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电影史首名女性导演陈文敏去世,享年103岁
继老戏骨常枫之后,台湾电影界又一名重量级人物辞世。台湾地区电影史首名女导演陈文敏  据台媒中时新闻网消息,台湾地区电影史首名女导演陈文敏,于美国夏威夷时间2月11日上午,在夏威夷过世,享年103岁。  陈文敏的儿子陈炎生对台媒表示,母亲近几年已经进入安宁照护阶段,并定居于夏威夷,在3名医生孙子的照护下度过晚年。他难忘母亲曾为帮助家里经营大明戏院,主动担起选片与编导工作,甚至在父亲受伤时,挑起家中生计重担。  陈炎生表示,“我记得小时候因为要在全台湾露天电影院放映,哥哥姊姊都要提着大包小包追火车。我妈妈是个
发表时间:2022-02-14 16:07:20浏览次数:419
著名陕西画家罗平安逝世
2月11日下午,中共党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著名艺术家罗平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西安家中安详离世,享年77岁。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月13日上午9时在西安殡仪馆咸宁厅举行。罗平安,湖北黄陂人,1945年生于西安。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陕西国画院画师,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西安中国画院艺术顾问,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罗平安曾先后在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美术馆、湖北美术院、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台北长江艺术中心、刘
发表时间:2022-02-14 16:04:08浏览次数:346
99岁抗战老兵石长年去世曾参与了重庆保卫战
抗战老兵石长年。 通讯员供图离元宵节还有几天,我市又有一名抗战老兵离世。2月11日,家住天元区三门镇的抗战老兵石长年逝世,享年99岁。为打鬼子告别新婚妻子1942年,抗日战争的战火已经烧到湖南,尽管石长年与妻子新婚燕尔,但他打听到贵州航空委员会航空学校在衡阳招考,为了保家卫国,他毅然报了名,考入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航空学校。当时学校在贵阳,为了前往学校,石长年与同被录取的30多人一行,从衡阳乘火车、转汽车,几经辗转,终于到达了贵阳。在贵阳学习了一个多月后,石长年被分配到重庆航空部照测总队第二中队第四分队,成
发表时间:2022-02-14 16:02:06浏览次数:508
痛别!顶尖大学知名教授不幸逝世,享年59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梁好均教授于2022年2月11日13时10分在安徽合肥不幸逝世,享年59岁。梁好均,1963年5月生于吉林,博士,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中科大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0年12月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2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99.12-2000.8月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2000.12-2001.9英国Loughboroug
发表时间:2022-02-14 15:58:58浏览次数:661
TVB前非执行董事利孝和夫人陆雁群去世 享年98岁
利孝和夫人(资料图)     据港媒报道,2月12日,前TVB非执行董事、企业家利孝和的夫人陆雁群在家中离世,享年98岁。  而无线新闻台在晚上6点的新闻里,也证实了利孝和夫人的死讯。对于利孝和夫人离世,汪明荃也感到不舍,她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刚从新闻报道中得知此事:“上一次见面是几年前她出席无线的台庆,当时有上前问候她,印象中利孝和夫人是一位好老板,一个典型的大家闺秀,有事业、有子女、又做慈善,每次出来都打扮得好光鲜,明显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影响了我很多。”  另外,利孝和夫人的子
发表时间:2022-02-14 15:56:44浏览次数:294
电子对抗与雷达专家蔡希尧逝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澎湃新闻记者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方面获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离休干部、原三系主任蔡希尧教授,于2022年2月6日在深圳去世,享年96岁。蔡希尧,男,汉族,1926年2月出生,浙江乐清人,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1949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5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4月离职休养。蔡希尧同志参加革命后,历任杭州浙江干部学校学员、干事;张家口军委工校教务处研究班一部教育科、训练处训练部学员、教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无线电教授会、雷达教授会教员;重
发表时间:2022-02-14 15:53:57浏览次数:256
莫言:人越清醒,越简单
成长是做加法,成熟却是做减法。作者:洞见·yebo莫言曾在一次演讲中说:维持人类生命最基本的物质是空气、阳光、食物和水,其他的都是奢侈品。一个人活着,其实所需甚少,要的太多必遭欲望反噬,想得太多必使身心俱疲。成长是做加法,成熟却是做减法。人生最难的清醒,便是告别复杂,回归简单。1精简圈子,专注自我成长人在年轻时,总想着能游遍五湖四海,结识各路好友。年纪大了就会渐渐懂得,二三知己,胜过万千泛泛之交。1988年,莫言和余华一同就读于北师大作家研究生班,并且同住一宿舍。当时莫言在文坛刚刚崭露头角,常有各种应酬和
发表时间:2022-02-14 09:01:53浏览次数:418
情人节:致我爱的所有人!
2.14情人节到了,不管是有情人的还是没情人的。我都要真诚的祝福你:情人节快乐!情人节,是一个浪漫的节日。愿开心与快乐常伴你左右,愿幸福与欢笑对你不离不弃。愿此时此刻正在看文章的你,能够拥有一个甜蜜、幸福的节日!愿你和爱的人在一起,能够相爱相守一辈子。无论是鲜花铺路,亦或者是荆棘满地。都能够彼此相爱,永远伴随对方左右!让真心化为鲜花,让祝福变得温情,
发表时间:2022-02-14 08:54:14浏览次数:352
沉痛悼念!东南大学优秀教师恽瑛先生逝世
2022年2月10日东南大学物理学院优秀教师楷模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恽瑛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97岁恽瑛先生1925年4月3日出生于江苏常州。1947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1948年研究生毕业后任南京中央大学助教。解放后任理学院团支部书记、院长秘书。1953年任南京工学院讲师,1954年2月至1955年6月赴清华大学进修,195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任南京工学院物理教研组主任,1978年起先后任副教授和教授,1980年任南京工学院基础科学系副主任,1983年任南
发表时间:2022-02-13 13:30:16浏览次数:397
昆曲导演沈斌去世,上昆摘得文华大奖榜首的《长生殿》出自他之手
新民晚报讯(记者 赵玥)2月12日23时16分,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导演沈斌因病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74岁。沈斌1947年生于上海,“昆二班”武生演员出身,成为专职导演后参与执导的精华版《长生殿》曾获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剧目大奖(榜首)、优秀导演奖。图说:沈斌 资料图(下同)从艺60余年来,沈斌心中一直充满着对昆剧、对戏曲的挚爱和迷恋。1959年,沈斌进入上海市戏曲学校昆剧二班学习武生,师从盖春来、谭金霖及郑传鉴、方传芸等“传字辈”名师,1978年上海昆剧团成立时即入团工作。最早,历史上并没有昆剧导
发表时间:2022-02-13 13:25:50浏览次数:318
本周热点
梨花风起,又到一年清明时。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以其环保、节约、文明等优点,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随着时代发展,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1月16日,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著名戏剧家、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享年93岁。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仪式。马科。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主工武生,得刘仲秋、郭建英、钱宝森、李盛斌等名家指点。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4年,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1月13日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至199
郭宏安(1943-2023) 来源: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九岁。郭宏安,1943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作者: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跨越山海,终见美好。过去一年,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直到曙光初现。过去一年,也许工作不尽人意,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也许生活进入低谷,我们默默忍耐。但没关系,终于都翻篇了。再凛冽的寒冬,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随着鞭炮声,旧岁的种种伤痛,将被除尽。跨越年关,让我们共赴美好。01清空负能量,2023年重启希望。在2022这一年里,因为疫情,因为变局,生活一地鸡毛,日子千疮百孔,心中满是苍凉。我们像打地鼠一样,刚按下一个难题,又有新问题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