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冬青博士(梅州籍)在香港逝世,享年九十六岁

发表于2021-10-08 15:26:19 | 626次阅读

据旅港嘉应五属同乡会发布的讣告,原香港港事顾问,梅州市战略发展顾问,香港客属总会创会人、稳定香港协会原名誉会长兼秘书长、香港崇正总会原会长、香港静宜女子中学创办人、香港平远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七洋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原国务院港事顾问、梅州市荣誉市民、香港太平绅士何冬青博士于2021年10月1日晚在香港逝世,享年九十六岁。


何冬青先生1928年出生于广东平远县一个书香门第,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后毕业于"广州文化大学",曾先后在内地多地任职教师。

何先生于1949年移居香港,凭其博学及勤奋,先后创办从事编辑、印刷的"大道书局"及七间"静宜女子中学",与当年在港的文化人士多交集。

1955年响应李惠堂先生参与倡办"旅港嘉应五属同乡会",并深得李惠堂先生赏识。

上世纪七十年代,为推动中文在港府文件上的合法化,不懈努力游说社会各界人士,几经艰辛,最终逼使港英当局接受。从此推动了中文在香港的蓬勃发展,并起到了良好社会效应。

1983年,港府授予他"太平绅士"勛衔,成为继罗桂祥绅士的第二位梅籍客家人士。


图为何冬青绅士在2015年大型乡亲春茗大会上发表祝酒词。

何冬青是香港七洋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在香港初期从事出版工作,享誉文化界;1966年创办香港静宜女子中学,至1972年跻身香港十大中学之列。


吴康与何冬青(后右一)等人

1970年发动争取中文法定运动,他被推举为“香港各界促成中文为法定语文联合工作委员会”总干事,负责策划及执行具体工作。最终迫使港英政府宣布中、英文在香港享有同等法律地位,成功捍卫中华民族和文化的尊严。香港新闻媒体形容为文化回 归,亦为九七主权回归揭开了光辉的序幕。1985年当选为第一届葵青区议会主席,并连任三届香港区议会主席联会主席。

1986年5月首次应邀重归阔别40年的平远老家,毅然成立何冬青基金会,开展龙腾盛世系列工程,迄今为止已捐资4200余万元,主要用于教育、文化医疗、路桥等福利事业,善业遍布平远城乡大地。他是梅州市第一批荣誉市民、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嘉应大学荣誉董事长、海联大学名誉校长。


何冬青与乡贤吴康(坐者)合影

1991年联合香港政坛精英千余人,组建稳定香港协会,被推举为名誉会长兼秘书长。1995年被国务院聘为港事顾问,为香港平稳过渡、政权顺利交接,提出不少重要建议。1997年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选举委员会成员、为香港平稳过渡、政权顺利交接,提出不少重要建议。他是世界客属总会的创会成员,继罗香林教授之后担任香港地区的召集人。虽已年逾八十高龄,仍然乐此不疲地担任香港崇正总会会长、香港梅州联会永远名誉顾问、首席永远名誉会长,嘉应五属同乡会永远荣誉会长,嘉应商会永远名誉会长等职务。2009年成立“何冬青教育基金”,专注于国内中职学校免学费试点办学。


何冬青为家乡平远的建设,实地考察,进献良策。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0/200
留言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