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民族语言学家-黄布凡

总共 305 人次访问
创建于2021-03-15 11:54:39
登录移动馆
黄布凡
生于:
1933年08月01日
逝于:
2021年03月06日
性别:
籍贯:
江西省 上饶
已离开:
4 65
5周年忌日:
剩余 300

生平简介

黄布凡

黄布凡(本名黄不凡,黄布凡为笔名)1933年8月生于江西兴国,1950年7月毕业于江西省立上饶中学,1950年9月考入江西南昌大学俄语系,1951年3月,被南昌大学推荐保送至北京大学东方语文系学习藏语。1951年5月北京大学东方语文系藏语专业合并于中央民族学院藏语专业。1953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第一个藏语班并留校工作。

黄布凡为民族语言教学和科研事业工作了53年,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先后在藏语教研室、语言学教研室、汉语教研室、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担任藏语、藏文、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语音学、语言学、汉藏语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因担任国家任务和带学生实习多次离校奔赴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语言调查记录工作,共调查19种语言(除蒙古语和土族语言外其余为藏缅语)和11种藏语方言。

黄布凡教授学术成果丰硕,主编大型词汇集《藏缅语族语言词汇》,参编大型辞书3种,专著有《藏语藏缅语研究论集》《拉坞戎语研究》《羌语研究》《川西藏区的语言》 6种;合作编译《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献译注》《敦煌吐蕃医学文献选编》《拔协》等藏文古籍5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古藏语动词的形态》《从藏缅语同源词看藏缅族群的史前文化》等论文50余篇。

黄布凡教授长期从事藏语、汉藏语比较、藏缅语族语言的研究实践和理论探索,建树卓著。作为藏语文和藏缅语族语言研究的大家,她在藏族语言研究领域、汉藏文献翻译、搜集记录川西藏区多种濒危语言,继承与保护藏文化等诸多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黄布凡教授长期担任《民族语文》编辑委员会委员和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常务理事。2019年在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成立40周年学术会议上,鉴于黄布凡教授对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事业的杰出贡献,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授予黄布凡教授“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