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文明祭祀倡议书
今年的11月5日,是传统寒衣节(又称“秋祭”)。在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但如果在祭祀过程中采取焚纸钱、烧冥物、放鞭炮等方式,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是无法想象的。现在,无烟尘、无纸屑、无污染的环保祭祀、文明祭祀正成为寒衣节的新风尚。在此,小编向全县人民朋友们发出以下倡议↓↓↓一、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祭奠陋习为营造碧水蓝天、秩序井然的生活环境,自觉做到不在街道、广场、小区、河边、树林、草坪等公共场所焚烧香蜡纸钱、抛撒冥币或设置污染公共环境的祭祀用品。二、倡导环保,树立文明祭祀新风树立
发表时间:2021-11-04 11:44:40浏览次数:525
少抬杠,多抬人,才是最高级的活法
口若悬河,才是最低层次的表达。作者:洞见·Allergy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有这样一段情节,让我感触颇深。胡适刚到北大时,和陈独秀、钱玄同等人一起创办《新青年》杂志。当时,有一些复古派有意刁难。于是,有朋友对他说,不如刊登一些反击的文章,把复古派们驳得哑口无言,《新青年》自然会被更多人认可。胡适却摇了摇头,他深知争得面红耳赤,不仅讲不通道理,更不利于《新青年》传播:如此非但不可如愿,反而会将推广新文化的杂志办成吵闹的骂街文学。不仅不跟对方争辩,他甚至把对方那些言之有物的理论,经常挂嘴边。与其争得面红耳
发表时间:2021-11-04 11:31:40浏览次数:388
人到中年,谁不是活成了杜甫
作者:洞见ciyu前怕狼,后怕虎,人到中年胆如鼠。鲁迅说:“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陶渊明像隐士,李白像谪仙,都可望不可即,我们徒有羡慕的份。唯独杜甫,会为一家生计发愁,会为事业奔波不已。看他的人生,读他的诗,你会觉得,杜甫就是身边的某个中年人。01在古代的星宿中,有一颗叫参星,还有一颗叫商星。它们一出一没,此起彼落,永远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片天空中。公元759年,已经四十多岁的杜甫,在与少年时代的好友卫八处士见面后,
发表时间:2021-11-04 11:25:36浏览次数:412
川菜烹饪大师蓝其金逝世 享年76岁
蓝其金封面新闻记者 陈怡然封面新闻记者获悉,著名川菜大师、元老级中国注册烹饪大师蓝其金于2021年11月3日上午8点15分因病逝世,享年76岁。回顾蓝其金老先生从业餐饮行业50载的成长和工作经历,“踏实认真,勤学苦练,灵活运用,精益求精,尊师重道,入乡随俗,因地制宜”的从业精神一直是克己标准;不管是参加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政府机关炊事员,还是到接待国家级重量嘉宾的金牛宾馆副总经理,他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扎实体悟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实干精神,恪职尽守,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餐饮行业中,代表作品:叉烧酥方、家常海
发表时间:2021-11-04 10:53:49浏览次数:312
农大上庄实验站48岁站长肖杰在体育活动中突发意外逝世
现年48岁的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站长肖杰不幸离世。据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消息,中国共产党党员、农大上庄实验站站长肖杰同志,在参加学院的体育活动中突发意外,经多方抢救医治无效,于2021年10月31日17时15分不幸在北京逝世,终年48岁。肖杰1973年7月21日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199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至1998年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1998年留校在体育教学部工作,2002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后勤基建处工作,2014年12月担任中国农业大学涿州教学实验场场长,2018年7月起担任中国农业大学
发表时间:2021-11-04 10:50:41浏览次数:276
寒衣节:致那方的亲人,寒冬已至,暖暖添衣!
十月一,送寒衣!这个一个容易被人遗忘的节日,却又是温暖的。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寒衣节。寒衣节,是个在习俗上已经淡化,情感上却牢记于心的特别的民族节日,清明、中元、寒衣、除夕,一年四季对故人的思念随光阴的流逝而波光闪闪,从未间断……寒衣节,送寒衣,凄冷又温暖的感觉。曾想过,所谓温暖,对自然生命体来说,就是人体最适合的温度,20—24℃,是最温暖舒适的区间,呆在这个温度里,人就会回归到心平气和的温良气质,自有幸福感填满心间。可人是有精神世界的,心灵的最佳温度怎么测量呢?也许因人而异吧!
发表时间:2021-11-03 17:09:45浏览次数:568
农历十月初一,民间三大鬼节之一——“寒衣节”,你了解多少?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我们中国民间的祭祖节,是我国传统的三大“鬼节”之一,之所以说是鬼节,是因为这三个节日所关联的,都是故去的亲人。因为在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的供品外,还有一件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 在祭祀的时候,人们会把冥衣和纸钱一起焚化给祖先,所以这个祭祖节又叫“寒衣节”。十月初一开始,天气渐渐寒冷,正需要添加冬天的衣服,本着“事死如事生”的信念,人们便要为故去的亲人送去寒衣,以表示对亲人的思念和关怀之情。因为送寒衣的“送”其实是烧,因此这天又叫“烧衣节”;因为祭祀亲人的虔诚标志之一,就
发表时间:2021-11-03 16:49:18浏览次数:515
资深出版人钱伯城先生逝世,享年100岁
钱伯城钱伯城生于1922年,1937年后曾任上海生活书店练习生,上海《文汇报》社资料人员,中学语文教员。后历任上海新文艺出版社、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中华文史论丛》编辑室副主任、总编辑、社长兼上海市古籍理事出版社规划小组副组长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二届理事。钱先生长期从事作家传记和古典文学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辛弃疾传》《司马迁的故事》《唐宋古文运动》《古代文言短篇小说选注》等。此外还在《文艺月报》等刊物发表历史小说《小忽雷》《长命女》和论文《〈约翰·克利
发表时间:2021-11-03 15:13:06浏览次数:256
江西新余籍老红军李宝英逝世,享年105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江西新余市相关部门获悉,江西新余籍老红军李宝英于2021年10日30日下午逝世,享年105岁。据中国军网介绍,李宝英,女,1916 年生,江西新余人,1930年冬参加儿童团并任团长,曾在永新、金田、莲花等地随红军开展宣传工作。1934年,红军被迫转移时,李宝英回乡务农。1995年,李宝英被认定为失散红军。军网介绍,李宝英老人性格非常开朗,尽管四世同堂,但坚持一个人居住、一个人开伙。军网记者采访时,老人告诉记者:“我自己要运动,要自己摘菜、洗菜、做饭,儿孙们告诉我菜地在哪里就行了。”(本文来自
发表时间:2021-11-03 14:38:10浏览次数:314
四川籍老红军邓忠德逝世,享年106岁
邓忠德 资料图据《四川日报》消息,中国共产党党员,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离休干部、原成都气象学院副院长邓忠德同志【享受省(部)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0月24日在成都逝世,享年106岁。邓忠德系四川阆中人,生于1916年1月,1933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红30军88师264团二营六连战士,军参谋处通讯队通讯员、警卫员、学兵连排长,陕北延安红军大学勤务连排长,延安军委无线电51分队见习报务员,山西屯留编辑部电台分队报务员,辽县军区、太行独立支队、太行二军分区司
发表时间:2021-11-03 14:29:25浏览次数:321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