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洁天-中国包产到户第一人

总共 255 人次访问
创建于2022-06-22 13:11:36
登录移动馆
戴洁天
生于:
未知
逝于:
2022年06月19日
性别:
籍贯:
未知
已离开:
3 139
4周年忌日:
剩余 226

生平简介

戴洁天

戴洁天(1923年~2022年6月19日),中国包产到户第一人。

“中国包产到户第一人走了!”2022年6月19日上午10时31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出哀讯,66年前曾率领“燎原人”首创中国“包产到户”的温州市离休干部戴洁天老人走完传奇人生,享年100岁。

1923年,戴洁天出生在瑞安下川村(今瓯海区丽岙街道)。

1947年,戴洁天考入上海中国新闻专科学校。

1948年,回到温州参加地下组织,后成为永嘉青年工作队队员。

1955年,中国农村正兴起合作化运动高潮。33岁的戴洁天作为永嘉县委农工部青年干部,被县委委任为工作队队长。次年5月,当时归属永嘉县三溪区雄溪乡任桥、凰桥、曹埭三个村(今属瓯海区郭溪街道)的近千农户,办起一个农业高级社“燎原社”。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又是读过新闻专业的知识分子,戴洁天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吃住一起,劳动一起,接触频繁,发现农村的生产关系太脱离实际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受到挫伤,出工不出力。戴洁天查阅政策文件以及外地的新尝试,逐渐形成“包产到队、责任到户、定额到丘、统一经营”的责任制,称为“包产到户”,把收益与农户的劳动积极性直接挂钩。5月21日,包产到户的办法在县委常委会上通过,开始在燎原社试点实施。他们将5482亩水田和130亩园地的田间作业、工种工分和计划发包的产量,全部落实到788个有劳动底分的劳动者身上,做到土地丘丘有主、产量人人有责。

1957年4月,实行“包产到户”后的第一个丰收季节来了,燎原社85%的农户都增加了收入,单季春粮增产40%。这一试点很快形成“燎原”之势,温州地区1000多个合作社推行了“包产到户”。戴洁天在燎原社试点的十个月里,白天下田劳动,夜间开会研讨,再到实践中验证。后来,有人从燎原社的老屋里找到几只大木箱,里面装满当年试点留下的资料,有设计方案、谈话记录、测算数据、总结材料,还有他们编印的油印小报《我爱燎原》等,总共1000余公斤。这些材料都是试点干部的心血结晶。用“中国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的话说,这次试验开了农村生产关系自我调整的先例,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