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家)

总共 466 人次访问
创建于2018-11-13 21:21:56
登录移动馆
顾维钧
生于:
1888年01月29日
逝于:
1985年11月14日
性别:
籍贯:
未知 中国 江苏 嘉定(今上海嘉定区)
已离开:
39 177
40周年忌日:
剩余 188

生平简介

顾维钧

顾维钧(1888129日-19851114日),字少川,汉族,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是中国近现代史外交家。

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就山东的主权问题据理力争,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权益作出了贡献。

19456月,出席旧金山会议,参加《联合国宪章》起草工作并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1967年,定居纽约开始退休生活。

1985年逝世,享年98岁。

人物生平

顾维钧,字少川,1888129日(清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十七)生于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嘉定区)。初入旧式私塾,后于1899年考入上海英华书院,1901年考入圣约翰书院。1904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攻国际法及外交,获博士学位。

1912年回国后,任袁世凯总统英文秘书、内阁秘书、外务部顾问和宪法起草委员等职。后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国民政府驻法、英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顾维钧图册

1915年起历任北洋政府驻墨西哥、美国、古巴、英国公使。

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阵营,策动中国亦加入协约国一方  。顾维钧认为这将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便在华盛顿积极活动,并密电北京中央政府敦促参战。

19191921年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巴黎和会上,就山东的主权问题据理力争,以出色的辩论才能阐述中国对山东有不容争辩的主权,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权益作出了贡献。

19221926年先后任北洋政府的外交总长、财政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等职,其间,于19245 月曾代表中国政府与苏联签订《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以中国代表身份参加了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调查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侵略罪行。

1932年起先后任驻法、英、美大使和驻国际联盟代表等职。

19363月,与厉麟似、王正廷等人一同被推举为国际联盟中国分会——中国国联同志会理事。

19456月,出席旧金山会议,参加《联合国宪章》起草工作并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其后任国民党政府驻联合国代表。

 

顾维钧先生手迹(92岁诞辰)

19561967年,历任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国际法院副院长、台湾国民党总统府资政等职。

退休后定居美国,1972年,出席第二十七届联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成员章含之受毛泽东之托曾拜见顾维钧并邀请其访问中国大陆。

19851114日在美国纽约逝世;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鹿野前往麦克逊大道坎培尔殡仪馆吊唁;顾维钧的遗体葬于纽约芬克里夫墓园(Ferncliff Cemetery)。

顾维钧晚年口述了计13卷,600余万字的《顾维钧回忆录》,该著作后成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外交的重要资料。

大事年表

1888年 129日,生于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

1892年 进私塾读书。

1899年 进基督教会所办中西书院读书。

1901年 考入基督教会所办的上海圣约翰书院读书。

1904年 自费随施肇基率领的湖北官费生赴美留学。入纽约州库克学院读英语。

1905年 考入哥伦比亚大学,主修国际法和外交。

1909年 同时获学士、硕士学位。秋,在哥伦比亚大学与孙中山相见。

1912年 3月,以《外人在华地位》通过博士论文答辩。4月,回国抵北京,任总统袁世凯英文秘书兼国务总理唐绍仪秘书。8月,兼任外交部秘书。

1913年 6月,与唐绍仪之女唐宝在上海结婚。参与中英关于西藏问题的谈判。

1914年 升任外交部参事。

 

顾维钧

1915年 春,参与中日二十一条交涉。7月,被任命为驻墨西哥公使。10月,调任驻美国公使。

1916年 4月,签署中美《六厘金币库券合同》。11月,签署中美《芝加哥银行借款合同》。

1917年 4月,建议北京政府追随美国参战。11月,就《蓝辛石井协定》向美国递交照会。

1918年 10月,夫人唐宝病故,遗一子德昌,一女菊珍。12月,奉派参加巴黎和会抵达巴黎。

1919年 128日,代表中国就山东问题在巴黎和会上发言,驳斥日本要求。628日,拒签对德和约。

1920年 10月,调任驻英国公使。11月,与华侨富商之女黄蕙兰结婚。12月,兼任国际联盟中国代表。

1921年 11月,任中国代表出席华盛顿会议。12月,会外与日本交涉山东问题。

1922年 2月,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和《九国公约》。8月,任王宠惠内阁外交总长,11月辞职。

