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父:于泮河;慈母:孙淑兰纪念馆

总共 25 人次访问
创建于2025-09-07 22:08:11
登录移动馆

生平简介

于泮河

慈父:于泮河,中共党员,生于1926年12月19日,2013年3月27日逝世。曾在黑龙江省香白乡工作过,后来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家里粮食不足,家人吃不饱,遂辞去工作,回到望奎县东郊乡中会村,任村大队会计、大队长,这样能够更多的照顾家庭。在中会村任大队会计期间,与大队领导班子关系之间,以及与全村村民之间都处得很融洽。我小时候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和谐家庭氛围中,在我的印象中,全村人都对我特别好,尽管家里并不富裕,但是我过得非常快乐。记得那个时候经常有一些人员下乡蹲点工作,吃住方面经常安排在我家,因为我家比较干净。后来父亲也曾在东郊乡的铁木联合厂,担任过会计。父亲是个正直的人,尽管在村里担任领导干部,但是,从没有侵占过公家的东西。

家里我们七个子女,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就供我们上学,为此,父母没少挨累,而我们也不负父母的期望,都从农村出来了。

父亲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之后,父母把家搬到了大庆。

回顾父亲的一生,是辛勤操劳的一生,为了家人能吃上,毅然辞去工作。为了我们能够顺利的上班、上学,到处奔走,托人、找关系、搬家等。所以,我们七个子女能够从农村出来,父亲操碎了心!愿父亲在天堂过得好!

孙淑兰

孙淑兰生平简介:母亲姓名:孙淑兰,一九二六年农历三月初五生人,二十一岁那年嫁到了距离娘家六十里以外的一个普通农民家里,父母养育了我们姐弟七个。在我们小的时候,母亲操劳我们的吃穿,供我们读书,教我们做人,由于家境贫寒,母亲吃了很多苦,挨了很多累。我们长大成人后,有了自己的儿女,母亲又乐此不疲的带孙子孙女儿,她几乎把一生的精力都用在了儿孙们的哺育和成长教育上。在儿孙们的眼中,母亲可亲可敬、慈爱无限。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曾经年幼的我以为,我们九口之家会永远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而年长后,我感受到了人会衰老逝去的恐惧和无奈。二零零七年八月,母亲被诊断患上了肺癌,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即农历十一月十四,母亲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噩耗彻底击碎了我儿时的梦。母亲临终前对我们说:看到儿孙三十三口都过得很好,我知足了,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比啥都强,感谢“主”啊!
现在,母亲离开我们已近三年了,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依旧。我时常梦见母亲,梦中的母亲,与我若即若离,时而清晰,时而又很模糊。每次梦中都想多和母亲呆一会儿,但每次又都不情愿的醒来。梦醒后的心情总是无限的失落和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