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汉珍(百岁著名儿科学专家)

总共 255 人次访问
创建于2020-02-10 13:20:27
登录移动馆
金汉珍
生于:
1920年08月01日
逝于:
2020年02月07日
性别:
籍贯:
未知 中国 浙江 绍兴
已离开:
5 96
6周年忌日:
剩余 269

生平简介

金汉珍
金汉珍(1920年8月-2020年2月7日),女,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湖北汉口,后随家迁居宁波和上海,九三学社社员。我国著名儿科学专家、新生儿医学主要奠基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39 年考入国立上海医学院,1945年毕业后在中国红十字会医院(现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儿科工作,1952年参与创建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1953年创建儿科医院新生儿科,此后一直工作在儿科医院。曾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全国新生儿学组笫一任组长,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实用新生儿学》第1~3版主编。第二至七届上海市政协委员。
2020年2月7日,金汉珍教授因病不幸在上海逝世,享年100岁。

人物履历
金汉珍祖籍浙江绍兴,1920年8月出生于湖北汉口,后随家迁居宁波和上海。
1939 年考入国立上海医学院,1945年毕业后在中国红十字会医院(现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儿科工作。
1952年,参与创建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1953年,创建儿科医院新生儿科,此后一直工作在儿科医院。
人物生平

金汉珍
1950年代初,我国现代新生儿医学事业开始起步。1953年,金汉珍教授创立了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病房,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新生儿病房之一,金教授也是我国最早的新生儿科医师之一。
1963年金汉珍首次开展新生儿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当时光疗还没有开展,能开展换血疗法意义非常重要。20世纪70年代新生儿呼吸疾病发生率比较高,当时国内还不认识新生儿湿肺,将许多湿肺病例误认为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金汉珍教授经过仔细的临床观察和胸片鉴别,1978年在国内第一次描述湿肺的临床特点,提出新生儿湿肺的诊断。1978年金汉珍在《中华儿科杂志》发文对胎儿医学、新生儿呼吸支持技术、早产儿管理等先进理念和方法进行述评,指明了我国新生儿医学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发展方向。
1960年代新生儿腹泻是新生儿科的重要疾病,金汉珍教授组织新生儿腹泻多中心研究,发现致病性大肠杆菌是春夏季节新生儿腹泻的主要病因,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我国最早开展的新生儿多中心临床研究之一。
1980年代初我国新生儿医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金汉珍教授认为对新生儿疾病现状进行多中心调查至关重要。1983年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妇幼基金的资助下,金汉珍牵头成立课题组,进行了大规模的新生儿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这是我国最早开展的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之一。
1978年,金汉珍创建我院新生儿实验室,担任复旦大学儿科研究所副所长。
1980年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利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金汉珍教授立即思考我国如何开展这项研究,遂向卫生部提出课题申请。1985年卫生部批准建立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课题组,金汉珍教授担任课题组组长,198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在我国开展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研究,并开展新药研发。1989年金汉珍教授在我国第一次报道了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RDS取得成功,该项科研成果获得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决定组建各专业学组,当时金汉珍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负责组建新生儿学组,并担任学组第一任组长。1987年金汉珍教授积极组织在上海成功主办了第一届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此后,我国新生儿界有了规范、连续、定期举办的学术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金汉珍提出编写《实用新生儿学》,1990年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教授共同主编的《实用新生儿学》第一版出版,后来《实用新生儿学》被称为我国新生儿专业的“圣经”。1988年金汉珍教授参与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的创建工作,担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首届副主任委员,为我国围产医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汉珍长期担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内科教研室主任。从1960年开始培养研究生,总共培养3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979年金汉珍教授担任卫生部统编教材《儿科学》第1版主编之一。1979年,金汉珍受卫生部委托率先创办“全国新生儿医学学习班”,连续举办3期,每期3~6个月。
金汉珍教授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多次担任国际新生儿和围产医学学术大会共同主席,介绍中国新生儿医学的发展。1990年金汉珍去美国德克萨斯技术大学医学院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新生儿专业访问,以她丰富的临床经验向美国同行作学术讲座,介绍中国新生儿医学的发展,向美国住院医师讲授儿科和新生儿临床经验。
人物逝世
2020年2月7日8点38分,我国著名儿科学专家、新生儿医学主要奠基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第二~七届上海市政协委员金汉珍教授因病不幸在上海逝世,享年100岁。
社会职务
金汉珍教授从事儿科事业70多年,曾担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儿科学专题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分会首届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第一任组长,上海市新生儿学组第一、二任组长,上海市围产学会顾问。
曾担任《中华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国外医学儿科分册》、《新生儿科杂志》、《上海医科大学学报》等期刊编委,《实用新生儿学》第1~3版主编。
所获荣誉
金汉珍教授1960、1991年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1979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2014年中华医学会授予金汉珍教授“中国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同年,中国医师协会授予她“中国新生儿科医师特别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