1923年 7月,任高凌蔚内阁外交总长。

1924年 1月,任孙宝琦内阁外交总长。5月,签订《中苏协定》。9月任颜惠庆内阁外交总长。10月,“北京政变”后弃职离京。

1925年 寓居上海。

1926年 5月,任颜惠庆内阁财政总长。7月,杜锡组阁,留任财政总长。10月,代理国务总理兼外交总长。11月,发表终止中国与比利时条约宣言。

1927年 1月,署理国务总理兼外交总长。6月,张作霖组织军政府,顾内阁总辞职。

1928年 7月,被南京国民政府通缉,离国赴欧洲旅居。

1929年 应张学良之邀,返国抵沈阳。

1930年 往来于沈阳、北京之间,为张学良提供外交咨询。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发生,任“国民党特种外交委员会“委员。11月,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12月,辞外交部长职。

1932年 3月,任国联李顿调查团中国顾问。4月,陪调查团赴东北调查。8月,被委任为驻法国公使。10月,任国联中国代表。

1933年 5月,任日内瓦裁军会议中国代表。9月,出席国联第14届大会。

 

顾维钧

1934年 6月,请假返国。

1935年 暂居国内。

1936年 2月,中法外交关系升格,任驻法大使。

1937年 9月,在国联呼吁制裁日本侵略。10月,奉派为中国出席布鲁塞尔会议代表。

1938年 年初,与法国交涉中国军火从越南过境事。7月,与美国财长摩根索接洽援华事宜。

1939年 3月,接国民政府电令,与法国探讨中、法、英合作事。11月,召集中国驻欧使节商讨外交方针,建议国民政府加强对美外交。

1940年 6月,巴黎被德国占领,随法国政府迁至维希。

1941年 5月,调任驻英大使。7月,抵达伦敦。

1942年 春,交涉英国对华5000万英镑贷款。12月,参与中英新约谈判,对条

约签订起了重要作用。次年,加入国民党。

1943年 3月,返英途中抵美,力促宋美龄访英,未果。7月,宋子文访英,安排并参加与英国政府会谈等事宜。

1944年 8月,任中国首席代表,赴美国参加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商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事务和筹建联合国。

1945年 46月,任中国出席旧金山联合国制宪大会代表,并代理代表团长,代表中国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12月,任中国出席联合国第一届大会代表。

1946年 6月,调任驻美大使。7月,抵达华盛顿就任。

1947年 5月,向美国政府提出10亿美元贷款要求。

1948年 11月,向杜鲁门总统提出援华要求。12月被中国共产党宣布为战犯。

1949年 5月,与胡适等人向蒋介石建议推行改革,任用新人,随后,劝说胡适出山组织由留美学生组成的新内阁。

1950年 6月,朝鲜战争爆发,就杜鲁门声明向台湾提出应对建议。

1951年 6月,向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声明台湾有关对日和约的立场。

1952年 10月,向叶公超提出辞职要求,被劝阻。

1953年 3月,向美国提出缔结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要求。

1954年 11月,和叶公超一起与美国谈判“共同防御条约”。122日,条约签字。

1955年 12月,与美国政府交涉国民党军从大陈岛撤退和美国协防金门、马祖事宜。

1956年 2月,递交辞呈。4月,被免“大使”职务,同时被聘为“总政府”资政。

1957年 1月,经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多次投票,当选国际法院法官。

1959年 与黄蕙兰离婚。与严幼韵结婚。

1960年 开始口述回忆录的工作。

1964年 当选为国际法院副院长。

1966年 10月,退出国际法院法官竞选。

1967年 定居纽约,开始退休生活。

1972年 9月,章含之受毛泽东委托前来拜访。

1976年 口述回忆录完成,捐赠母校哥伦比亚大学。

1985年 1114日,于纽约寓所无疾而终。享年98岁。

人物评价

20世纪30年代,一家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曾提到这个熠熠生辉的名字,认为“中国很少有比顾维钧博士更堪作为典型的人了。平易近人,有修养,无比耐心和温文尔雅,没有哪一位西方世界的外交家在沉着与和蔼方面能够超过他。”

