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介钧
生于:
1940年01月01日
逝于:
2020年05月02日
性别:
男
籍贯:
未知 中国 湖南 华容人
已离开:
5
年
7
天
6周年忌日:
剩余
358天
生平简介
何介钧
何介钧(1940年-2020年5月2日),岳阳华容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考古学家、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2020年5月2日,何介钧因病在长沙逝世,享年80岁。
人物经历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他的研究转向湖南史前与商周时期古遗址的发掘与考古学文化,利用现代田野考古学的科学方法,在洞庭湖地区连续发掘了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使人们认识到湖南新石器时代文化丰富多彩的面貌。
1982年,何介钧写成《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初论》一文,系统阐述了当时在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时期文化的基本特征、分期、类型和相互关系,构建起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基础框架。
1984年,何介钧发表《湖南商周时期古文化的分区探索》一文,研究对象与材料扩大到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中所采集到的各种遗物。
何介钧主持发掘城头山遗址,该遗址1992年度和1997年度的发掘,分别因揭示出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城垣和早至汤家岗文化时期的水稻田,均被评为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1991年到2002年的12年间,一直担任城头山遗址的考古发掘领队,精力几乎全部集中到了这里。
人物评价
作为湖南考古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湖南的先秦考古与研究工作,一系列学术研究成果为湖湘地区乃至中国南方地区的考古工作与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