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血移植先驱 Hal Broxmeyer 辞世,纪念他的 5 大成就

发表于2021-12-30 11:37:55 | 321次阅读

近日,The Cancer Letter 周刊发布了一则讣告:

  Hal Broxmeyer 博士输掉了他与甲状腺癌的最后一轮战斗,于 12 月 8 日在家中平静地去世。Hal 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是我们的兄弟,是我们的导师,也是我们的朋友。他有着充满影响力的一生。

  

 享年 77 岁的 Hal Broxmeyer 在脐带血的研究发展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在上个世纪提出、研究并最终证明了一个概念:新生儿出生后残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脐带血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在 2019 年,Cord Blood Association 授予了 Broxmeyer 终生成就奖。

  以下是他的 5 项重要成就。 

  创见:

  给脐带血新的使命

  早在 1980 年代初,Broxmeyer 领导了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他们发现,脐带血可能是造血干细胞一种可行的替代来源。


Broxmeyer 与团队 | 摄于1993年

  这个观点一经提出,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同行的支持。Broxmeyer 在 80 年代开展了大量临床前研究,不断证明他的观点。

  尽管如此,脐带血能否作为骨髓移植的替代物,最终还是要在患者身上看实际效果。

  协调:

  建立同胞脐血库

  在证实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可用性后,Broxmeyer 通过协调一个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的团队,使得在国际间收集、储存和使用脐带血成为可能。

  这种移植协作小组针对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的同胞,寄希望于用他们的脐带血来给患者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

  

 2020 年的跨国脐带血转运(WMDA)

  这种同胞间脐血库也成了后来脐血库的雏形。

  破冰:

  第一次脐血移植

  有了理论,有了临床前研究,也有了患者和同胞的脐带血,第一次脐带血移植水到渠成。

  Broxmeyer 将冷冻保存的脐带血空运到巴黎进行移植。对航空公司来说这也很罕见,所以他还在泛美航空上为这个名叫“大男孩”的冷冻保存罐单独买了一个座位。


 参与了第一次脐带血移植的液氮罐

  1988 年 10 月 6 日,脐带血被输入 5 岁男孩 Matthew 体内。22 天后,他的血细胞计数开始恢复。

  Matthew 一直活到了今天。

  奠基:

  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

  1989 年,Broxmeyer 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

  该文章证明了脐带血与骨髓具有相似的属性,因此表明它可以用作移植干细胞的替代来源。

  

  他的研究为后来的发现奠定了基础,例如脐带血干细胞比骨髓干细胞更幼稚、更有效,因为它们更年轻、更丰富。

  这篇论文只是他在科学研究中的众多重要贡献之一,他总共发表了超过 838 篇同行评审的科学论文,被引用超过 72,552 次。

  奋斗:

  促进脐血移植发展

  2013 年,Broxmeyer 被确诊为甲状腺癌。到 2015 年,他已经做了两次手术。

  但这些都没有动摇 Broxmeyer 的意志,他始终在探索一个问题:我们能否让脐带血移植变得更好?

  

Hal Broxmeyer在办公室

  2015年6月,他和同事在著名科学期刊《细胞》上公布了一项重大发现。

  非生理学氧气应激(EPHOSS)反应会导致从骨髓和脐带血中收集到的造血干细胞数目减少,而在收集过程中加入环胞素a可以保证造血干细胞免受EPHOSS反应的影响,从而增加造血干细胞移植效率。这项研究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Broxmeyer 的同事,印第安纳大学教授 Patrick Loehrer 博士如此评价他:“Hal 天性如此,他的工作速度一直挂在五档,从来没有降过速。”

  在这篇署名讣告中,Loehrer 展示了前几个月 Broxmeyer 发来的最后一条信息:

  我有很多非常艰难的日子,但能够继续工作

  审阅期刊论文,并一直在撰写我们自己的论文。上周提交了两篇(给 Haematologica 和 JBC)…

  我应该能够在下周提交我的论文,随后我将开始撰写我很久以前与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 Charles Abrams 开始的论文最后一点数据...

  今天我感觉好多了,希望它能持续下去,

  但我很感激我拥有的每一天

  

 今天,在全球已经有接近 80,000 个脐带血应用案例,我国就超过 24,000 个。

  如此多的患者受益于脐带血,他们得以战胜病魔,重获新生。

  相信,他们也感激脐带血,还有 Hal Broxmeyer 让他们重新拥有的每一天

  - End -

  成体干细胞国家地方实验室

  作者丨观Sir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0/200
留言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