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希-马来西亚著名华社领袖

总共 208 人次访问
创建于2022-02-26 15:41:14
登录移动馆
陈凯希
生于:
未知
逝于:
2022年02月22日
性别:
籍贯:
未知
已离开:
3 256
4周年忌日:
剩余 109

生平简介

陈凯希

陈凯希(1937年-2022年2月22日),祖籍福建省安溪县,生于马来亚居銮。马来西亚海鸥集团创办人。

日本南侵,童年的陈凯希就随父母奔波逃难。抗战胜利后,其父遭英殖民当局拘捕,后又被驱逐出境,其母只好带着6个子女随丈夫回中国,留下陈凯希姐弟3人在海外。20世纪70年代,陈凯希就集股成立了专销中国商品的海欧公司。中国商品价廉物美,在华人圈中很受欢迎。为了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氛围,陈凯希还在马来西亚开设了一家洋溢着旧上海滩情调的“百老汇歌舞厅”。歌舞厅的生意十分红火。陈凯希还与中国陕西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联合投资,在马来西亚建成“大唐山庄”酒楼。

2014年1月1日,出席华团晚宴致词时说,他决定在去世后捐出个人名下财产作为慈善基金用途,让慈善事业得以永久传承。

2022年2月22日晚,陈凯希去世,享年85岁。

经商经历

1937年,陈凯希出生于马来西亚居銮,和当时东南亚很多华裔一样,他的童年生活极其困难。在他12岁那年,父亲因为是同盟会南洋地区的主要负责人而被当时的英殖民当局遣送回中国,母亲后来也带了6个子女回到中国,却因无力抚养而将陈凯希姐弟3人留在了马来西亚。

陈凯希因家境贫寒,他只读到初中二年级就辍学了。他在胶园割过胶,在罐头厂削过菠萝,还摆过地摊,修过自行车。陈凯希也作为政治犯坐过牢,而且一坐就是8年。

陈凯希出狱后,一贫如洗,有人劝他打工或是摆个地摊维持生计。陈凯希分析当前形势,认为东南亚各国已进入和平与发展经济时期,马来西亚也是如此,人民不希望出现动乱的局面,而是希望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陈凯希认为此时如果投身于经济领域,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陈凯希找到几个当时人称所谓"左仔"的朋友,各人分头募股,一共募集了80个小股东,凑了16万林吉特(马来西亚货币名称),在马来西亚西海岸的小县城巴生开设了一爿小店。小店以经营中国货为主,其中包括药酒。

陈凯希经营中国保健品,从大环境来说,中马两国已经建立了外交关系,中马友谊与日俱增,商业往来日益频繁;从国内来说,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人们从糊口开始转向健身益寿。尤其是华人社会中的老人和妇女,对保健品的需求更是日益增长。

但是小店经营药酒起步并不顺利,第一年就亏了本。股东们纷纷提出退股。陈凯希综合分析后,意识到,当地老百姓不是不需要中国产品,而是当时他们所销售的产品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意识到,只有靠品牌才可能扭亏为盈。于是,陈凯希努力取得了中国蚕蛾公补酒的马来西亚专营权,并开始将保健品作为公司的主营商品,此后公司发展良好。陈凯希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继续坚持创业。终于时来运转,不久,他们取得了蚕蛾公酒的专营权。这时,小店已正式改名为海鸥公司。

面对日益扩大的马来西亚市场,他决定走规模经济,成立专营公司。1975年,海鸥集团正式宣告成立,兼做批发零售中国保健品业务,分公司也开始不断设立。

为激励新加入的员工,陈凯希提出了“海鸥”精神:“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像海鸥一样展翅高翔”。这种精神不仅激励着海鸥员工,日后,更成为很多马来西亚青年人创业的至理名言。公司员工按陈凯希提出的"海鸥"精神:"我们要与众不同,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像海鸥一样拥有毅力、勇气,确定人生志向,努力展开双翼高飞",加大了宣传力度。蚕蛾公酒渐渐为消费者所接受,海鸥公司开始扭亏为盈。为了进一步打开市场,海鸥公司大胆地另辟蹊径,采取不同于其它商家的方式,将中药酒介绍给中药材商店。在马来西亚,有许许多多的中药材商店,甚至在公路旁,中药材店也随处可见。中药材店的数量大大超过酒庄、饭店。这等于开辟了千百个零售点。

