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当代艺术家黄永砯逝世,其作品以最坦率和最深刻著称

发表于2019-10-21 22:32:40 | 233次阅读

原标题:著名当代艺术家黄永砯逝世,其作品以最坦率和最深刻著称

10月20日,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黄永砯因脑溢血在法国巴黎辞世,享年65岁。他是85美术新潮的重要参与者,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无法绕过的一位艺术家。

著名艺术家黄永砯(1954-2019)

黄永砯1954年生于福建厦门,1977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上大学时期,他从一本香港印刷的《杜尚访谈录》里了解到西方现代艺术,对杜尚和凯奇推崇备至。他曾说:“杜桑及时地放弃绘画以及所有创作活动,不是死后(1968年),而是在活着的时候(1923年),这对于人们信奉的‘为艺术终身奋斗”,‘艺术永无止境’或‘永不满足’的教条是一大解放。”

1986年左右,黄永砯和蔡立雄、刘一菱、林春、焦耀明等人共同发起并举办了“厦门达达”艺术展,展出的作品包括绘画、实物、装置等等,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反艺术”和“反文化”,是对西方达达主义的肆无忌惮的模仿。1986年11月,艺术家们将“厦门达达”展览展出的所有作品付之一炬,体现出一种摧枯拉朽的破坏精神。

著名艺术家黄永砯(1954-2019)

而黄永砯本人对达达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禅宗是达达,达达即是禅宗,而后现代则是禅宗的现代复兴,它们都以最坦率和最深刻著称,而且基本上不是美学意义的,而是关于真实的不可能真实,以及极端的怀疑和不信任。”

在多年以后的今天,这段话依然让信服和深思。

1986年以后,“厦门达达”的许多参与者都不再从事艺术活动,而黄永砯却开辟出了自己的艺术道途。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是具有达达意味的《“中国绘画史”和“现代绘画简史”》。在这件作品中,黄永砯将《中国绘画史》和《现代绘画简史》两本书放在电动洗衣机里搅拌了两分钟,然后搅成浆糊的纸浆堆放在一张玻璃上。

《“中国绘画史”和“现代绘画简史”》

艺术史家吕澎在解释这件作品时说:“黄永砯在这个装置作品中表达的意思几乎是直白的。《中国绘画史》是中国绘画传统和经典作品的阐释物,而《现代绘画简史》是西方现代主义绘画传统的阐释物。将两个传统的代表物或象征物如此这般地‘糟蹋一番’,其目的不过是要表达一种对经典或正统或传统的蔑视或嘲弄。”

1989年,黄永砯应邀到法国巴黎参加《大地艺术展》,此后定居法国。此后,按照吕澎的说法,他身处西方文化语境之中,“非常智慧地‘以东打西’,或者‘以西打东’”,在当代艺术界创造出了非凡的声誉。

法国的生活给黄永砯打开了新的视野,但他对于艺术史、艺术体制乃至现实世界的反叛的性格和嘲弄的姿态一以贯之。从讽刺、抨击移民问题的《通道》《黄祸》,到反美国霸权的充满民族主义情绪的《蝙蝠计划》,再到讽刺美国在阿富汗政策的《2002年6月14日的一场足球赛》,黄永砯的许多作品对当前的时事事件都进行直截了当的评说。

2014年,“太平广记之结束——《马戏团》的到来”在红砖美术馆启幕,展览展出了黄永砯的三件大型装置作品《马戏团》《千手观音》和《桃花源记421-2008》。2015年,黄永砯的个展“蛇杖ⅱ”国际巡回展再度登陆北京红砖美术馆。展览展出了《羊祸》《工地》《马戏团》《布加拉什》等十件大型装置作品,这些动物为题材的寓言式创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贯穿黄永砯的艺术生涯,再次展出时依然气势撼人。黄永砯引用海德格尔的“事实即争辩”来表述艺术家和展览、观众和作品之间的思想交锋和对峙关系。

“蛇杖ⅱ”展览现场

2016年,《蛇杖ⅲ:左开道岔》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启幕。策展人侯瀚如说:“黄永砅就像各方面都能囊括的百科全书,这是一个关于世界的观察和讨论,但是他每一次做展览或者做作品,都是针对这个地方的特定的语境来构思的,所以它既有很广泛的宇宙性的思想,但又非常针对当地历史背景,甚至有的时候是一两件特别具体的事情所诱发的一个机会和契机,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的这样活动和想法。” 展览开幕时依然盛况空前,谁也没有料想,这是艺术家生前在中国举办的最后一个大型个展。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供分享,内容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及官方媒体所有,本网不承担文章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0/200
留言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