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幸福
愿我们,由心而生的那张脸,都能越来越好看。世界纷纷扰扰,一旦纠结于其中而不自觉,慢慢就会活得复杂又疲惫。人如果长期在负重前行,怎会不累呢?朱光潜先生说:“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过得简单,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01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问:“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今天没有生气。”原来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行了。很多时候,我们生气就是太以小见大了,本来是小事,偏要放大,家里发现一只老鼠,何必放火把整个房子烧掉呢?而我们从愤怒中带来的每一个打击,最终都必然落
发表时间:2021-04-02 10:20:34浏览次数:627
懂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作家铁凝曾说:  所谓“聊得来”的深层含义其实是读懂你的内心,听懂你的说话,与你的见识同步,配得上你的好,并能互相给予慰藉、理解和力量。  人生最可贵的,莫过于有一人能懂,彼此懂得更是难得。  人与人之间相互懂得、相互欣赏,在交流中不断深入了解达到默契,这是一个特别幸福的过程。  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被人懂,是一种幸运,有人懂,是一种幸福!  01  懂尊重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  对人不尊敬的人,首先是对自己不尊重。  一生很长,要学会尊重。彼此尊重,彼
发表时间:2021-04-02 10:17:06浏览次数:881
感谢生命的礼物!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3.3万余例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已超过315万人,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3.3万余例,捐献器官9.9万余个,成功挽救了近10万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这是3月31日于南京举行的“生命的乐章——2021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上,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发布的信息。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梁惠玲说,人体器官捐献事业是挽救垂危生命、弘扬人间大爱、彰显社会文明进步的高尚事业。为缅怀和纪念人体器官捐献者,进一步推动器官捐献事业发展,全国各地已建成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场所147处。每年清明
发表时间:2021-04-02 09:54:01浏览次数:374
哀悼!著名哲学家、南开大学车铭洲教授逝世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哲学家、政治学家、教育家、南开大学原教务长、原法政学院院长、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荣誉教授车铭洲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4月1日6时20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5岁。  车铭洲先生1936年9月生,山东宁津人,1962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即在南开大学哲学系任教。曾任南开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法政学院院长、南开大学教务长。主要从事西方哲学、政治学等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曾任教育部政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天津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天津市外国哲学学会会长、天津市政治学会副会长、天津市
发表时间:2021-04-02 09:33:57浏览次数:626
乌拉圭媒体:托雷拉母亲因感染新冠去世,享年53岁
直播吧3月30日讯 据乌拉圭媒体Ovaciondigital报道,托雷拉的母亲维维亚娜·迪·帕斯卡(Viviana Di Pascua)因感染新冠肺炎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在与病毒做了几天的斗争之后不幸去世,享年53岁。据此前报道,在得知自己的母亲不幸感染并被转移至重症监护区后,托雷拉得到了俱乐部的批准,火速返回乌拉圭照顾母亲。据悉,托雷拉在2020年11月曾感染新冠肺炎,原因是乌拉圭国家队中的疫情问题,队中几名球员、教练和官员均受到了影响。托雷拉的母亲维维亚娜·迪·帕斯卡是前球员爱迪生·迪·帕斯卡(Edis
发表时间:2021-04-01 12:55:05浏览次数:341
安徽著名作家、诗人刘祖慈先生逝世 享年82岁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记者4月1日从安徽省作家协会获悉,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安徽省文联退休干部刘祖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3月30日17时37分在合肥去世,享年82岁。刘祖慈(曾用名刘祖祺),祖籍安徽肥西三河镇。1939年12月出生,1957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5月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曾任安徽省第五、六、七、八届政协委员,安徽省青联第四、五届委员及常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理事,安徽作协理事、主席团委员,安徽省人民对外友协理事,安徽省散文学会理事,安徽省版权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新诗学会理事。享
发表时间:2021-04-01 12:39:51浏览次数:369
《风声》原型特工黄慕兰,四次婚姻,入狱二十年,110岁辞世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 是希望家人原谅我此刻的决定, 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 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风声》每一个在黑暗岁月中追求理想,参加革命的人,都抱着牺牲一切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人性本能的软弱,用一往无前的勇气追求自己坚定的信念。《风声》剧照黄慕兰就是这样一位让人尊敬的革命者。她小时候,祖父去世前告诉她:“你母亲生你时耗了三天三夜才艰难地把
发表时间:2021-04-01 11:46:05浏览次数:3216
前台湾“考试院长”许水德辞世,系蒋经国提拔本省籍干部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中国国民党中评委主席团主席、前台湾地区“考试院长”许水德3月31日下午辞世,享寿91岁。报道称,许水德1931年出生于高雄市,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曾任台湾省政府社会处长、高雄市长、台北市长、“内政部长”、“驻日代表”、国民党秘书长、“考试院长”等要职。另据中国台湾网资料介绍,许水德是蒋经国在政治上起用的台湾省籍青年。他于1969年当选台湾地区“十大杰出青年”;1971年保举为台湾特优公务员;1975年出任台湾省社会处长;1979年调任国民党中央社工会主任;1982年4月出任高雄市长,
发表时间:2021-04-01 11:37:00浏览次数:346
著名枪迷Claude不幸去世,阿森纳官方发文悼念
虎扑03月31日讯 3月29日,著名阿森纳球迷、AFTV频道的常客Claude不幸去世,享年58岁。阿森纳官方也在推特上发文,悼念了这名枪迷。一个名叫“Gooner Claude”的账号在Ins上发文,向外界公布了枪迷Claude去世的消息。该账号这样发文道:“我们无法相信这一事实。在得到Claude父亲的允许后,我们向大家公布了这一消息。我们怀着巨大的悲痛之情宣布,我们亲爱的朋友Claude于3月29日下午不幸去世。”阿森纳官方这样写道:“我们要向Claude的家人、朋友和所有重视他
发表时间:2021-04-01 11:32:02浏览次数:381
埃及前总理卡迈勒·詹祖里去世
埃及媒体31日报道,埃及前总理卡迈勒·詹祖里当天在首都开罗空军医院因病去世,享年88岁。△卡迈勒·詹祖里(资料图)卡迈勒·詹祖里1996年1月至1999年10月担任埃及总理,2011年11月25日被军事委员会任命组阁。(总台记者 吴爱民)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发表时间:2021-04-01 11:29:36浏览次数:387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