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2日,据外媒报道,美国摇滚天王Meat Loaf 在日前传出突然去世的消息,媒体求证后得知,Meat Loaf生病后死于新冠。Meat Loaf在美国时间1月20日去世,享年74岁。他的经纪公司在21日宣布噩耗,证实他已安详地离开人世,妻子、两个女儿、亲友都陪伴身边,但死因并未公开。 经纪公司在声明中表示:“我们心碎地向各位宣布,Meat Loaf今晚在他的太太黛波拉、女儿佩尔和亚曼达、亲近朋友的陪伴下过世。”Meat Loaf的一生犹如传奇,纵横演艺圈长达50年,在全世界销售超过1亿张专辑、演
发表时间:2022-01-24 11:25:37浏览次数:393

越通社等外媒消息,1月22日早晨,著名越南佛教僧侣、和平活动家和反越战倡议者释一行(Thich Nhat Hanh)在越南顺化的慈孝寺逝世,享年95岁。1月23日上午,释一行的追悼会和金棺迎请仪式将在慈孝寺举行。释一行俗名阮春宝,20世纪60年代,创立青年社会服务学校等一批组织,安置越战难民;在美国多地举行演说,号召支持和平运动;并创立“正念禅”禅派,最早提出“入世佛教”概念,在西方具有广泛影响。1967年,释一行被马丁·路德·金提名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2017年,释一行禅师从泰国回到慈孝寺静养至今。免责
发表时间:2022-01-24 11:22:53浏览次数:530

图片来源:萨文社交账号。中新网1月23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法国探险家让-雅克·萨文(Jean-Jacques Savin)的团队表示,萨文日前在试图划船横渡大西洋时去世,享年75岁。热爱航海的萨文元旦从葡萄牙南岸启程,挑战划独木舟横渡大西洋前往亚速尔群岛。原本航程一帆风顺,他还在海上欢度了自己75岁的生日。不过19日船只突然故障,萨文当时还通过社交媒体发文,希望大家放心,他会尽快靠岸维修。然而就在萨文报平安的隔天,他连续两日发出求救讯号,随后与家人及支持团队完全失联。葡萄牙海事人员21日在亚速尔群岛附
发表时间:2022-01-24 11:21:35浏览次数:266

日前,台湾著名作家龚书绵在台北寓所安然辞世,享年百岁。龚书绵是著名的作家、画家,著有《芳草山庄》等书籍,曾任台湾诗书画家协会副理事长、世界华文诗词学会荣誉会长。但是,最令其引以为豪的头衔是“泉州女孩”。30余年来,龚书绵数十次跨越台湾海峡回到泉州,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特别是其爱人高逸鸿辞世后,龚书绵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日重,频频一人回泉小住一段时间,以慰乡愁。□记者 陈智勇龚书绵 (郑启东 摄)龚书绵(左二)畅游泉州洛阳桥 (郑启东 摄)泉州市文化界沉痛哀思龚书绵辞世的消息传来后,泉州市文化界人士纷纷以各种形式
发表时间:2022-01-24 11:17:55浏览次数:464

新京报讯(记者周慧晓婉)1月22日,电影人赵军逝世,享年63岁,多位赵军的友人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了这个消息。据悉,赵军生前曾担任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荣誉会长,在中国电影(12.720, -0.05, -0.39%)发行领域经验丰富。在众位友人心里,赵军平生侠肝义胆,豁达洒脱,对于他的突然离世,大家都表示无法接受,深感痛心。赵军赵军被称为是中国电影发行界大腕,在电影文化界享有“中国策划影院票房第一人”的美誉。曾任原广东省电影公司总经理、珠江电影集团董事副总经理,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总经理、大地
发表时间:2022-01-24 11:14:28浏览次数:294

澎湃新闻记者从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方面获悉,国际冰冻圈科学领域杰出科学家、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原院长张廷军教授,因病于美国当地时间2022年1月18日晚上21时28分在科罗拉多州逝世,享年65岁。公开资料显示,张廷军教授,男,曾获阿拉斯加大学地球物理学硕士(1987-1989)和博士(1990-1993)学位,任教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1996至今),终身资深研究员,长期从事欧亚大陆和北极冰冻圈过程与变化及其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张廷军是“国家海外引才计划”特聘专家(2009),获由中组部和国务院人社部联合颁发
发表时间:2022-01-24 11:10:18浏览次数:332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1月20日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知名教授陈志华先生逝世,享年92岁。新安晚报、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得知,陈志华先生在生前致力中国传统村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保护,曾深入研究黟县等徽州村落保护工作。1月22日,黄山市城市建筑勘察设计院院长陈继腾和记者回顾了他和陈志华先生的交往过程。他说,陈志华先生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建筑师》杂志《北窗杂记》栏目主持窦武(陈志华先生笔名),该栏目类似建筑评论,其批判的精神和历史文化强烈自觉性深深地震撼了自己。1994年4月,陈继腾还在原屯溪市城
发表时间:2022-01-24 11:05:44浏览次数:277

原邮电部副部长、中国邮电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罗淑珍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月22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一颗心”罗淑珍24年间,罗淑珍从普通女邮递员到邮电部副部长,这与她所倡导的“一封信、一颗心”密不可分。2018年国庆当天,在中央电视台《相约新时代》节目现场,原邮电部副部长罗淑珍应邀到场,看到舞台上挂着邮包的绿色邮政自行车时颇有些激动,娓娓道来“一封信、一颗心”的来历,让观众感动不已。感动的不只是他们。罗淑珍是20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第一代女邮递员,她提出的“一封信、一颗心”曾经响彻整个邮
发表时间:2022-01-24 10:56:48浏览次数:316

1月23日上午,李树文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李树文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2001年至2006年在中国文联工作,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1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原主席孙家正,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等对李树文同志的逝世表示深切悼念。铁凝、李屹代表中国文联到家中吊唁,对亲属表示慰问,并到现场送别。 中国文联部分党组老同志高占祥、胡振民、赵实、覃
发表时间:2022-01-24 10:52:31浏览次数:419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诗》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
发表时间:2022-01-21 14:40:03浏览次数:441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