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出毕生积蓄!著名自动控制专家张良起逝世12年后遗愿终达成!

发表于2021-01-21 22:34:49 | 401次阅读

1月19日,

对于89岁的刘杜珍来讲,

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

这天,

她把自己和爱人毕生

积攒的150万元存款,

捐给了上海交通大学,

完成了爱人生前希望

能回报母校的心愿。

1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张良起奖学金”捐赠仪式

刘杜珍说:

“这是我丈夫生前和我

共同的约定,

我们这么多年的工资积蓄,

加上我们身后的余财

全数捐给学校。

他走后,

我的精力和记性

一天不如一天,

我必须要尽快完成这件事。”

存款票据放在铁盒中

刘杜珍的爱人:

张良起

1946年,

张良起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

毕业后,他放弃

上海电讯局的高薪工作,

回到母校任教,

上海交大一时没有助教的空缺,

他宁肯暂时去当中学教员,

也要等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张良起历任南京海军联合学校教员,

军事工程学院教授、

教研室主任,

国防科技大学系主任、校长。

其中,

在担任国防科技大学校长期间,

张良起带领国防科大的教师们

借鉴上海交大

“门槛高、要求严、基础厚”

以及其它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

进行国防科大的改革创新,

几年下来,

国防科大的教学和科研

取得令人惊讶的业绩,

教学和科研形成

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

1961年,

张良起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张良起毕生从事自动控制方面的

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在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方面

造诣颇深,

领导研制成功两足步行机器人,

填补了中国机器人研制技术的空白。

两个心愿:

落叶归根,回报母校

谈起捐款的初衷,

刘杜珍回忆说:

“在上海交通大学

求学和工作的经历,

对张良起的影响非常大,

以至于他把一生的时间

都献给了教育和科学。

回报母校是他一直就有的想法,

他想为热爱科学的学生

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

我全力支持。

在被问及为什么要

捐掉全部积蓄时,

刘杜珍老人说:

“一个人又花不掉什么钱,

而且自己每个月还有退休金。

钱对自己来说没有用,

送给学校希望能发挥一点作用。”

从长沙回到上海,

除了捐款,

还有一件事让刘杜珍挂念于心:

送爱人落叶归根。

张良起离世后,

刘杜珍就一直把

爱人的骨灰暂存在家,

希望能有一天带回上海。

现在,

这个心愿也完成了。

50多年的相互守候,

心愿早已不分你我

“张教授离世近十二年了,

您为什么还执意捐款?”

面对旁人的疑惑,

刘杜珍老人笑着说:

“以前工作和生活都不在上海,

没有机会去做这些。

我们结婚50多年了,

他的愿望也就成了我的愿望。”

张良起刘杜珍夫妇

“当校长后,

他工作就变得更忙了。

他和同事几乎走遍了

祖国的山山水水,

为的就是把国防科技大学

办成全军满意的人才库。”

刘杜珍说,

他们那一批人的信仰就是

“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刘杜珍回忆,

由于多年超负荷工作,

张良起先后做了三场手术,

退休后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

最终,

他连亲自给母校捐款的愿望

也没能实现。

“他的心愿就是我的心愿,

趁我现在还能走动,

要抓紧把这件事给办了。”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愿得此身长报国,

白首不忘思源情。

一生节衣缩食,

一捐就是全部积蓄。

我们向您二老致敬!

来源:新华网、澎湃新闻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0/200
留言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