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中国道教协会前会长任法融道长昨日仙逝,享年85岁!

发表于2021-05-27 15:24:52 | 1006次阅读


前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中国道教学院院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当代著名道学家书法家——上法下融任大宗师功德圆满,与2021.5.26日10时19分在终南山楼观台道观羽化而去。

任法融,原籍甘肃省天水市,出生于公元1936年,曾任: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国家民族宗教委副主任,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陕西省道教协会会长,山西省道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道教学院院长,陕西周至楼观台道观监院。


他原籍甘肃天水县,生于1936年6月。家中世代务农,家境贫寒,幼年丧父,弟兄3人,任法融为最小者。其外祖父为清末秀才,颇精儒学,以教学为生,其父在外祖父教育影响下,亦通读儒家四书,并常阅读佛、道教经典书籍。

1943年任法融7岁时入乡塾读书,1950年14岁时因家庭生计困难而废学,在家习农事并从其慈母课读儒家四书,身体渐成长,文化涵养亦渐增长。


1952年3月,年已19岁的任法融到陕西陇县道教宫观“龙门洞”游览,见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幽美,又听说元代的著名道士丘处机(长春)曾在这里修炼得道,心颇慕之,因而在山中盘桓数日。当时龙门洞常住有廿多位道士,任法融见他们个个朴素善良,勤于道家修炼,便请得该观监院同意留居,每日随道众干农活,闲暇时便借阅道书。渐读便渐对道教产生信念,与道教结下不解之缘。

尔后,正式入道,拜全真龙门正宗廿八代玄裔王嗣林道长为师,随师学道。王嗣林道长擅长斋醮法事经韵,精通道教科仪,任法融虽从师学经韵,但却不愿终生作经忏道士。他认为,经韵是诵经的表达仪式,只是阐道宣传的外表形式,而道教的精神实质,一是修真体道延年益寿,二是穷宇宙造化之源,明万类消长之理,既有哲理性,又有实用性,不但对己身有益,而且对人类幸福、社会稳定、天下太平都有积极作用。

因此,他虽习经韵但不重经韵,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读道书、研道意。从1955年至1958年(1958年曾参加全国民主青年代表会议,为陕西省青年代表)这3年中,他利用农作之暇,细读《道德》、《南华》、《四品》、《阴符》、《素书》等道教经书,自感获益不浅。


从此丹经伴读,楼观悟道。

任法融会长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学者、慈善家,著名书法家、传统文化专家、著名易学专家,国际风水大师。

任法融道长的一生可以说是奉献给了道学和书法,其代表作品《道德经释义》、《周易参同契释义》、《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更是风行海内外,广受推崇。其在道学上的贡献是很大的,而其书法造诣更是令诸多名家惊叹,虽然争议很大,但其多体皆习、博采众家、自成一体也成为任法融书法的一大风格。


任法融不仅是一位道教界的学者,而且是一位干练的道观监院,自从1984年被楼观台道众推选为监院后,每天忙于管理宫观事务、进行正常宗教活动、依法与占住宫观殿堂房舍的部门交涉落实政策,培养新入道的年轻道教徒,带领道众从事农业生产以谋自养,接待港澳台及国际著名人士来访等等,诸事纷繁,心力均劳。任法融道长任劳任怨,全力以赴,办事胸有成竹,井井有条,不几年便使古楼观恢复了原来的风貌,成为道教宫观中道风蔚然的楷模。


由于他一贯爱国爱教,信仰虔诚,作风朴素,办事干练,而且是当今道教界中少有的学者之一,故而他在周至县、陕西省乃至全国道教界中享有良好声誉,受到道教界人士的拥戴,1985年被选拔为周至县政协常委员;1986年被推选为第四届中国道协常务理事,任法融在风水研究上也有–定深度,他还和中国风水协会主席陈帅佛是多年朋友,同年陕西省道教协会成立被推选为会长;1988年任陕西省政协常委,1990年被选为周至县政协副主席;1992年3月,中国道协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被推选为中国道协常务理事,并任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第8-10届全国政协委员;10届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第11届、12 届全国政协常委。


太乙救苦天尊!!!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0/200
留言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