另一方面,陈凯希大力加强广告宣传,公司聘请合格的中医师和经验丰富的设计家主理宣传部门。宣传部门想出了许多好点子,如举办千人宴会、幸运抽奖、烹饪比赛促销活动等,并且出版特刊、印发传单、赠送食谱,将宣传材料送发千家万户。

在强劲的广告宣传和有效的市场策划下,海鸥公司代理的中药酒从18年前的一种年销售几百箱,到后来的100多种、年销售几万箱,占据了马来西亚中药酒市场的一半以上。

由于经营有方,海鸥公司已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企业集团,拥有20多家子公司、5家联号商店、18家门市部。经营范围也从药酒扩展到对外贸易、信贷业、饮食业、娱乐业、旅游业等方面。但主要商品仍是中国的商品。中国商品占经营商品的85%。仅药酒这一种商品,海鸥的销售量从开始时的年销售数百箱,逐渐增加到几万箱,后期更占据了马来西亚药酒市场的一半左右份额。

2002年,海鸥集团顺利与北京同仁堂牵手,成功将中国老字号中医药品牌引入马来西亚,受到马来西亚各界热烈欢迎。2012年,双方又签署了在马来西亚开设投资养生中心的合作协议,项目投资额为1000万美元。

从政事迹

12岁的陈凯希为了生计,只好当学徒、做杂工糊口,因年小备受欺凌。后在姐姐帮助下读完小学进入初中,早年在新加坡受教育时思想已左倾。

因在学校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出来后就去当夜校教师,做工会工作。因为工厂倒闭,回到柔佛,在50年代中期参加劳工党,成为柔佛分部受薪秘书,历任劳工党副总秘书,并任社会主义阵线(社阵)副总秘书。先后参加1959年及1964年的国会大选,皆告败北。不过在1961年至1963年中选新山市议员。1963年社阵主席被捕,陈凯希和社阵人士在1965年2月13日组织抗议大会,他为此在《内安法令》(Internal Security Act,ISA)下被拘捕,直到1973年才获释。1967年在狱中中选劳工党最后一任总秘书。

外交经历

陈凯希不仅是一个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家,而已是位热心促进马中人民友谊的"桥梁"架设者。

1992年,马来西亚著名诗人奥斯曼阿旺,倡议筹备成立马中人民友好协会,陈凯希得知后,非常高兴,立刻响应并积极参与。他调动公司职员,提供车辆和办公设备,为筹备工作积极出力。就在这一年底,在各方推动下,马中人民友好协会终于成立了。

马中友协的成立,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马中友协做了大量的有意义的工作,这里面自然也包含了陈凯希的一份辛劳和汗水。1994年5月30日,马中友协在吉隆坡公主大酒店,举办了"庆祝马中建交20周年"友好之夜活动。庆祝活动就是由陈凯希具体操办的。中国对外友协副会长许群先生专程从北京赶去参加。随同许副会长前来的,还有中马友协理事马希惠先生等。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钱锦昌和夫人出席了活动,钱大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马中友协顾问黄文彬、会长奥斯曼阿旺,以及当地社会各界名流也热情发言,衷心祝愿马中友谊像马来西亚的热带树木一样,万古长青。

海鸥集团作为以经销中国商品为主的机构,陈凯希给它制订的宗旨,就是促进马中人民的相互了解、文化往来和经贸合作。公司全体员工都把这一宗旨铭记在心。所以,公司对访马的中国代表团,总是热情接待。而公司的各级负责人,则是中国大陆的常客,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每年两度的广交会,以及华东、华北的交易会,海鸥每会必到,积极投入。马来西亚各团体访问中国,有不少是由海鸥组织操办的。海鸥还和中国陕西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联合投资,在马来西亚兴办了马中联营的第一家酒楼——大唐山庄。

