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之后最深的领悟:格局大了,你的事业就顺了

发表于2023-01-11 13:55:44 | 817次阅读


先添柴,火炉才会烧起来。

作者:洞见Leyla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

工作中遇到芝麻绿豆大的事情,也会激起情绪上的波澜;

事业上碰到一丁点压力,就会感觉自己喘不过气;

羡慕别人的高薪,但是又无法沉下心来做好眼前的事情。

于是浑浑噩噩,人生过半,只能眼见着生活如死水般一成不变……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概念,叫做“隧道视野”

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处于隧道之中,视野自然被限制在狭窄的区域之内。

这个隧道,其实就是人的格局。

一个人若没有格局,工作中看到的全是鸡毛蒜皮;若没有高度,生活中看到的全是问题。

格局大了,你的事业才能顺了。

1

我有个表弟,三十多岁,之前一直在家门口做理发师。

但是今年,他失业了。

前两天去他家拜访长辈,看见他躺在床上玩手机。

走过去没聊几句,他就开始唉声叹气、抱怨不休: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买房买车了,只有我越混越差,到现在还一无所有!”

我委婉地问他为什么会失业。

他吞吞吐吐了半天,但最后我还是听明白了:

现在人越来越赶时髦,那些网红发型,他没听过没学过,赶不上趟,客流量直线下降。

我又问他为什么不去外面学习学习,好留住客户。

他却说:“客户留不留得住,那是老板的事,我只做自己分内的事。”

话说到这个份上,我只能悻悻地闭了嘴。

听过一句话说:“你的未来如一张饼,饼能摊多大,并不是看你的技术有多好,而是取决于你的锅有多大。”

这口锅,就是你的格局。

很多人把工作只当成一份糊口的工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自以为是占了便宜。

其实那些浑水摸鱼的时间,都是给自己未来挖的坑。

自媒体博主@姜涛曾经参与过公司一个大项目。

由于项目涉及产品方面的内容,领导派了产品部的老张过去帮忙。

老张为人灵活,人缘也不错。

但是他有个毛病:领导在的时候,就表现得很积极;领导一走开,工作就敷衍了事。

每次同事邀请他共同协作某个方案,他要么推三阻四,要么就是在意领导能不能看到。

等到项目结束,公司迎来了一次晋升机会。

所有同事都得到了相应的涨薪,只有老张意外落选了。

原来老板一直有留意老张的表现,并告知HR,这人格局不大,开除倒不至于,但是升职涨薪绝对没有他的份。

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说:“格局,布局,布局。心中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一个人如果能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追求更长远的发展,那么他就成功了一半。

而一个人若只计较自己的付出,觉得努力工作是便宜了老板。

那么这样的人,目光短浅,注定走不长远。


2

有人说,对待工作,这世上有三种人:

第一种是先知先觉的人;

第二种是后知后觉的人;

第三种是不知不觉的人。

不知不觉的人工作很辛苦,因为他不知为何工作。

他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浑浑噩噩虚度年华;

后知后觉的人仅仅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每天汲汲营营奔波劳碌。

他感觉自己为了谋生疲于奔命,但生活却没能发生一丝改善;

但先知先觉的人不一样,他是在为自己工作。

他把工作当作一种享受,而非聊以糊口的工具。

于是工作就会成为他生命成长中的一个契机、机遇,乃至成就他的一生。

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刚开始工作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程师。

但短短一年的时间,他就做到了公司高管。

成功之后,很多人慕名前来采访,问他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出这样的成就。

张一鸣回答说,他在公司时,负责的只是技术岗位。

可是每次遇到产品的问题,他都会积极参与讨论,从来不怕累不怕烦。

做完本职工作后,还会去看看同事的问题,尽量帮忙解决。

时间久了,各个部门的业务他都了然于心,所以成长飞快。

也正是凭借着骨子里的那股主动精神,张一鸣在工作中积累了源源不断的经验,为后来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铺垫。

