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表演艺术家黄宗英逝世 享年96岁

发表于2020-12-15 22:50:38 | 463次阅读

据上海市文联消息,著名表演艺术家、作家黄宗英先生于今日凌晨三时二十八分逝世,享年95岁。

“从小我没想当演员却当了演员,没想当作家却当了作家。”

“我的人生就是我的艺术,我的艺术在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我真实不变的人生!”

——黄宗英

黄宗英,中国当代女演员、作家、编剧。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25年7月13日出生于北京市。

△童年黄宗英

△黄家兄妹。前排左起:黄宗英、黄锐华(享年99岁)、黄燕玉(享年103岁)。后排左起:黄宗洛(享年86岁)、黄宗江(享年89岁)、黄宗淮(80年代去世)、黄宗汉(享年83岁)

△黄宗英和大哥黄宗江在兰心剧院后台(1942年)

1940年在上海职业剧团开始了表演生涯,曾先后在上海职业剧团、同华剧社、北平南北剧社、上海昆仑影业公司任演员。

因在话剧《甜姐儿》中入木三分的表演风靡上海,“甜姐儿”从此成为黄宗英的代名词。

△话剧《甜姐儿》剧照

1946年,黄宗英凭借首部电影《追》步入影坛。

△电影《追》剧照(1946年)

次年,她又将自己求学演戏的所思所感,冠之以《寒窗走笔》的标题,于《文汇报》连载。20岁出头的黄宗英,开启了舞台、电影、文学的跨界生涯。

1947年,她与赵丹、顾而已合作,拍摄《幸福狂想曲》。

△电影《幸福狂想曲》剧照(1947年)

1949年出演影片《乌鸦与麻雀》。

△电影《乌鸦与麻雀》(1949年)

她的电影作品还包括《丽人行》《鸡鸣早看天》《街头巷尾》《家》《聂耳》《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

△电影《丽人行》剧照(1948年)

五十年代她因在电影《家》中饰演的梅表姐而家喻户晓。她从艺几十年塑造的舞台形象深入人心。

△黄宗英在电影《家》中扮演的梅表姐(1956年)

除了演员职业外,她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她与徐迟、肖复兴联合创作报告文学集《为了你,我的祖国》,与丁玲联合创作报告文学集《一代天骄》,并出版散文集《半山半水半书窗》《萧军》。

在散文随笔方面,她与黄宗江、黄宗洛共同创作散文集《卖艺黄家》和《卖艺人家》,还创作了随笔集《故我依然》《上了年纪的禅思》。2016年,她以91岁的高龄,出版《黄宗英文集》。2019年,她获得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九十多岁的黄宗英,依然会写写书法写写诗,记录自己心中的感受。暮年,她曾写下过一首小诗,这其中也许有她不老的秘密:

别说自己老了,别老说自己老了,

根本别去想我是老还是不老。

青春的节奏还在我的心中跳跃,

儿童般的好奇也并没有把我抛掉,

未来的蓝图依然盘旋在我的头脑,

追求新知识那劲头我也不输学生年少。

凭什么说自己老?

凭什么说自己老?

暮年该来的烦恼找上我,

我就跟比我还糟糕的比较,

于是坦然一笑说“还好,还好”。

心理自我调试是灵丹妙药。

哎,其实呀,一个人多想着别人,自己就不会老。

真的哟,

只要你多想着别人,

自己就不会老。

△黄宗英

黄宗英的一生中有过四段婚姻,第三任丈夫是著名演员赵丹,两人曾共同出演影片《幸福狂想曲》《乌鸦与麻雀》和《丽人行》。

△黄宗英和赵丹

据东方网消息,90岁高龄的黄宗英,回忆起她和赵丹的相遇,仍旧像个少女一般。“我和赵丹第一次相遇,是我来上海拍《丽人行》,那天他来接我,脚上的袜子一只一个样,也正因如此,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觉得他一点不像个大明星,是个很朴实的人。电影拍摄结束后,他对我说,你别回去了,我觉得你应该留在上海做我的妻子。”如今回忆起那段往事,黄宗英似乎还是有些难以置信,“他跟我这样说的时候,我还不敢相信,直到他后来又跟我说,为了我他还去徐家汇教堂祈祷,我才相信。”

△上海解放前夕,赵丹和黄宗英在义卖场上,为支援解放区购买医药物品,并为影迷签名(1949年初)

△巴金(右)、黄宗英(左)在波兰第二节世界和平大会上(1950年)

△黄宗英主演电影《为孩子们祝福》剧照(1952年)

黄宗英生平

1941年,主演个人首部话剧《甜姐儿》。

1946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追》。

1948年,与演员赵丹结婚。

1949年,出演影片《乌鸦与麻雀》。

1950年,主演剧情电影《武训传》。

1954年,创作电影剧本《平凡的事业》。

1956年,出演影片《家》。

1960年,担任剧情电影《六十年代第一春》编剧。

1965年开始,在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专职创作。

1980年,创作报告文学《大雁情》 ,该作品获得1977-1980年中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1982年,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入藏,参观藏南藏北后,留藏全程跟随女生态学者徐凤翔做野外考察。

1983年,创作报告文学《桔》,该作品获得1983-1984年中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1984年,随中央电视台《小木屋》摄制组再度入藏。1985年《小木屋》电视记录片获在第28届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上,获电视记录片铜奖。

2016年,出版《黄宗英文集》。

2019年,荣获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那些经典永远都会被记着

能写会演的“甜姐儿”,一路走好

来源:东方网、上海文联、北京日报客户端、澎湃新闻、文汇报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0/200
留言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