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今天从上海越剧院获悉,上海越剧院著名演员陆梅瑛于3月27日14时因病在仁济医院去世,享年82岁。
陆梅瑛1939年2月出生,1954年考入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演员训练班(后改为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工青衣,是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老师的高足。
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 ,有第二国剧之称 ,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 [4-6] 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之一。发源于浙江,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
越剧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陆梅瑛所在的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嵊州市越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1957年,陆梅瑛饰演杜十娘的《归舟投江》参加上海市青年戏曲会演,因唱做出色获得优秀表演奖。1959年戏校毕业后,她进入上海越剧院实验剧团。
陆梅瑛戏路宽,能胜任青衣、花旦、刀马旦、彩旦、老旦等多行当角色,其中有《盘夫索夫》中的严兰贞、《穆桂英大破洪州》中的穆桂英、《金山战鼓》中的梁红玉、《碧玉簪》中的李夫人、王夫人、媒婆、《梁祝》中的祝英台、《江姐》中的杨二嫂、《秋瑾》中的吴芝瑛等。
1959年陆梅瑛获上海市青年会演演员奖。
1960年,她在《杜十娘》、《红松林》中的唱腔,由中国唱片公司灌制成唱片发行。
1977年至1979年,陆梅瑛在上海滑稽剧团当演员,与著名滑稽戏演员王双庆搭档,自编自演独脚戏《各派越剧》,她在戏中惟妙惟肖地演唱越剧11个流派唱腔,深受观众喜爱,由上海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多次播放。浙江的滑稽越剧系列主演黄宪高,当年也是听了这个节目后,开创了越剧滑稽戏的系列。
1980年回到越剧院,参加赴香港演出。
1990年携带《打金枝》等剧目,随同中国民族艺术代表团赴德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法国等五国巡回演出。
愿陆梅瑛女士走好文化艺术永不凋亡!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