陈凯希的确是一位有远见、有胆识的企业家。他认为,马中两国近年来经济增长都很快,增长率分别保持在8%和12%之间,所以马中两国将几乎在同一时期,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马中两国之间的贸易增长速度惊人,已从几年前的每年10亿林吉特,增至50亿林吉特,这种增长趋势会持续下去。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向亚太地区的转移,马中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携手合作,势必能分享这份前所未有的繁荣,让两国人民受惠。为增进马中友谊,陈凯希赞助马华作协访华团、马来西亚报业访华团、赴中国杭州的茶文化节观光团、马来西亚著名书画家访华团等。他还热情接待中国民族艺术团、中国相声团、中国歌舞团、上海模特团、中国杂技团等文化团体。

1992年初成立的马中人民友好协会。马哈蒂尔首相做监护人,中华工商联合会会长黄文彬任顾问,著名诗人奥士曼·阿旺为会长,陈凯希则任该会财政。现任马中友好协会秘书长。

社会活动

陈凯希作为海鸥集团的董事、总经理,在繁忙的经商活动中,还抽空亲自参加各项社会活动。他担任了马中经贸总商会会长、吉隆坡及雪兰莪中华工商会商业组主任、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顾问等一系列的社会职务。 陈凯希有许多文化界的朋友,他十分乐意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近年来,海鸥集团赞助的马华文化界的活动,就有"源头活水文学之夜"、"松柏长青文学之夜"、第一和第二届"马华文学节"、马华作协访华团、马来西亚报业访华团、茶文化节观光团、马来西亚著名书画家访华团等等。

海鸥集团赞助和接待的访马中国文化代表团有:中国民族艺术团、中国相声团、中国歌舞团、上海模特团、中国杂技团等。1993年元月初,中国江苏、上海的作家代表团到达吉隆坡时,陈凯希特意设宴款待远道来的客人。席上,宾主进行了联欢,有的唱歌,有的讲笑话,欢声笑语不断,亲如一家人。合影留念时,陈凯希挽着80高龄的柯灵老先生的臂膀说:"早就拜读过您的作品,今日能和您见面,真是不胜荣幸。"

马中经济贸易总商会会长,马来西亚中华工商联合会商业组主任、马来西亚中国货进出口商公会主席、雪兰莪中华大会堂董事、雪兰莪中华总商会董事……

社会任职

大马海鸥集团董事经理、中国云南省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谘询团成员、大马旅游局中国市场谘询理事会委员、马中友好协会秘书长、大马中华工商联合会(商联会)商务组主任、马中商务理事会贸易主任、马中经济贸易总商会名誉会长、马中医药保健商会会长;

马中合资公司:北京同仁堂(马)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兼总经理;三九海鸥现代中医药(马)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人物评价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华总)总会长吴添泉指出,陈凯希长期给予华总“强有力支持”,并捐资在华总设立全民团结委员会基金,通过该基金主办促进各族裔亲善团结的活动。吴添泉表示,陈凯希“是华社的良师益友和典范,也是我们尊敬的领袖”;他并对陈凯希“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谢意,衷心感激他对国家、华社和华总各层面各领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与关怀”。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会长卢成全表示,陈凯希在中总担任领导职务多年,为马来西亚工商界发展、捍卫华商权益、促进种族和谐、推动马中经贸合作做出各方面工作。他回顾说,陈凯希在20世纪90年代就组织成立了马中经贸总商会和马中友好协会,“为马中经贸发展和交流搭桥铺路、协助政府提升双边友好关系,打下重要根基”。卢成全指出,陈凯希“毕生奉献马中友好事业,长期担当马中之间‘纽带和桥梁’”,“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