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平凡为敌,不与平庸为伍
1前段时间结识了一位朋友,十几年前国内名校毕业,现在是我们这个小山城的一名小学地理老师。朋友们都觉得他这样是大材小用,可他却哈哈一笑不置可否。相处一段时间,大家发现他虽然教的课程是地理,可写作和书法水平都挺不错,兴致上来,甚至还会拿出吉他弹唱一曲,令人惊艳。我颇有感慨地对他说:以你的水平,绝不应该过这样平庸的生活。他笑着说:我的生活确实挺平凡,但并不平庸。我被这句话深深地震撼到了。是啊,他拥有学识水平,更具有生活情趣,只不过是做了一份看起来普通的工作。可以说他过得很平凡,但却真的不能说他平庸。平凡和平庸,
发表时间:2021-09-02 10:47:52浏览次数:376
法国哲学家让·吕克·南希逝世
「本文来源:兰州晨报」法国哲学家让·吕克·南希于当地时间8月23日逝世,享年81岁。南希1940年7月26日出生于法国,1973年拿到博士学位,师从现象学家保罗·利科。1988年开始任斯特拉斯堡哲学系教授,2002年成为该校荣休教授。2016年,他入选了美国教育网站The Best Schools评选的“在世最具影响力的50位哲学家”。让·吕克·南希的哲学思想深受他的老师兼朋友、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影响。南希和德里达相互对话式的写作构成了法国“解构思想”的核心文献和主要贡献。南希通过一系列的作品探讨哲学的“
发表时间:2021-09-02 10:11:44浏览次数:524
92岁印控克什米尔分裂组织领导人吉拉尼去世,生前长期被软禁
当地时间9月1日,反对印度统治的资深活动家、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分离主义”领导人赛义德·阿里·吉拉尼(Syed Ali Geelani)在印控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的家中去世,享年92岁。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印控克什米尔“分离主义”领导人赛义德·阿里·吉拉尼长期患病,于1日晚上10点在斯利那加的家中去世,享年92岁。作为反对印度统治的资深活动家,他在过去11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被软禁。报道称,吉拉尼去世后,印度当局在克什米尔主要城市斯利那加实施了严格的安全管制,在吉拉尼家附近的道路上设置了带刺铁丝网
发表时间:2021-09-02 10:07:31浏览次数:347
有一种累,叫胡思乱想
1有位哲学家曾说过:“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越敏感的人,越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前些天,公司举行了一次分享会,主讲人是同事阿沁。会后闲聊,阿沁一副忐忑不安的样子,她小心翼翼地问我:“你是不是觉得我分享的内容不好?没有新意、讲得也无趣?”我当时愣了一下,立刻回复她:“不会啊,你讲得很有趣!”但这个回答显然没有让阿沁满意,她依然皱紧了眉头。我很疑惑地问她:“你为什么会觉得我不看好你的分享呢?”阿沁说:“因为我刚刚分享时你在和旁边的人说话,还时不时地看我,好像在笑话我。”听到这样的话
发表时间:2021-09-01 10:55:43浏览次数:454
你不是迷茫,你是缺乏行动力
1  2019年来了,很多朋友晒了他们去年已经实现的目标:有的如愿参加了马拉松比赛,有的瘦身成功,有的写了一百多万文字。而有的,表示“很迷茫”。  记得迷茫的这部分人,在2018年初的时候也是踟蹰不前,不知自己的方向对不对。  这一年来,他们晒得最多的是,今天去旅游,明天吃大餐,然后在深夜发出人生疑问:“远方和诗在哪里?很迷茫。”  迷茫,一个多么熟悉的词,我们经常把它挂在口头上:你发觉大学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很迷茫;你觉得工作枯燥乏味,不知道到底要不要继续做下去,很迷茫;你觉得人生艰辛、梦想很远,很迷茫
发表时间:2021-09-01 10:48:23浏览次数:564
俄罗斯(苏联)著名记者、东方学家欧福钦去世
中新社莫斯科8月31日电 据《俄罗斯报》30日消息,俄罗斯(苏联)著名记者、东方学家欧福钦去世,享年95岁。欧福钦的俄语名字为弗谢沃洛德·弗拉基米罗维奇·奥夫钦尼科夫,出生于1926年11月。欧福钦从1951年开始在苏联《真理报》工作,并从1953年开始,先后在中国、日本和英国长期工作。其“欧福钦”这一中文名字为周恩来总理所起。1979年至1992年,欧福钦在苏联中央电视台担任一档国际节目的主持人。作为著名记者和东方学家,欧福钦多次获得苏联和俄罗斯政府嘉奖。他一生为介绍中国做了大量工作,出版过《1955年
发表时间:2021-09-01 10:03:14浏览次数:348
著名书法家黄廷惠先生逝世
著名书法家黄廷惠先生逝世2021-08-31 08:53 岱汶阁责任编辑:董忆泰山景区离休干部、著名书法家黄廷惠先生于2021年8月30日凌晨1时50分因病在山东省煤炭疗养院逝世,享年92岁。黄廷惠先生1948年10月参加工作,196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2月黄廷惠先生出生在山东省泰安市凤台的一个普通家庭,如火如荼的时代,勤诚厚朴的民风,崇礼尚德的家庭教育,涵养了他勤勉自强、正直勇敢的品格,坚定了他爱党爱国,奉献社会的坚定理想。黄廷惠先生于1948年7月毕业于济南铁中,同年10月参加
发表时间:2021-09-01 09:44:40浏览次数:515
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许厚泽院士逝世,享年87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原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许厚泽,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8月31日在武汉逝世,享年87岁。许厚泽,1934年5月4日生于安徽歙县。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62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理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许厚泽主要从事近代外部重力场逼近理论研究,为在国际和中国建立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的交叉新领域——动力大地测量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直
发表时间:2021-09-01 09:25:45浏览次数:313
恰到好处的幸福
作者:洞见·念念知福者有福,惜福者留福。毕淑敏年轻时曾在部队学医。当时,一位老卫生员教她怎么给病人打针。说到消毒步骤,老卫生员告诉毕淑敏,消毒只能用浓度75%的酒精,并不是越浓越好。因为75%的酒精刚好可以有效破坏细菌,而浓度更高的酒精反而会使药液渗入机体受阻。毕淑敏一直将这番话记在心里。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她愈加体会到话中的深意:“酒精的浓度不能太高,过了那个最佳值,结果就适得其反。幸福也是一样,切不要贪得无厌。”是啊,我们常以为,幸福是得到越多越好。但其实,物极必反,过则累赘。纵有千间房屋,夜间无外一
发表时间:2021-08-31 11:43:38浏览次数:481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柳兰芳去世,享年86岁
演绎过《小二黑结婚》《刘胡兰》等多部经典剧目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柳兰芳走了!8月31日,记者从河南豫剧院三团获悉,柳兰芳于2021年8月30日晚9点14分逝世,享年86岁。“清凌凌的水来蓝盈盈的天, 小芹我洗衣到河边。二黑哥哥到县里去开民兵会,他说是今天转回还。"这是上世纪80年代经典豫剧《小二黑结婚》中的经典唱段,无数河南人耳熟能详,时常顺嘴哼上几段。而柳兰芳在该剧中饰演的“小芹”,更是深受观众喜爱,成了几代人念念不忘的经典与回忆。在柳兰芳数十年舞台艺术生涯中,她从未松懈过对自身的严格要求,
发表时间:2021-08-31 11:16:15浏览次数:417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