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年48岁的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站长肖杰不幸离世。据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消息,中国共产党党员、农大上庄实验站站长肖杰同志,在参加学院的体育活动中突发意外,经多方抢救医治无效,于2021年10月31日17时15分不幸在北京逝世,终年48岁。肖杰1973年7月21日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199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至1998年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1998年留校在体育教学部工作,2002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后勤基建处工作,2014年12月担任中国农业大学涿州教学实验场场长,2018年7月起担任中国农业大学
发表时间:2021-11-04 10:50:41浏览次数:273

钱伯城钱伯城生于1922年,1937年后曾任上海生活书店练习生,上海《文汇报》社资料人员,中学语文教员。后历任上海新文艺出版社、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中华文史论丛》编辑室副主任、总编辑、社长兼上海市古籍理事出版社规划小组副组长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二届理事。钱先生长期从事作家传记和古典文学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辛弃疾传》《司马迁的故事》《唐宋古文运动》《古代文言短篇小说选注》等。此外还在《文艺月报》等刊物发表历史小说《小忽雷》《长命女》和论文《〈约翰·克利
发表时间:2021-11-03 15:13:06浏览次数:254

澎湃新闻记者从江西新余市相关部门获悉,江西新余籍老红军李宝英于2021年10日30日下午逝世,享年105岁。据中国军网介绍,李宝英,女,1916 年生,江西新余人,1930年冬参加儿童团并任团长,曾在永新、金田、莲花等地随红军开展宣传工作。1934年,红军被迫转移时,李宝英回乡务农。1995年,李宝英被认定为失散红军。军网介绍,李宝英老人性格非常开朗,尽管四世同堂,但坚持一个人居住、一个人开伙。军网记者采访时,老人告诉记者:“我自己要运动,要自己摘菜、洗菜、做饭,儿孙们告诉我菜地在哪里就行了。”(本文来自
发表时间:2021-11-03 14:38:10浏览次数:311

邓忠德 资料图据《四川日报》消息,中国共产党党员,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离休干部、原成都气象学院副院长邓忠德同志【享受省(部)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0月24日在成都逝世,享年106岁。邓忠德系四川阆中人,生于1916年1月,1933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红30军88师264团二营六连战士,军参谋处通讯队通讯员、警卫员、学兵连排长,陕北延安红军大学勤务连排长,延安军委无线电51分队见习报务员,山西屯留编辑部电台分队报务员,辽县军区、太行独立支队、太行二军分区司
发表时间:2021-11-03 14:29:25浏览次数:320

11月1日,江苏省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原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演艺集团退休干部周云亮,因病医治无效,于10月31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9岁。周云亮先生七岁开始随父亲周振海练功,九岁考入中华国剧学校学戏,专工武生。在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形成台风洒脱优雅、飘逸果断的艺术风格,尤以干净利落、精湛武艺而被人称道。他生前以“三闹一斗”即《闹龙宫》、《闹地府》、《闹天宫》与《十八罗汉斗悟空》而蜚声剧坛,有“南派美猴王”之美誉。(来源:央视网)免责声明:
发表时间:2021-11-03 14:10:19浏览次数:232

记者从上海京剧院获悉,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作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戏曲音乐协会理事高一鸣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1月2日中午12时30分在上海瑞金医院逝世,享年82岁。高一鸣自幼酷爱京剧,17岁登台操琴,先后为黄桂秋、迟世恭、纪玉良等名家伴奏,为《智取威虎山》《龙江颂》《磐石湾》等戏设计唱腔,还先后担任《王熙凤大闹宁国府》《乾隆下江南》《刑场上的婚礼》《郑板桥》《胡笳》以及尚长荣三部曲《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
发表时间:2021-11-03 13:58:43浏览次数:256

李泽厚李泽厚生于1930年,湖南宁乡人,在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学热”中,李泽厚被青年人尊为“精神导师”,在知识界极具影响力。李泽厚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其代表作有《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美学论集》、《美的历程》、《批判哲学的批判》等。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发表时间:2021-11-03 13:55:48浏览次数:231

球长体育11月1日讯 陕西足坛名宿尚青因肺癌病情恶化不幸与世长辞,终年54岁。陕西长安竞技讣告:陕西长安竞技足球俱乐部前教练员尚青先生于2021年11月1日下午,因肺癌病情恶化不幸与世长辞,终年54岁。忆及往事,历历在目。尚青先生1967年出生于沈阳,曾入选过国少队、国青队、国家二队。职业生涯中,尚青先生效力过陕西国力队并担任队长,帮助陕西国力队升入甲A联赛;他在陕西国力还担任过主教练、助理教练等职务。2018年,尚青先生与赵昌宏先生等人组成的教练组执教陕西大秦之水队,在他的帮助下,陕西大秦之水
发表时间:2021-11-02 16:36:52浏览次数:504

据岛内媒体中时新闻网消息,台湾地区前外事部门负责人欧鸿炼10月30日晚间因肝癌去世,享年81岁。欧鸿炼曾担任蒋介石的西班牙语翻译,是马英九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任内的首任外事部门负责人。欧鸿炼在2009年“八八风灾”后,以担负“政治责任”为由请辞。中国国民党智库国安组召集人林郁方对欧鸿炼去世一事表示,欧是奉公守法,不追求、不恋栈高位。对照某些失格、失职的“驻外人员”,欧的过世特别令人惋惜。对欧鸿炼的离世,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感到非常悲恸,致上深切慰问盼家属节哀。(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
发表时间:2021-11-02 16:29:54浏览次数:286

【环球网报道】据香港“东网”2日消息,八十年代叱咤香港影坛、“新艺城七怪”之一石天已于今年9月离世,他曾饰演香港电影《英雄本色2》中“龙四”一角。香港电影人黄百鸣表示,石天的儿子Dickson证实了其父石天的死讯。报道称,石天因患癌症病逝,遗愿是希望可以低调处理身后事,所以家人也未过多向外透露消息。有网友今天上午在微博发文称,石天已经去世,并表示“难过”,香港艺人林俊贤昨晚也在社交媒体发文悼念石天,称收到对方离世的消息。不过据香港“东网”稍早前报道,电影制片人施南生1日接受港媒采访时,称已收到朋友传来关于
发表时间:2021-11-02 16:24:07浏览次数:311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