试想,如果张一鸣一开始想着上班就是为别人打工,他可能永远只停留在工程师的岗位。

如果他只看到每个月到手的几千块,未来也不可能身家几千亿。

《穷爸爸富爸爸》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添柴”悖论。

一个人抱着柴火坐在寒冷的夜里,冲着大火炉喊:“你什么时候给我温暖,我什么时候给你添柴。”

殊不知,只有他先添柴,火炉才会烧起来。

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

你不能只想着“我要什么”,而是要思考“你要怎么做”,你只有先付出,才能有回报。

如果你只是为了别人发的薪水打工,那么工作时就只会计较抱怨;

如果你把工作当成事业来拼搏,能达到什么样的成就,你自己说了算。


3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那么如何提升我们在工作中的格局呢?

哲学家怀特海提出:“格局并非虚无缥缈的,而是由时间格局+空间格局+认知格局组成的思维容器。”

提升好这三种格局,你的事业就能迈向更高层次。

1. 增强时间格局

媒体人@成尚水在知乎上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大概是几年前,他在一家公司做HR,为公司招来了一个名校的毕业生。

小伙子机灵聪颖,办事能力也很强。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他会顺利转正的时候,没想到他却提出了辞职。

成尚水问他离职的原因。

没想到小伙子说:“现在这份工作每个月只能挣4千块钱,我有位亲戚在老家电子厂上班,一个月能挣1万多呢。”

他想到当下的工资这么低,干脆辞职回家进厂算了。

于是成尚水感慨地说:“人啊,不怕手里一时没钱,怕的是一辈子只盯着一亩三分地。

回电子厂上班,也许未来几年薪资都不会发生改变。但如果他能够在这个行业再坚持半年,薪资就会水涨船高,买房买车都指日可待。”

有句话说:“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

一个人如果只在乎眼前的得失,而缺乏眼界和洞察力,往往就会因小失大。

学会看到薪资背后的价值,朝着更远大的目标前进,未来才会有无限的可能。

2. 拉开空间格局

看过一段话,印象深刻:

一粒石榴种子,放到花盆里栽种,最多只能长到半米多高;放到缸里栽种,就能够长到一米多高;放到庭院空地里栽种,却能长到四五米高。

同样是一粒石榴种子,最后决定它能长多高的,是种植面积的大小。

工作也是一样的道理。

很多人在工作时,之所以不开心,就是因为习惯把自己禁锢在一方狭小的天地里。

要么花时间计较和同事之间的口舌之纷,要么对着烂人烂事耿耿于怀。

其实当你跳出眼前的空间,用更广阔的眼光看待当下。

你会发现,生活中的这些琐事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值一提。

与其浪费时间在无谓的人事上纠结,不如好好精进自己,拉开自己和旁人在工作上的差距。

当你的能力足够强,实力足够硬,任何人的闲言碎语都不可能伤害到你。

3. 提升认知格局

很多时候,框住一个人的不是环境,也不是能力,而是认知水平。

电视剧《幸福到万家》中,农民出身的王庆来带着妻子何幸福一起进城打工。

夫妻俩都没有文化和背景,只能从保安、清洁工等基层工作干起。

何幸福不嫌工作低微,一步一步做起,她学法律、考驾照,很快就当上了律所的前台。

王庆来却觉得给人打工太憋屈,还不如回家种地,并偏执地认为别人都瞧不起他。

结果,什么工作也干不好,和妻子的关系也弄得一团糟。

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一个人如果习惯困在低层次认知里,就很难打破阶层的限制。

只有随势而变,把探索当习惯,把前进当常态,才能打破现有的局,看到更大的世界。


4

哲学家尼采把人的精神分成三种:骆驼、狮子和婴儿。

骆驼只会忍辱负重,被动地工作,日复一日麻木地生活。

狮子却懂得把被动变成主动,努力去创造、去争取、去超越。

如果你只是像骆驼一样,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一天,时间就会被无情地消耗掉。

而当你像狮子一样,不断提升自己,扩大格局,你的事业就能如婴儿般,迎来新的希望。

格局大了,你的人生,才能攀上新的巅峰。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0/200
留言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