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广播电视台3月9日晚间发布消息: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青海省委员会主席、党组书记,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仁青加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3月9日7时50分,在海南州共和县逝世,享年67岁。按照民族习俗和家属意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送花圈。仁青加简历仁青加,男,1954年7月生,藏族,青海共和人,中央党校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历任青海省海南州纪委副书记,兴海县委书记,海北州委副书记,州委常委、副州长,海南州委副书记、州长,州委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主任。2002.05 任青海省委常委、海南州委
发表时间:2021-03-10 08:14:13浏览次数:267

编者按:关注冀东抗战史,关爱抗战英雄。我们既不是在百无聊赖之余偶发善心,更不是慈言善举的心安理得,也不是沽名钓誉的个人满足!抗战史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悲壮最惨烈的回忆;促进和平--关爱老兵,历史渐渐远去,一代一代人的更替,令它渐行渐远,谁还曾记得经过的苦难?经历过苦难,才知道安宁和和平的珍贵!冀东八路军女战士赵秋云辞世2021年3月3日星期三19点30分,冀东八路军女战士、离休老干部赵秋云“归队”了,享年98岁。赵秋云离休前为唐山市人大副主任。因我与老人家住的小区不远,所以每年都要去老人家那里去坐坐,有媒体
发表时间:2021-03-09 09:27:33浏览次数:1232

2021年3月7日12时53分,“德艺双馨”艺术家,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国务院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国家一级演员 杨树 田在广州因病辞世,享年66岁。 杨树田深耕表演艺术五十年,一生成就辉煌。他的精湛表演融入了多年在大庆工作生活体验,被誉为话剧舞台上饰演“铁人”形象最好的演员。 话剧《铁人轶事》 剧照 1960年,杨树田随参加石油会战的父亲来到大庆,石油工人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他深有体会。 1970年,杨树田开始走上舞台,师从李默然、袁阔成、李豪千等名家,他把对
发表时间:2021-03-09 09:21:46浏览次数:719

3月8日,中国著名钢琴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钢琴教授赵屏国,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当晚,郎朗晒出赵屏国生前两人珍贵合照,发文悼念:“非常悲痛我亲爱的赵屏国老师离我们而去,我清楚的记得赵屏国老师对我的教导,怀念赵老师”照片中郎朗面容稚嫩青涩,赵屏国老师也正在中年,赵屏国老师正在给郎朗上课,气氛和睦。另一张照片中郎朗身穿西服,搂着已经头发花白的赵屏国老师,师生俩感情深厚。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
发表时间:2021-03-09 09:04:09浏览次数:294

原创 经典947 经典947钢琴家、教育家德米特里·巴什基洛夫3月7日去世,享年90岁。©bach-cantatas.com巴什基洛夫多次来过上海。早在1958年就与阿诺索夫指挥的苏联国家交响乐团来华巡演,访问了哈尔滨、北京、上海等地,期间演出了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李德伦指挥)。1958年苏联国家交响乐团访华演出节目册里的简介页面自从2005年上海音乐学院国际钢琴大师班创办以来他曾四次前来讲学。大师班艺术总监周铿评价称:他的教学很严谨,不管学生才能如何都不厌其烦,直到后者达到他提出的高标准;有一年
发表时间:2021-03-09 09:01:02浏览次数:366

王创新据山东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息,济南市历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党支部书记、主任王创新同志自疫情发生以来不舍昼夜、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积劳成疾,2021年3月3日9时50分,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逝世,年仅55岁。王创新,江苏苏州人,汉族,1966年10月出生,大学文化,公共卫生硕士,主任医师,1986年7月参加工作,200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济南市历城区卫生防疫站主管医师、防疫科副主任、主任、办公室主任;2002年6月任历城区卫生防疫站副站长,2009年11月任历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支部书
发表时间:2021-03-09 08:51:47浏览次数:302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诗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自古以来,多少英雄好汉血洒沙场只为保家卫国,最终才使得国家得以变得强大。古时候,没有先进的武器,战士们都是在刀光剑影中凭借着一腔热血为国征战,这些在战争中壮烈牺牲的英雄们就是最伟大的存在!时至今日,人民之所以能身处和平盛世,也是因为在我们的前方有着强大的军队在为我们保驾护航。正是有了军人们的负重前行,才使得国家能够长盛久安。众人皆知,在新中国成立的道路上经历了无数坎坷,无数的英雄烈士为了祖国壮烈牺牲。其中,就有一个曾以一己之力单挑27名日军的英雄
发表时间:2021-03-09 08:48:00浏览次数:709

1、止语祸从口出的道理,不可以不慎。什么能说,什么不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话的人是谁。宁可无言,也别话多,话说得越多,越是在自找烦恼。懂得止语,才能把无妄之灾解于无形。2、止欲人在欲望里只会越陷越深,引来无穷的灾殃。真正智慧的人,稀世的珍宝,不觉得珍贵;追求的境界,叫无欲无求。真正的富足,不是填满了欲望,而是学会了知足。人生在世,要懂得知足。3、止行踮起脚想站得更高,反而会跌倒;跨大步想走得更远,反而会变慢。急于求成,不如谋定而后动,天行有常,欲速则不达。精进没错,但要张弛有度;努力没错,但需劳逸结合。人
发表时间:2021-03-08 15:43:46浏览次数:444

中新网约翰内斯堡3月7日电 (记者 王曦)南非知名企业家、ABSA银行副总裁彼得·马特拉尔(Peter Matlare)7日因感染新冠肺炎导致的并发症去世,享年61岁。作为南非企业界的“常青树”,马特拉尔曾效力过多家南非知名企业,他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被南非民众所熟知。对于他的去世,马特拉尔的家人随即发表声明称,马特拉尔对于南非企业改革进程充满热情,并深信非洲大陆巨大的发展潜力,他为南非乃至非洲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他还曾为数十位年轻南非企业家和专业人员创造机会,以帮助他们在各自的业务领域获得
发表时间:2021-03-08 15:35:52浏览次数:299

一代大国工匠京城百工坊工艺大师续清(续雪竹)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元宵节当日在京逝世,享年66岁。续清女士追悼会于三月四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竹厅隆重举行。续清(续雪竹),女,生于1954年11月,中国工笔花鸟画大师田世光先生的再传弟子、中国工笔画画家、中国北京真丝手绘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火绘艺术家、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京城百工坊(百工博物馆)工艺大师、中国真丝手绘艺术领军人物之一。文旅部非遗协会专委会委员、北京收藏家协会非遗收藏传承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北京手工艺术协会理事,北京云竹书画
发表时间:2021-03-08 15:32:22浏览次数:305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