赛季就开始替火箭工作的资深球探约翰逊,在当地时间周四下午不幸去世
发表时间:2020-10-16 17:16:20浏览次数:348
著名作曲家尚德义病逝终年89岁,与妻子相伴七十多年德艺双馨
10月15日凌晨有网友透露,音乐界泰斗、作曲家尚德义先生去世,享年89岁。    GZ号“当代音乐”则表示,尚德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14日凌晨于长春去世。  尚德义是我国音乐作曲、教育方面的大师,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先后创作逾200余首歌曲,代表作包括《千年的铁树开了花》《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七月的草原》《冰上女神》等不同地域多种风格的花腔歌曲,诸多作品被选入声乐教材、各类声乐、合唱大赛的规定曲目,德高望重深受群众喜爱。    尚德义还是一名“白头教师”,年逾耄耋之年仍坚持工作,早年尚德义在东北师范
发表时间:2020-10-16 17:01:51浏览次数:325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