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泽洲 图中
据“吴氏策划”微信公众号发布,吴氏策划创始人吴泽洲1月7日凌晨3点30分在维也纳离世,享年83岁。他通晓俄语、英语、德语和西班牙语,是一个物理学者却一头钻进了文化领域成为一名著名的文化策划人,过去三十年致力于国际文化交流,将世界艺术引入中国,将中国民族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2006年,在他牵线搭桥下,浙江民乐第一次惊艳维也纳金色大厅。
《人民日报》原文艺部主任梁永琳在朋友圈写到:“庚子春节收到吴泽洲先生祝福的短信,今年辛丑春节却再也收不到了!他为推广中国文化,真可谓殚精竭力!痛哉!惜哉!愿吴先生一路走好!愿天堂里永远有音乐和诗歌相伴!”
梁永琳告诉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2005年他与吴泽洲先生相识,当时作为记者的他,曾随浙江民乐团访问瑞士、奥地利、德国、荷兰、埃及等地演出,一路上,吴泽洲先生的风骨、热情、才思、善良、率真,让他难以忘怀。
从物理启程,于艺术收笔,是吴泽洲的一生。
吴泽洲1937年生于天津,1956年求学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吴泽洲经荣毅仁资助赴德国留学,之后又应德国“迈斯纳低温物理研究所”邀请,以客座科学家身份参加“超导下磁单荷探测”的研究,后在国内外大学从事物理教学与研究长达三十年。
后因机缘巧合与个人志向,吴泽洲1991年创办了吴氏策划,从科学殿堂进入国际艺术交流领域,从此致力于国际文化交流三十余年,专注于将世界最好的文化艺术引荐给国人,以及将中国最优秀的文化艺术带出国门。
“我用半生的时间,以科学观念,钻研物质运动的规律;又用半生的时间,以美学赏鉴,探索人类生命的运行规律,为此,我深感幸运。” 这是吴泽洲在中央戏剧学院以《跨文化传播》为主题给师生们演讲时的自述。
吴泽洲在德国学习物理期间,在德国看到一场中国杂技演员的表演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欧洲观众。他想:这么精彩的中国艺术,为何不能够打开国际文化市场?当时,这个念头一闪而过。
不久后,一位奥地利的朋友找到吴泽洲,说维也纳音乐想去中国演出,请他帮忙张罗。于是,他首次把维也纳的专业音乐家们引入中国,并安排中国传统民乐与纯正的维也纳民间音乐同台演奏,让观众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各自拥有的丰富内涵与独特魅力。就这样,吴泽洲不经意的涉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让中国传统的音乐走出国门,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世界著名的音乐殿堂联手。吴泽洲选择金色大厅,因为它是世界艺术舞台的制高点。凭借多年在奥地利的基础,又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与奥方签定了中国音乐团在金色大厅演出的租约合同书,第一次为中国音乐走进这个音乐圣殿领取了通行证。1998年春节,吴泽洲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了“虎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此后,每年在金色大厅都会有一场中国音乐会。
2006年1月29日,浙江歌舞剧院下属的浙江民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演“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并赴德国、奥地利、瑞士、荷兰、希腊、埃及6国巡演,把江南丝竹之美镌刻在丝竹欧洲音乐厅内,背后离不开富有国际巡演经验的吴泽洲的出色运作。2007年,吴泽洲再次牵手浙江民乐征战北欧演出市场。
为何选择浙江?吴泽洲当时接受钱江晚报采访时曾说,这些年他去过杭州、嘉兴、温州、宁波等地,一年要来好几次浙江,浙江正在建设文化大省,政府的支持力度很大。同时民乐在浙江杭州有很好的文化资源优势,应该最大限度地把它发挥出来,而且2006年,浙江民乐在欧洲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除了民乐,吴泽洲还将中国的京剧、昆曲、芭蕾、交响乐等纷纷推向世界主流舞台。
2013年,吴泽洲将浙江交响乐团带入欧洲演出市场。当年在西班牙阿利坎特音乐厅,浙江交响乐团带来中国式交响乐,不靠赠票完全商演,依然一票难求,掌声连连不断。
2007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吴泽洲谈到“当今世界,飞机能使我们在一天时间里从东半球飞到西半球,网络能使我们在一秒钟里看到来自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消息,人类心与心的距离就成为这个地球上最大的距离。人类的相互了解,和平与和谐,仍然是世界性的难题”。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只有加强交流,才能彼此了解。而文化艺术的是最好的媒介与载体。因此吴泽洲先生说:“文化传播了才能有文明对话,人类友好了世界才会和谐”。
回望吴泽洲鲜为人知的专研领域——物理,与艺术相比在普罗大众的眼中,似是不甚相关的两门学科,然而,吴泽洲对于两者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他认为:“科学和艺术都居于人类文明的高端。究其本质,物理研究物质的运动规律、艺术探索人类生命的运行规律,两者都在探究普遍性、深刻性和永恒性;而对于艺术美学的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同样需要智慧和情感。”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