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澎湃新闻记者从孙文光先生亲友处获悉,中国共产党党员、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知名近代文学研究专家孙文光先生,因病于2021年6月25日晚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孙文光 资料图公开资料显示,孙文光系安徽庐江人,1936年生,1957年考入安徽师范学院中文系,1960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攻读中国古典文学·近代文学。他生前曾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安徽古籍丛书》编审委员会委员、芜湖诗词学会会长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
发表时间:2021-06-30 09:25:15浏览次数:343

6月29日,据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地下水动力学家、水文地质教育学家、南京大学教授薛禹群,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薛禹群,1931年11月2日生于江苏无锡。1952年毕业于唐山工学院,1957年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水文地质研究室、环科所地下水资源及其保护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议组成员等。薛禹群专长于地下水研究,建立了三维热量运
发表时间:2021-06-30 09:15:06浏览次数:312

来源:澎湃新闻原标题:百岁著名翻译家张培基逝世,曾参与东京审判翻译工作澎湃新闻记者6月29日上午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离退休人员工作处获悉,著名翻译家、对外经贸大学退休教授张培基先生于2021年6月27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公开资料显示,张培基,1921年生,福州市人,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同年任英文《上海自由西报》记者、英文《中国评论周报》特约撰稿者兼英文《中国年鉴》(1944—1945年度)副总编。翌年,张培基赴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国际检察局(IPS)任英语翻译,约两载半,随
发表时间:2021-06-30 09:13:12浏览次数:313

真人秀纪录片《执法先锋》制片人约翰·兰利(John Langley)6月26日去世,享年78岁。兰利的代理人称,兰利周六在墨西哥巴哈死于心脏病发作,当时他正在参加恩塞纳达-圣费利佩250海岸越野赛。据报道称,兰利当时和儿子Zak在一起。约翰·兰利是一名导演、编剧和制片人,他最著名的身份是长篇电视剧《执法先锋》的编剧和执行制片人。该剧于1989年在福克斯电视台首播,讲述了真实的警察在当地司法管辖区追捕各种罪犯的故事。到去年,在播出32季之后,该节目改在派拉蒙电视网播出。2020年6月,为回应明尼苏达州明尼阿
发表时间:2021-06-29 10:12:32浏览次数:374

中共优秀党员、志愿军老战士、全军基层部队优秀医务工作者、离休老干部、原38军112师医院院长翟居谦大校,因病医治无效,于今天(2021年6月25日13时56分)在保定82集团军医院逝世,终年87岁。 翟居谦1935年1月出生在河南南阳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9年7月少年的他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38军112师医院,直到离休!参军之后,他先后参加了进军广西和抗美援朝等战斗、战役,先后荣获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 1955年,因工作成绩突出、文化基础扎实,被保送至解放军第七军医大学医疗系学习。1960年,
发表时间:2021-06-29 10:07:22浏览次数:562

记者从中国国家京剧院获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于2021年6月28日14时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刘秀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全国政协第九、十届委员,全国妇联第四、五、六、七届执行委员,中国文联第六届全国委员,国家京剧院艺术指导委员会顾问,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刘秀荣代表作有京剧《白蛇传》《孔雀东南飞》《穆桂英大战洪州》等。其中《穆桂英大战洪州》被拍成戏曲电影。她先后创作改编并演出了《十三妹》《珍珠烈火旗》《棋盘山》《大英杰烈》《百花赠剑》《八仙过海》《沉海记》等剧目,
发表时间:2021-06-29 09:58:32浏览次数:374

新京报快讯 据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官网消息,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6月28日发布讣告,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遥感技术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和微波遥感技术的主要开创者、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姜景山,于2021年6月27日下午14时,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nb
发表时间:2021-06-29 09:53:38浏览次数:347

6月26日, 南充市作家协会发布讣告:“四川省作协名誉副主席、南充文联‘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原南充作协主席、著名作家李一清先生于公元2021年6月26日16时50分不幸因病逝世,享年67岁。”6月28日下午3时30分南充市殡仪馆衡山厅将举行送别仪式。蒋蓝:他是继周克芹之后,伟大的四川乡土文学的扛鼎者李一清,出生于西充县凤鸣镇土桥子村,从事文学创作50余年,创作了中篇小说《山杠爷》、长篇小说《木铎》《农民》《父老乡亲》等享誉中国文坛的文学作品,被称为中国当代著名“乡土文学作家”。作家蒋蓝称李一清是:“周克芹
发表时间:2021-06-28 07:56:38浏览次数:324

据《天津日报》消息:原中共天津市南郊区委书记、离休干部郭发科同志,因病于2021年6月14日7时49分逝世,终年98岁。公开资料显示,郭发科,1923年9月出生,1940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3月离休,离休前任津南区委书记。郭发科曾经担任原冀中第九分区津沽武工队党支部副书记,电视连续剧《血溅津门》曾取材于这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武工队。郭发科92岁时完成了“口述历史”采集工作,他也成为津南区“口述历史”采集的第一人。当年津沽大地上活跃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支抗日队伍——津沽武工队和津郊武
发表时间:2021-06-28 07:38:44浏览次数:429

澎湃新闻记者从陈燊先生多位友人处获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荣誉学部委员陈燊教授6月24日上午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100岁。陈燊 资料图公开资料显示,陈燊出生于1921年,男,汉族,浙江温州人,无党派,笔名陈湛若。他于1956年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毕业,大学学历。陈燊生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专长为俄苏文学,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陈燊曾著有《亡羊集》(三卷):《论屠格涅夫、列·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论文学诸问题和现代派文学》、《
发表时间:2021-06-28 07:37:40浏览次数:337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