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德语文学研究专家、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范大灿逝世
中国作家网 资料图据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分会、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消息,中国共产党党员、德语文学研究专家、翻译家、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范大灿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2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公开资料显示,范大灿生于1934年3月,山西祁县人,1953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专业,195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曾赴德国莱比锡大学进修,1980年晋升为副教授,1985年晋升为教授。范大灿历任西语系西方文学研究室支部书记、副主任、主任,《国外文学》常务
发表时间:2022-02-24 10:06:51浏览次数:365
2022,选择对的生活!
时光总是悄无声息地溜走,花开的春天也已经在路上,这都是一片美好的象征,希望在全新的2022年里,我们都能选择对的生活。对于生活,别失望,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总要背负太多的责任,有养家糊口的重担,有房贷车贷的压力,所以,我们不得不拼命赚钱,成为全家人的强大支柱,无论怎样,愿你乐观点。    对于工作,别抱怨,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但是薪水总是不满意的。所以,别总是对工作抱怨,
发表时间:2022-02-23 11:40:30浏览次数:318
杨绛:人生最好的活法,一半在藏,一半在露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三国时期文学家李康的《运命论》里有这样一句话:“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监不远,覆车继轨。” 一个人如果过于招摇,反倒会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惹来非议。 只有收敛锋芒,深藏若虚,才是真正的处世之道。 懂得半藏半露的智慧,方能快意人生。01 苦藏一半,喜露一半杭州灵隐寺有副对联: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藏一半苦自己承受,分一半快乐与别人共享,才是真正的智慧人生。&
发表时间:2022-02-23 11:32:22浏览次数:489
《红与黑》译者罗新璋去世,曾抄写傅雷译作两百多万字
据《文汇报》,法语翻译家罗新璋于2月22日下午去世,享年86岁。罗新璋1936年出生,于1953年考入北大西语系。上大学二年级时,教材中有《约翰·克利斯朵夫》选段,他找到傅雷的译本阅读,对比原著和译作,他发现傅雷译得竟然这么好。那时候开始,他对翻译产生了兴趣。毕业后,罗新璋服从分配去了文化部下属的国际书店,每天和订单发票打交道,这种工作状态让他有一种走投无路之感。在这种环境下,他决定专门研究傅雷译本。开始的时候,他下班有空就把傅雷译得好的句子记在法语书上,不知不觉,这种逐句抄写竟然抄了两百多万字。其中,在
发表时间:2022-02-23 10:59:21浏览次数:411
著名林学家、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贺庆棠逝世,享年85岁
据北京林业大学网站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林学家、森林生态和森林气候学家、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贺庆棠同志,因病于2022年2月21日5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贺庆棠生于1937年3月,湖北仙桃人,1960年在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留校工作,1981年至1983年赴德国留学获慕尼黑大学林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担任林业系党总支副书记、系主任等职务,1986年2月至1993年7月任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1993年7月至2000年1月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公开资料显示,贺庆棠主编全国林业院校通用教材《
发表时间:2022-02-23 09:57:07浏览次数:238
余生,鞋要合脚,人要合拍
伏尔泰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  任何感情,也像鞋和脚的关系。  鞋,舒不舒服,脚知道。  人,合不合适,心知道。  所以,穿鞋走路,合脚最重要;与人相处,合拍最重要。  别迁就别人,委屈自己。  人这一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  时间很宝贵,没有必要为了不愉快的人或事纠缠。  千万不要为了迁就别人,而默默委屈了自己。  张学良的发妻于凤至,用了一生去爱张学良,为他倾其所有,却没有得到过丈夫的怜爱。  公公张作霖去世后,她为丈夫担起那个家,鼓励丈夫别倒下;  她包容迁就
发表时间:2022-02-22 17:45:05浏览次数:296
知名作曲家、世侯总会顾问侯世恭先生逝世
总会秘书处消息:知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华侯氏世界联谊总会顾问侯世恭先生于2022年2月16日逝世,享年88岁。侯世恭宗亲是福建南安人,为《中华侯氏世界联谊总会会歌》《侯氏之歌》等侯氏经典原创歌曲曲作者。他在人民教师岗位退休后,极其关心并积极参与侯氏活动,配合总会工作,甘心当侯氏家族的文化义工,经常有高质量的创作作品,是侯氏文人的楷模,曾荣获中宣部宣传活动先进个人并接受中央电视台专题采访。同时他一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受到了党和政府、社会的广泛赞誉。侯世恭先生永垂不朽!侯世恭先生逝世后,世侯总会全
发表时间:2022-02-22 10:47:18浏览次数:431
日本歌手西乡辉彦因癌症去世 享年75岁
摘要: 日本歌手,演员,被誉为“御三家”的西乡辉彦因患前列腺癌于20日在东京都内的医院去世,享年75岁。西乡辉彦新浪娱乐讯 据日媒,日本歌手,演员,被誉为“御三家”的西乡辉彦因患前列腺癌于20日在东京都内的医院去世,享年75岁。西乡辉彦,本名今川盛挥,1964年2月透过日本皇冠音乐发行唱片出道,和桥幸夫、舟木一夫一起被称为“御三家”。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发表时间:2022-02-22 10:30:58浏览次数:449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易伦雄因突发疾病逝世,年仅56岁
桥梁杂志微信公众号 图据“桥梁杂志”微信公众号消息:2022年1月28日凌晨,我国著名桥梁专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特级专家,中铁大桥院副总工程师,《桥梁》杂志编委易伦雄,因突发疾病,在武汉逝世,年仅56岁。公开资料显示,易伦雄,1987年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铁道工程专业。2011年获得中南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中铁专家,湖北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易伦雄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了世界首座6
发表时间:2022-02-22 10:27:46浏览次数:308
围棋教育家倪耀良逝世,晚年致力推行应氏棋规
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围棋协会方面获悉,围棋教育家、上海市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倪耀良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2月19日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8岁。2月20日,中国围棋协会发布唁电:惊悉倪耀良理事长因病不幸去世,深感震惊和悲痛。倪耀良先生生前秉承应昌期先生、应明皓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基金会同仁,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和世界围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去世,是围棋界的一大损失。我们谨向贵基金会并倪耀良先生亲属致以深切的悼念和慰问。上海市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是由已故台湾著名银行家、企业家、
发表时间:2022-02-22 08:57:05浏览次数:387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