1912年到1967年,五六十年间,顾维钧担任过无数的外交职务,驻美大使、驻法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外交总长、海牙国际法院法官等。到了晚年,他又以十七年心血完成了长达十三卷,600万字的巨著《顾维钧回忆录》。

 

顾维钧

顾维钧是位功不可没的爱国外交官,他本身传记,便是现代中国的一部外交史。他一生坚毅果敢地为中国人民服务。他对工作的献身精神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他是近代中国伟大的国务活动家和外交家之一,改变中国屈辱的对外关系、维护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尊严是他投身外交界时抱定的目标,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这位爱国外交家以自己的智慧、修养和爱国热忱,在他的外交生涯中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的一生是中国人民服务的一生,他对工作的献身精神赢得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毛主席也十分佩服他的外交才华和为人。

近代史学家唐德刚认为顾维钧是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的其中半个。

家族成员

顾维钧有过四段婚姻:

张润娥,张衡山之女,1908年结婚后共同返美,后离婚;

唐宝,唐绍仪之女,1914年结婚,生子顾德昌、女顾菊珍,1918年病逝;

黄蕙兰,“亚洲糖业大王”黄仲涵之女,1920年结婚,生子顾裕昌、顾福昌,1956年离婚;

严幼韵,1959年结婚。

人物故居

上海

 

上海故居

厚德堂”坐落嘉定西门,位于上海市嘉定镇西大街94--96号,由清末民初交通银行总裁顾晴川所建。现今“厚德堂”已被上海市于20031117日命为——嘉定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厚德堂”内有房30余间,砖木结构,平房与楼房相间,街南一开间,二进深,街北五开间,三进深。此处现为一家百货店堆杂物的地方,虽然破败,但屋檐下的雕花板、地面所铺的青砖连环金钱花饰都依稀可见。 “厚德堂”内有水桥一座,水井一口,除临街平房被改造为楼房外,其余基本保持原状。门前地上是用砖铺出的清钱币形状,既象征了主人的身份,又似乎寓有“外圆内方”的意思。

顾维钧纪念馆南大街394号法华塔院内,可说是一个真正的博物馆,这里不仅藏有关于顾维钧的各种中外书籍,还有大量顾维钧使用过的实物,譬如他的制服、礼帽、佩刀、文具,他获得过的各种荣誉证书和批注的文件,他收藏的纪念品。最令我感兴趣的,是顾维钧的大量照片,从他叱咤风云的年轻时代,一直到晚年的生活,在照片中都得到了展现。在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到顾维钧的自信和儒雅,他的目光神态中,没有一点自卑和怯懦。作为一个外交使者,他代表着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一个尚未苏醒

的巨人,我相信,在内心深处,他是为此自豪的,否则,他不可能有如此作为。顾维钧纪念馆的讲解员说,这里陈列的展品,都是顾维钧在美国的家人提供的。

 

法华塔院顾维钧生平陈列馆

天津

顾氏在津寓所坐落英租界威灵顿道(今和平区河北路267),系1921年以顾少川名义购于英租界工部局土地2.058市亩,建造成一所三层带地下室西洋古典式楼房。建筑面积1547平方米,占地面积1320平方米混合结构。木屋架起脊,建筑立

 

故居

面为红砖墙。窗子与拱券门相结合,门前一对巴洛克式麻花形柱,端庄典雅。主楼三层,砖木结构。底层六间两厅,从门厅进入大厅,内有大壁炉,靠窗有固定坐椅,旁有书房、餐厅、花厅等,厅外有大平台。二、三层为卧室、卫生间。整所建筑设备考究,共有楼房45间,平房2间, 现为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天津市委员会使用。

艺术形象

《我的1919

 

电影《我的1919》剧照

陈道明主演,以顾维钧为原型,表现了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不畏强权,为国家争取利益。本片获1999年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优秀男演员奖,陈道明获2000年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

《建党伟业》



陈道明11年后再次饰演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此次的戏服,包括佩戴的眼镜都是陈道明当年在《我的1919》中用过的,保存得很好,非常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