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鲁丽同志逝世
何鲁丽同志遗像 新华社发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 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第九届、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八届、九届、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何鲁丽同志,因病于2022年3月19日0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发表时间:2022-03-21 09:12:00浏览次数:389
山东医生白晓卉在抗疫一线去世
山东省支援威海临床医学检验专家白晓卉于3月20日6时45分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临床专家初步诊断系心源性猝死。白晓卉,女,1980年出生,中共党员,生前系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副主任,主任技师,研究员,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博士生导师,2021年当选“齐鲁最美职工”。作为山东省直支援威海核酸检测队队长,白晓卉3月9日凌晨4时抵达威海后,即带领4个工作小组,全力投入到繁重的核酸检测工作中,用生命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对人民的承诺。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检验科副主任、青年
发表时间:2022-03-21 09:04:52浏览次数:317
电影《哥斯拉》第一代男主角宝田明去世 享年87岁
宝田明去世  新浪娱乐讯 日本资深男星宝田明于14日离世,享年87岁。他是系列电影《哥斯拉》第一代男主角,凭着高挑帅气外型活跃于舞台剧、电影,原本10日出席电影记者会,不料13日身体状况突然恶化,14日撒手人寰。  据《日刊体育报》报道,宝田明本月10日出席电影《如果世界上没有樱花》记者会,当时便坐轮椅现身,当时便说自己患有腰痛,相关人士透露,他近年时常进出医院,没想到出席公开活动后4天就病逝,将上映的电影也成为自己的最后遗作。宝田明经纪公司发表讣闻,透露他是因肺炎于14日0:31逝世。家属因为考量疫情,
发表时间:2022-03-18 13:57:49浏览次数:443
我国高技术研发计划信息领域首任首席科学家张克潜逝世
澎湃新闻记者从清华大学张克潜教授治丧办获悉,中国共产党党员、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原系主任张克潜教授,因病于2022年3月15日逝世,享年89岁。清华大学方面介绍,张克潜教授是我国知名的无线电电子学专家和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电磁理论和微波电子学的研究与教学,领导研制成功了我国最早的行波管器件,在我国最早开设了系列微波课程。张克潜教授曾担任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信息技术领域的第一任首席科学家。另据清华校友总会电子工程系分会介绍,张克潜,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他历任清华大学
发表时间:2022-03-18 13:33:56浏览次数:380
北大教授级高工何佩伦逝世,享年87岁
3月18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官网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员,北京大学化学学院何佩伦老师因病于2022年3月15日凌晨在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去世,享年87岁。讣告称,何佩伦1959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同年留校在核物理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获聘教授级高工,1995年3月退休。何佩伦工作上坚决服从组织分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退休后热心公益事业,担任燕北园老年协会会长16年,热心服务。另据北京大学新闻网2016年发布的有关文章介绍:工作期间,何佩伦参与研制了我国第一台30MV电子感应加速器。他研
发表时间:2022-03-18 13:32:32浏览次数:413
春分节气的5个习俗和3个禁忌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四个节气。“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谓春分就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半球的季节相反,当北半球是春分时,南半球则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一、春分的由来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
发表时间:2022-03-18 13:30:05浏览次数:464
清明祭英烈 追昔亦抚今
“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戮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转眼又是一年清明时。每年到了这个时候,缅怀英烈祭忠魂已经成为了无数国人情之所至的事情。这不仅是因为英雄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更是因为英雄所造就的伟大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中华儿女。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缅怀英烈,更要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崇尚英雄:“英雄是民族最闪
发表时间:2022-03-18 12:41:09浏览次数:1016
家庭,是我们最重要的事业
作者:洞见onetong家庭,是我们最重要的事业。王小波曾在《爱你就像爱生命》中写道:“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家庭,是我们最重要的事业。经营家庭的用心程度,决定了一家人生活的温度。一个家庭最好的模样,莫过于厨房有声,书房有香,卧室有话。01厨房有声微软前高管张椿龄,曾在视频中分享过自己对婚姻的看法。因为在工作和生活中见过很多背叛,他本来是不相信婚姻的。但结婚后,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由于工作的原因,他经常要去外地出差,每次
发表时间:2022-03-18 11:04:46浏览次数:456
人到中年:不比较,不在意,不纠缠
作者:洞见·李思圆只要你不折磨自己,谁也折磨不了你。亚里士多德说:“没有谁能折磨一个人,除了他自己。”中年的苦往往在于,我们既要在肩上扛石头,还要往心里装石头。许多时刻,难的不是摆在眼前的困境,而是埋在心里那解不开的结和放不下的怨。想要减轻生活的压力,先要学会卸下内心的包袱。01半生已过 ,不必比较。在《我们内心的“坏东西”》这本书里,有一位十分爱与他人攀比的律师。看见亲戚朋友挣钱比他多,他就心有不甘。知道别人家孩子的成绩比自己家孩子的好,他就心生烦恼。听说以前不如自己混得好的老同学,现在的事业超过了他,
发表时间:2022-03-18 10:44:38浏览次数:319
中国神经外科事业开拓者史玉泉因病逝世,享年103岁
史玉泉 图片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订阅号  3月17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微信公众号透露,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原上海医学院神经外科创始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史玉泉,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3月17日凌晨4点43分不幸逝世,享年103岁。  史玉泉教授,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曾任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一届和第二届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等十余部
发表时间:2022-03-18 09:21:06浏览次数:341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