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导演青山真治因食道癌于3月21日0:30去世,享年57岁。
青山真治在1964年7月13日出生于日本福冈县北九州。年轻时他曾想成为一名摇滚乐手,但由于摇滚圈太小,想要维持圈子里的人际关系非常困难,这也造成了他难以集中精力创作,最后感到厌倦退出。随后青山真治转向文坛,尝试着写了一些小说后也宣告放弃。直到初三时他看了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因听到片中大门乐队的《This is the end》和滚石乐队的《Satisfaction》配乐,开始对电影产生了兴趣,他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在电影中使用摇滚乐这件事。高中毕业时,青山真治看了让·吕克-戈达尔的《狂人皮埃罗》和《我略知她一二》,看完电影后他对自己说“啊,我想我可以做这样的电影。”这是他第一次认真考虑拍电影。
青山真治
青山真治毕业于立教大学,深受电影评论家莲实重彦“主题论”的影响,是“立教派”电影人的代表,与黑泽清、万田敏邦、盐田明彦、周防正行、森达也、浅野秀二等人从20世纪90年代晚期开始,形成了21世纪最大的“作者电影”风潮。
他在大学里制作了很多8mm影片,毕业后担任助理导演兼影评人。先后担任了丹尼尔·施密德、黑泽清、弗里德里克·索尔·弗里德里克松的副导演。他在1995 年导演了电视电影《教科书没教的事》,1996年的《无援》是他的首部正式长片,在此之后他每年都能制作出一部电影。2000年导演电影《人造天堂》获得了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及天主教人道精神奖,本片也被日本《电影旬报》评为2000年代(2000-2009)十佳影片第二名。2007年执导了《悲伤假期》,与以上两部作品构成“北九州三部曲”。2011年凭借《东京公园》获得第64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评审团特别奖。2013年凭借《相残》获得第66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瑞士影评人博卡利诺最佳导演奖。
在电影界展露头角后,他的文学作品也初见锋芒。2001年凭借小说《尤里卡》获得了三岛由纪夫奖,2005 年凭借小说《旅馆编年史》 获得野间文学奖提名。此外,他也持续为《日本电影手册》供稿,作为影评人继续为电影界做出贡献。《日本时报》的影评人马克·席林将青山真治形容为“一位聪明、专注的影迷,他将自己的影响融入到他的电影中,尝试各种类型的电影。”2012年,青山真治成为多摩美术大学动态影像与表演艺术系教授。
《人造天堂》剧照
青山真治将F·W·茂瑙的《浮士德》和尼古拉斯·雷的《荒漠怪客》列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两部电影。关于《浮士德》,他说“我一直想记住,电影是出于复制品的乐趣而制作的。电影的魅力不在于它们的真实性,而在于如何享受‘真实’。从这个意义上看,我面对一部电影、拍一部电影、谈论一部电影时,我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浮士德》。”
关于《荒漠怪客》,他说“这是唯一一部我想在某一天翻拍的电影,尽管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这可能是我能做的最糟糕的噩梦了。我确信我想要重拍这部电影的愿望来自于我想要重拍自己噩梦的扭曲想法。”
来源:深焦
编辑:游越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