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2日,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脱贫攻坚战线的优秀干部、中国化学派驻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挂职副县长邱军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西安殡仪馆举行。
上午9时,西安市殡仪馆大厅里,哀乐低回。从北京、安徽合肥、陕西西安、甘肃华池等地赶来的领导、同事、父老乡亲噙着热泪,怀着悲痛的心情,为邱军送别。所有人都在默默怀念邱军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坚强的笑容,所有人都在恋恋不舍邱军为党的事业和脱贫攻坚兢兢业业的身影。
2020年11月17日,在距离挂职期满的最后40天时间,邱军同志病倒在了华池县扶贫工作岗位上,经过50多天的抢救,未能转危为安,不幸逝世,年仅39岁。
邱军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主动请缨投身脱贫攻坚一线。他按照中国化学党委的嘱托和要求,带着对革命老区群众的感情与温度,舍小家、顾大家,积极投身到华池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助力革命老区华池县如期脱贫摘帽。他充分汲取“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革命精神营养,为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老区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目标不负韶华、砥砺前行。他,总是面带笑容,让人倍感亲切。他,总是自带阳光,照亮前方温暖他人。
中国化学东华公司干部职工都习惯于称呼邱军为“大邱”,他是安徽淮北人,是一个声音洪亮、积极阳光的“大块头”。2001年他进入安徽建筑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学习,200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7月大学毕业后,入职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2月,邱军成为东华公司项目管理部副主任,风华正茂、意气风发,这个时候他有更安逸的选择,然而,他却出人意料的,毅然决然主动请缨,踏上了帮助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长征路”。
他在感情上熟悉华池、热爱华池。从八皖大地到黄土高原,离开了熟悉的工作环境,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朋友,面对自然环境的不同、语言饮食的差异、工作角色的转变,他不畏困难,直面挑战,很快就融入了华池这片红色热土。初到华池,他就前往南梁接受红色传统教育,革命前辈的故事深深震撼了他,“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激励着他,他觉得在这里一定要继承先烈遗志、不负组织重托、回应人民期待,干出一番事业。
扶贫,产业是靠山。邱军同志认为:扶贫千条道,产业是王道。没有好的产业,就不能彻底脱贫;没有好的产业,纵使暂时脱了贫也会返贫。因而,在抓产业上,他专心致志、坚持不懈。
发展养牛产业。他负责包抓全县扶贫任务最重的城壕镇,山大沟深,林草丰茂。经过深入的走访调研,考虑到这里有着大面积的天然草场,水源充足,空气良好,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建办奶牛养殖场,带领群众养牛致富!这个提议对于既没有奶牛养殖企业,也没有民间奶牛养殖经验的城壕镇来说,未免太过冒险,干部群众质疑声一片。为了打消群众顾虑,最大限度减少贫困群众资金投入,他利用企业帮扶资金作为政策补贴,确定了“企带户养”的产业发展模式。为了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他和乡村干部挨家挨户讲政策、做动员,最终城壕镇162户贫困户养殖奶牛810头。为进一步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他又积极衔接正大集团,在城壕镇、柔远镇做起了肉牛养殖,养殖企业与农户签订协议,育肥后按每公斤25元保底回收,构建了企业与农户的共同利益链接机制,“牛产业”成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发动机”。
发展沙棘产业。在发展牛产业的同时,他的目光被华池一座座荒山吸引,他产生了一个想法:如何让“荒山”变“金山”?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发展沙棘产业生态扶贫项目的思路逐渐明晰。他努力协调,中国化学党委大力支持,投入了138万元,在城壕镇庄科村范台组流转土地55亩,新建配套棚灌设备钢架大棚62座、冷库1座及灌溉机井1口,实施沙棘扦插苗培育然后移栽到荒山。该项目育沙棘苗620万株,实现44户贫困户年稳定增收15000元以上。同时辐射带动周边4个乡镇150多人实现劳务增收。
产业有了,产品出路在哪里?绿色天然的农特产品走出革命老区,走出大山,一直以来都是华池人民的心愿。于是,邱军自觉担起了“推销员”,成为华池的“网红县长”。
