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从陈琳同志治丧办获悉,离休干部、原高等军事学院院长陈伯钧同志的夫人陈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3月24日下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据山西晋城市政府官网2007年刊文《开国上将陈伯钧夫人——陈琳》介绍,陈琳,1926年出生于晋城,十三岁随父亲离开家乡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她先后在鲁迅干部子弟学校、延安自然科学院、延安大学就读。
当时的陈琳,出于对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祖国美好未来的向往,到前苏联学习了一段时期,回国后长期从事翻译工作。
陈伯钧,四川人,17岁就跟随毛主席参加秋收起义,二十六岁担任红六军团军团长,被毛主席誉为“红军干才”,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副院长、代院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陈琳与陈伯钧从相识到相恋,最后走到了一起,共同渡过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开国上将陈伯钧是一名有着学者气质的骁将,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他始终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直至1974年2月去世。这就使得陈琳在老将军过世后的生活中,又多了一个割舍不断的情结,那就是整理老将军的日记和文稿。她用这种方式,怀念着在“文革”中含冤而去的老伴;她用这种方式,告慰着自己倾爱一生的爱人;她用这种方式,修养着自己,启迪着后人。
为了整理老将军的日记,陈琳花费了整整十二年的时间,可谓呕心沥血,费尽了心思。2002年4月21日,国防大学隆重召开了《陈伯钧日记·文选》出版座谈会。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迟浩田分别为座谈会题词,原国务院副总理张爱萍,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分别致信祝贺,原总参谋部某部部长孙毅称赞,这是一部“革命历史的真实纪录”。2002年6月,《陈伯钧日记·文选》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