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利建设奠基人文伏波院士逝世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原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文伏波,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0月28日在武汉逝世,享年96岁。文伏波1925年8月出生,湖南桃江人。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10月至1948年11月,在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1948年4月在校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9月起,先后任荆江分洪总指挥部秘书,水工建筑物室、专业设计室、施工设计室副主任,丹江口水利枢纽指挥部副总参谋长,葛洲坝水利枢纽指挥部设计团参谋长,长江流域规划
发表时间:2020-10-28 17:13:28浏览次数:299
99岁老红军王志文逝世,曾因外出送信躲过叛徒出卖
王志文中国军网 资料图10月26日出版的《解放军报》刊发讣告:陕西省军区正军职离休干部、原兰州军区司令部顾问王志文同志(老红军),因病于6月21日在西安逝世,享年99岁。公开资料显示,王志文原名王万祥,陕西省澄城县人,1921年1月出生,1936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5月入伍。1936年12月西安事变时,王志文参加中共澄城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救国牺牲团。1939年,受党组织委派,王志文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他曾经参加黑梁山、纳泥河、土城子等战斗,历任干事、股长、科长,
发表时间:2020-10-27 09:51:05浏览次数:969
三星会长李健熙逝世,享年78岁!被称为“经济总统”,三星帝国何去何从?
李健熙2014年5月因急性心肌梗塞在三星首尔医院接受住院治疗,据悉截至近期仍能自主呼吸,每天清醒时间为15-19小时并持续接受康复治疗,后因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于25日去世。 2014年李健熙病发后一直在医院治疗,其独子李在镕成为三星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6日,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承认围绕自己和公司引发的众多争议归根结底是由接班问题引起的,并首次宣布不会把公司经营权交由自己的子女继承。这意味着从创始人李秉喆到李健熙会长再到李在镕的爷孙三代家族经营血缘继任模式告终。 家族式管理三代告终
发表时间:2020-10-26 21:39:15浏览次数:362
央视主持人李咏逝世两周年 妻子哈文15字发文令人泪目
10月25日,央视导演哈文在社交平台发文悼念丈夫李咏,发文称:“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五个字,却令人十分动容,不少网友看到后也纷纷留言,愿咏哥在世界的另一端一切安好。2018年10月25日,哈文在个人社交平台宣布,自己的爱人李咏患癌病逝。消息一出后,令所有人都十分震惊。因为在李咏病逝前,并没有任何关于李咏患病的消息,不少人以为李咏只是要休整一段时间,之后便会再次复出。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却等来了李咏患癌病逝的消息。李咏作为曾经的央视著名主持人,凭借幽默大气的主持风格,得到了所有观
发表时间:2020-10-26 20:13:10浏览次数:425
享年54岁,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海琰逝世
10月26日,《毕节日报》发布讣告: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海琰同志,于2020年10月24日23时18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七星关区不幸逝世,享年54岁。据公开简历,杨海琰是一名女性干部,苗族,籍贯贵州黄平,出生地贵州威宁,1967年11月出生,1986年8月参加工作,无党派。全日制教育中专学历,贵州省威宁民族师范学校中师专业毕业;在职教育省委党校大学学历,贵州省委党校法律专业毕业。她一直在毕节市工作,1986年毕业后当过教师,后在妇联工作,1996年6月任县司法局副局长,1998年3月任威宁县副县长,期
发表时间:2020-10-26 20:09:26浏览次数:328
不幸牺牲后,这两人被追记一等功
23日,《吉林日报》刊发《中共吉林省委关于给予吴承龙、张林同志追记一等功的决定》。吴承龙,男,朝鲜族,197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990年10月参加工作,曾任汪清县人社局工资福利科科长,县人社局副局长。2018年7月,任汪清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兼)。2020年9月7日,在抗洪抢险中,不幸牺牲,年仅47岁。张林,男,朝鲜族,198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2009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汪清县委组织部举报中心主任、县绩效考核服务中心综合科科长。2020年7月,任汪清县复兴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2
发表时间:2020-10-24 17:00:57浏览次数:351
财政部会计司原司长刘玉廷逝世,曾推动企业会计准则接轨国际
10月2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多方获悉,财政部会计司原司长刘玉廷于当天凌晨逝世,享年65岁。刘玉廷,男,1955年9月出生,河北承德人。1978年毕业于天津财经学院会计学专业,2000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系,获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学位和学历。自1982年起,历任财政部会计司科长、副处长、处长,副司长、司长与企业司司长等职。他还曾担任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办公室主任,中国会计学会第五、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会计学会第五、七届理事会秘书长,中国证监会第四届、第五届股票
发表时间:2020-10-24 16:58:27浏览次数:367
抗美援朝197653位牺牲烈士 记住他们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浴血奋战、保家卫国,197653名志愿军英勇捐躯。用胸膛堵机枪的黄继光、引爆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烈火焚身岿然不动的邱少云、被炸断双腿仍坚守阵地的孙占元……
发表时间:2020-10-24 13:21:39浏览次数:1266
一座城市的抗美援朝记忆
05:58吉林省集安市地处中朝两国边境,鸭绿江水清澈而平静地流淌着,横亘在江上的一座铁路桥默默伫立。70年前,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这座桥见证了42万名志愿军集结开赴战场,承载了成千上万节车厢军用物资运往朝鲜,运送了一批批回国救治的伤员。当时,集安这个只有14万人口的县城,连同它如今隶属的通化地区共88万人口,倾全城之力支援战场,既产生了一个又一个战斗英雄,也产生了数不清的“平民英雄”,他们修铁路、运物资、抬伤员、缝衣物、做干粮……使这里成为“铁血大动脉”和稳固大后方。当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我们走进集安这座鸭
发表时间:2020-10-24 08:56:41浏览次数:819
四名现居厦门老兵讲述抗美援朝浴血往事
台海网10月24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1950年,鸭绿江畔硝烟弥漫,千千万万来自全国各地的英雄儿女怀着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勇赴战场,书写下伸张正义、捍卫和平的不朽史诗。  有的人舍生忘死,冒着枪林弹雨送信侦察;有的人浴血奋战,与敌人面对面拼刺刀;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冬,他们把土豆就着雪水吃……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走进4位现居厦门的抗美援朝老兵家中,跟随他们的讲述,与他们一同重温这场伟大胜利中刻骨铭心的瞬间。  康仲仁 侦察兵  穿过枪林弹雨送信  三八线上坚守观察哨  
发表时间:2020-10-24 08:53:19浏览次数:942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