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越过那道“坎” 33岁杭州刑警季越坎因公牺牲

发表于2021-02-03 16:42:38 | 358次阅读

没时间给父亲过1月28日的生日,来不及过10多天后的春节,来不及破掉心心念念的系列盗窃案,更来不及亲手接过刚刚获评的“杭州市青年岗位能手”证书,33岁的一生就这样匆匆走过。

他是季越坎,建德市公安局乾潭派出所原刑侦副所长。很遗憾的是,这一次,他没能如名字一样,越过这道“坎”:在侦办辖区系列盗窃案期间,因血压增高,突发心脏主动脉爆裂,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9日凌晨2时许因公牺牲。


来不及整理的警服和还没记完的笔记

季越坎突然走了,没人愿意相信。乾潭派出所的楼道里再也听不到他爽朗的笑声。

所里的302房间,提示“在岗”,这是季越坎的办公室,和教导员应亚敏的办公室紧挨着。

门没锁,同事循门而进,瞬间被沙发上一套洗好但还没有叠好警服戳中泪点。橱柜架上,两袋囤着的泡面还没来得及开封。翻开摆放在桌边的工作记事本,最后一页停留在1月28日,记完第一点后,第二点只留了个“2”,后面的还没来得及写上。

和季越坎共事虽只有15个月,但46岁的硬汉应亚敏瞬间哭成个泪人:“我一接到消息就赶去医院,见到他的时候哪里想到是最后一面,平时阳光,爱打篮球,孩子才2岁,又是家里的独生子,换了谁都无法接受……”

33岁的一生,只有“薄薄的那么几个篇章”,但奋斗的岁月却从字里行间清晰地跃入眼帘:2009年毕业于浙江警察学院侦查学专业,后在建德市公安局大洋派出所、梅城派出所、乾潭派出所工作,曾获个人嘉奖、十佳民警、个人三等功、优秀公务员等荣誉,2019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这一生,虽短暂却充满着闪光的足迹。


“他是我人生的导师和工作的领路人”

在乾潭派出所,有个传帮带的好传统。

去年3月,派出所来了两名新民警。24岁的蒋铖燚,是季越坎到乾潭派出所后的第一个徒弟。

亦师亦友,是蒋铖燚对于这段师徒关系的最佳定义。蒋铖燚红着眼眶、双手紧扣,低声吐露心迹:“其实我有点内向,但到了所里后,跟了我师傅,师傅经常和我说,胆大心细,放手去学,放手去做,就没有到不了的境界。10个月的跟班学习,我收获很大……”

过了一段时间,季越坎决定让徒弟蒋铖燚试着办案子。每每在办案前,季越坎都把注意事项写在纸上,避免徒弟走弯路。

有次做笔录时,蒋铖燚不小心写错了一个字,仔细核对笔录后,季越坎马上指出徒弟的笔误,“师傅办案非常认真仔细。”因为老家在寿昌镇,距离所里有一段路,蒋铖燚这10个月经常住在所里的宿舍。巧的是,师徒两人是同一间寝室,还是同一个值班组的。蒋铖燚说,每天凌晨才见师傅回寝室休息,“他工作起来比我们年轻人还要拼。”

1月28日傍晚6点多到8点,师徒两人还有过三次通话记录,因为最近正在破系列盗窃案,两人就案情进展进行对接和讨论。蒋铖燚的手机里,保存着和师傅的一张合影,那是师徒俩侦破一起案件后,当事人送来了一面锦旗,“师傅让我觉得这份工作特别有意义。”


季越坎(右一)

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奔波

1月28日下午,乾潭派出所辅警罗淦和季越坎一起去查看辖区系列盗窃案的几个案发现场的监控。由于拷贝监控需要时间,其间,季越坎又带着罗淦走访了周边小区,查看是否有其他社会监控拍到相关线索。

当天,两人忙了一下午,发现其中有一户房主安装在自家大门外的监控可能拍到嫌疑人经过的画面。由于当时大门紧锁,季越坎马上联系了房主,可是对方要在当晚8点后才到家。

季越坎本想一直等下去,可罗淦说自己和这户人家住得近,当晚再来一趟也方便,季越坎拗不过劝,才先回去了。罗淦说,如今回想起来,那天,季越坎显得有气无力,跟平常完全不一样,“28日晚上八点多,我跟他汇报工作进度,他还在微信群回复。”

这样奔波的画面在季越坎过去11年的刑警生涯中常常出现。

2016年,在侦办建德市首起社保基金诈骗案件中,案情复杂,涉及面广,但季越坎通过取证,为案件成功侦办发挥了关键作用。

2017年12月10日深夜,面对溺水警情,他不顾寒冷,跳入富春江中,将落水女子移到岸边,全力施救。

2018年,因工作表现突出,季越坎被抽调至市局扫黑办,负责扫黑除恶线索核查工作。他牵头起草制定《建德市公安局扫黑除恶线索排查手册》,有效规范线索排摸、核查方式方法,累计核查线索300余条,确保“条条有结论,件件有跟踪”。

2020年,乾潭刑侦累计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40余人,破获刑事案件37起,移诉55人。特别是破获盗窃案件29起,破案率位居建德市公安局全局第一。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0/200
留言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