指导推动发展电商和消费扶贫。他认真考察学习农村电商的发展前景和思路,指导完成了县域“十佳”企业和“十佳”网店信息推广运营,利用中国化学电商平台为华池农产品量身定制了销售平台,让华池农产品进驻中国建设银行善融商务平台央企扶贫馆、中国农业银行扶贫商城。同时,为了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他积极衔接中国化学及所属企业开办专场展销会,通过各种帮销扶贫模式,华池县农特产品走上了中国化学的职工餐桌,华池县沙棘饮料已成为中国化学及所属企业的“官方饮料”。
亲自“上阵”做带货直播。面对贫困群众农特产品销售难的困境,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多方衔接争取,在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上亲自上阵带货直播。第一次上直播的他,担心忘词怕冷场,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推敲自己准备的材料。因为准备充分,发动广泛,一场直播下来,斩获3700多单,销售收入47万元。他如释重负:“网不网红不重要,产品卖得好,直播没出岔子,没给老区人民丢脸我就知足了。”
实施教育扶贫。他利用中国化学到南梁开展“党建+扶贫”活动的有利时机,协调集团党员干部与华池县873户贫困群众结成对子,每年组织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资助考上大学的贫困学子;先后组织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等多项特色培训,受益贫困群众1000余人;组织27名品学兼优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赴西安开展研学活动;帮助县上从中国扶贫基金会每年引进助学基金10余万元,开展助学活动,争取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为乡村学校安装路灯150盏;多方协调,引进社会帮扶资金26万元为学校修操场、为学生捐校服、为教室添桌椅,改善了贫困地区乡村办学条件;组织少年羽毛球夏令营,为老区孩子远离电子产品、树立健康风尚做出了积极努力。
他还注重创新开展群众思想教育。针对一些贫困户“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宁愿苦熬,不愿苦干”的现象,他执笔创作了南梁说唱《扶贫赞》,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的反响,坚定了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激发了群众致富内生动力,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华池脱贫攻坚事业。
舍得小家大爱 只言片语尽显英雄真情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他始终牢记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初心,带着感情、带着温度,沉在基层、深入一线,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使命。
挂职以来,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就连妻子怀孕期间都无法陪伴身边,陪产假也仅请了一周时间,来去匆匆。两年来,他微信朋友圈共发布了65条动态,其中64条都是关于扶贫工作,仅有一条是关于家人的:“2020年6月16日22:08,老婆大人辛苦,顺产七斤男婴,母子平安。感恩眷顾,‘好’字凑齐;感谢亲朋好友,特报喜讯。初次见面,百看不厌;寒来暑往,来日方长;惟愿平安快乐,加油少年,奔跑吧,后浪!”这是一名父亲对儿子出生的喜悦之情,更是一位扶贫干部对事业的担当之志。
11月17日上午,他正在办公室修改扶贫报告,突感身体不适,送医院检查后确诊为主动脉夹层A型。他在重症监护室中依然惦记工作,在病床上挺起虚弱的身躯,用发抖的手写下:把我写的自评报告交给集团,工作总结的数据完善到11月30日,明年的牛产业要做大,菊花产业要做强,乡上和村上工作要加强,对明年资金使用要有个大概规划,县上要加强与中国化学沟通,做好老百姓的动员……他给家人写到:我很好,尽量少麻烦大家。他在重症监护室中给妻子和两个幼子留言:好想一家人一起吃顿饭,我去买,给你们做。
邱军同志在挂职的这两年,用汗水浇灌了一名中国化学人的使命,用脚步丈量了一名革命老区党员干部的初心。在他生病治疗期间,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主要领导多方协调医护专家抢救治疗并通过多种方式向邱军及家属慰问,甘肃省委、庆阳市委、华池县委等多次派人专程到医院探望,并送去慰问信、高度评价了邱军在华池县脱贫攻坚事业中的突出贡献。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在华池这片红色热土上,他用实际行动、用生命践行了南梁精神和不渝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邱军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点点滴滴会永远铭记在革命老区群众心里,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众多中国化学人奋勇前进。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