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见过世面的人,都没有身份感
作者:洞见muye勿以身贵而贱人。清华大学在举办110周年校庆时,曾有一张照片上了热搜。照片里,这个西装笔直,脚踏破旧自行车的人,是连续12年担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的钱颖一教授。钱教授是耶鲁大学硕士,哈佛大学博士,毕业后,曾在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2002年,钱颖一带着很多经济学教授一起归国,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执教。就是这样一位学识渊博、功成名就的人,代步工具却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这张照片被路过的清华学子拍下,传到网上后,很多人都被钱教授低调的出行方式圈粉。让我想起一句话:“见过更
发表时间:2022-05-26 09:00:39浏览次数:366
杨绛告诉你:四十岁以后,最通透的活法,是学会归零
将一切归零,人生才能焕发不一样的可能。作者:洞见·Leyla“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百年光阴里,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是“中国最后一位先生”,是无数青年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作家黎戈说,杨绛身上有一种“哑光却不暗哑,低调却不哽咽,醇香却不刺鼻的品质。它像北极光:明亮、坚韧、耐寒,在人格的高纬度闪闪发光。”战火硝烟,她遭受过;平安顺遂,她体会过。天人相隔,她经历过;幸福美满,她品味过。面对人生的起落无常,杨绛说:“我是一个零。”简
发表时间:2022-05-26 08:52:40浏览次数:393
送别老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巫吉英逝世
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今天上午9时20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巫吉英离世,享年98岁。至此,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56位。老人一路走好!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本文来源:人民网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发表时间:2022-05-26 08:41:35浏览次数:455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教授刘志雄逝世,享年86岁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网站5月24日发布的《刘志雄教授讣告》称,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京大学电子学院教授、原无线电电子学系副系主任刘志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5月23日15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讣告介绍,刘志雄1936年10月16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市,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58年转入新成立的无线电电子学系,1962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81年初,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伊利诺依大学十八个月。1992年初作为访问学者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六个月。1998年至2005年期间多次赴荷兰、美国出席国际会议
发表时间:2022-05-26 08:34:29浏览次数:327
杨绛:不抱怨的人生,更幸福
01不抱怨,才能发现更多美好。早上起床,无意中朝窗外一看,艳阳高照,你不禁说了句:这倒霉天,热死了!坐地铁上班,高峰期人满为患,有人边刷着短视频边大声外放,你暗暗皱眉:真没素质!经过一个公园,看着地面上散落的垃圾,你忍不住发牢骚:怎么没人清理?!......日复一日琐碎的生活中,平凡如你我,都曾有过类似抱怨的时刻。如果你愿意抱怨,你会发现周围可以抱怨的人和事很多:烦人的交通、八卦的同事、刻薄的上司、难缠的客户、飙升的房价......然而,抱怨与否,其实只是一种选择。走进一个公园,有人皱着眉说这里又脏又臭,
发表时间:2022-05-25 15:33:51浏览次数:346
杨绛: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个简单的自己
杨绛先生曾经说过:“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简单”的两个字,透着智慧,渗着静好。是清水涤心的纯净,是心素如简的恬淡。尘世喧嚣,不如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个简单的自己。01生活简单周国平说:“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于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其价值,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没有谁的生活每天都是波澜壮阔的,我们都是平凡的人,认真过好平凡的每一天就是不平凡的事。被称为“皇帝专业户”的陈道明算的上是娱乐圈里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因为要拍《围
发表时间:2022-05-25 15:22:33浏览次数:321
心里的垃圾,不要倒在朋友圈
作者:洞见·李思圆毕竟你的无助,他人也爱莫能助。在综艺节目《朋友请听好》中,何炅曾提到:“我从不在朋友圈宣泄情绪,因为我觉得那个东西,你说给别人听也没用,别人谁也帮不了你。所以我从不说,我的朋友圈就是个笑话集锦。”生活实难,成年人都有情绪上的垃圾。与其向他人倾倒或发泄,不如学会独自消化。毕竟人生中所有的难,都要靠自己买单。01有一则小故事。一个女子因伤心至极,忍不住对身边的陌生妇人哭诉。“我的命实在太苦了,人到中年,被丈夫背叛,还丢了工作,受尽了苦,这世上还有我这么不幸的人吗?”妇人听后,若有所思地说:“
发表时间:2022-05-24 10:27:35浏览次数:417
BBC:66岁著名街头艺术家蒂克小姐去世 享年66岁
中国小康网5月23日讯 老马 她的家人说,有影响力的法国街头艺术家蒂克小姐在巴黎去世,享年 66 岁。蒂克小姐的作品开始在法国和国外的画廊展出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这位的艺术家真名Radhia Novat,她在生病后于上周日去世,信息源没有提供更多细节。蒂克小姐被视为所谓模型艺术的创始人之一,她对神秘女性人物的涂鸦在法国首都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景象。但她的作品开始在法国和国外的画廊展出。她还与时尚品牌 Kenzo 和 Louis Vuitton 合作。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
发表时间:2022-05-24 10:19:18浏览次数:327
知名歌手去世,享年52岁
5月23日,新京报记者从知名音乐人、音乐制作人卢中强处获悉,“校园民谣”代表人物、音乐人沈庆,因意外于5月23日18时10分不幸在北京去世,享年52岁。他执导的音乐剧《苏东坡》曾计划于5月初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演,早前因疫情原因被迫延期举行。沈庆 图来自其个人微博沈庆,1970年出生于四川省,中国内地男歌手、词曲作者、音乐制作人。1989年,年仅19岁的沈庆创作了个人的第一首填词作品《寂寞是因为思念谁》;同年,他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工管专业,并开始广泛接触各种类型的音乐。沈庆作为“校园民谣”代表人物,199
发表时间:2022-05-24 10:18:03浏览次数:530
上海最后一位参加长征的红军老战士苏力逝世 享年95岁
新民晚报讯(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刘炳华)上海最后一位参加过长征的红军老战士苏力,因心肺功能衰竭医治无效,于5月21日18时在瑞金医院逝世,享年95岁。记者今天从苏力同志治丧小组获悉,疫情期间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图说:苏力8岁就投奔红军,踏上了漫漫长征路。刘炳华 摄苏力1926年出生在四川省青川县一户贫农家庭。8岁那年,也就是1934年,苏力家乡来了红军,幼小的苏力投奔红军,踏上了漫漫长征路。一路上,在大哥哥大姐姐的帮助下,她硬是靠着自己的一双腿,走过了雪山和草地。图说:2016年苏力在瑞金医院
发表时间:2022-05-24 10:15:28浏览次数:394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