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脏大血管外科专家杨辰垣教授去世,享年86岁
1月8日,武汉协和医院杨辰垣教授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86岁。  杨辰垣教授勇攀高峰,进军心外科尖端技术领域杨辰垣教授,1936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60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1969年,他作为中坚骨干参加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的筹建工作。1970年,在著名心胸外科专家管汉屏教授的指导下,杨辰垣与叶世铎、兰鸿钧教授同台完成了武汉协和医院首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这在当时是我国心血管外科领域的一个突破,也为复杂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取得经验后,杨辰
发表时间:2023-01-10 11:39:17浏览次数:339
泥人张”第四代传人、中国当代彩塑领军人张錩逝世,享年81岁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9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发布讣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雕塑家、中国当代彩塑的领军人物、杰出的彩塑艺术家和教育家、“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錩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雕塑家,中国当代彩塑的领军人物,“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錩。 图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錩1942年3月出生于天津市,自幼随父亲“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景祜学习彩塑,1961年至1964年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泥塑班,毕业后在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进
发表时间:2023-01-10 11:29:03浏览次数:386
年画大师杨洛书先生去世,享年96岁
2023年1月7日,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传统技艺大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家埠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杨洛书先生去世,享年96岁。  1月7日晚,记者致电杨洛书之子杨付涛先生证实了其父亲杨洛书去世的消息。杨付涛告诉记者,父亲杨洛书于1月7日因心脏病在西杨家村的家中去世,当天已办完后事。距离兔年春节不足半月,杨付涛为父亲没能挺到过年感到无比遗憾。杨洛书,字易元,生于1927年12月,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村人。他出身木版年画世家,是潍坊杨家埠百年画店“同顺德”的第十九代传人,该店
发表时间:2023-01-10 11:20:11浏览次数:212
缅怀!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潜艇专家张金麟逝世
小布从在鄂科研院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了解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七一九研究所研究员张金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9日在武汉逝世,享年87岁。张金麟同志1936年10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1955年至1960年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系涡轮机专业,毕业后先后在海军造船技术研究室、第七研究院715研究所、第七研究院719研究所等单位工作,197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七一九研究所副总工、副所长、所长,曾任某工程总设计师等重要职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
发表时间:2023-01-10 11:17:23浏览次数:197
学会给别人鼓掌,是一种智慧
作者:洞见ciyu欣赏别人,走出狭隘。品牌咨询顾问恒洋有一次好和朋友去看芭蕾舞。在演出精彩时,或是剧幕转场时,全场就会掌声雷动。但是只有他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百无聊赖地看着表演。朋友问他,怎么不鼓掌?他说,没有觉得演得多好,干吗要鼓掌。朋友说,我也没有觉得演得多好,但是你坐在下面,欣赏舞台上演员的表演,就应该鼓掌表示谢意,鼓掌不是因为精彩,而是一种礼仪,是一种礼节。欣赏别人,不在于别人是否优秀,而是自己植根于内心的素养。当我们学会欣赏别人,那慷慨掌声其实是为自己响起的。01给别人鼓掌,是一种智慧。有一次,
发表时间:2023-01-06 19:20:27浏览次数:625
著名麻醉学先驱金士翱因病在武汉逝世
金士翱(资料图)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供图  中新网武汉1月5日电 (马芙蓉 谢雪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5日发布讣告,著名麻醉学先驱、医学教育家、中国麻醉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金士翱,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5日凌晨0点45分在武汉逝世,享年100岁。  金士翱生于1923年10月,籍贯安徽。1949年,金士翱从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后,踏上从医之路。1952年,他师承中国现代麻醉学奠基人吴珏学习麻醉。一年后,结束进修回到同济医院建立麻醉学组。  在金士翱主持下,同济医院麻醉学科进入全面
发表时间:2023-01-06 19:11:59浏览次数:217
泪别!散文诗泰斗耿林莽在青岛逝世 享年96岁
著名诗人、中国散文诗的开拓者和代表人物、青岛文学事业的杰出贡献者,耿林莽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5日18时40分,在山东青岛逝世,享年96岁。青岛市作家协会随后发讣告表示,遵照耿林莽先生生前和家属意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耿林莽,1926年3月7日生于江苏如皋市,作家、编审,青岛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耿林莽先生1939年开始文学创作,1980年开始以散文诗写作和研究为主,已出版散文诗集《望梅》《落日也辉煌》等十四部,散文集《人间有青鸟》等三部,文学评论集《流淌的声音》等二部。2007 年
发表时间:2023-01-06 19:03:47浏览次数:368
著名核材料专家武胜院士逝世,曾参与我国“两弹”研制攻关
澎湃新闻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获悉,著名核材料与工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武胜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4日8时30分在成都逝世,享年89岁。武胜院士于1934年9月23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53年8月入党。1955年赴苏联第聂泊尔彼得罗夫斯克冶金学院及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学习获冶金工程师称号。1960年回国参加两弹研制攻关。1971年投身三线建设。1982年在中国核材料学会任常务理事。1989年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总工程师兼科技委主任。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
发表时间:2023-01-06 19:00:27浏览次数:209
今日小寒 年味渐浓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公历1月5-7日交节。小寒,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的天气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俗话有讲:“冷在三九”,由于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该节气之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讲法。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小寒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
发表时间:2023-01-05 12:56:43浏览次数:244
再见,2022;你好,2023
这一年真的经历了很多,也曾背负着重担而奋斗,也曾紧抱着理想而坚持,而今即将迎来新的一年,2023,让我们心怀美好,继续努力。人生不易,不如将往事清零,放空内心2022或许过得很艰难,有过一蹶不振的日子,也经受过彷徨无助的瞬间,而今无论经历过什么,都不如将那些心酸的往事悉数忘却,丢掉那些
发表时间:2023-01-01 10:15:41浏览次数:385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