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总共 213 人次访问
创建于2021-07-06 11:35:09
登录移动馆
张惠云
生于:
1941年03月01日
逝于:
2021年07月05日
性别:
籍贯:
河北省
已离开:
3 301
4周年忌日:
剩余 64

生平简介

张惠云

张惠云(1941年3月-2021年7月5日),女,河北高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北梆子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

人物生平

张惠云,女,1941年生人,河北高阳人。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剧协河北分会理事,河北省政协委员。她七岁开始学艺,主攻青衣、闺门旦,并随母张凤仙学习了河北梆子,配戏演娃娃生;八岁开始演主戏,十岁时随母参加了冀中九分区剧社,学习的剧目有:京剧的《拾玉镯》《宇宙锋》《打焦赞》等,评剧的《打狗功夫》、《小姑贤》《王少安赶船》等。十四岁加入河北定县梆子团,学演了《王宝钏》《秦香莲》《王春娥》《蝴蝶杯》《断桥》《拣柴》等看家戏,在团里挑起了大梁。

2021年7月5日,张惠云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2岁。

取得成绩

1964年受到周总理亲切接见,1984年在河北电台举办的首届河北梆子“鸣凤奖”中夺冠。

1985年10月,中国剧协为她举办了专场推荐演出,以《陈三两》《夜宿花亭》两戏捧得了第三届中国戏曲最高奖“梅花奖”。同月,进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首长演出,先后受到原中顾委常委薄一波及邓小平夫人卓琳等一批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著名戏剧家李超为她演出的《陈三两》写了“绕梁音韵动心怀,金喉三两彩满台”诗句加以赞扬;戏剧家范钧宏称她的演唱是“正宗河北梆子”;首都媒体以“张惠云一句唱赢得三个好”为题发表了评论文章。她演出的《夜宿花亭》已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录制成资料片永久保存。同年12月,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授予她“优秀表演艺术家”称号。

1986年8月随团赴香港参加“中国地方戏曲展”的演出,她的拿手戏《陈三两》又在香港一炮打红。因她成绩显著,自1992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