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泰斗!追忆中国著名心血管病和心电学家赵昜教授

发表于2020-11-24 17:42:45 | 432次阅读

北京时间2020年11月21日4时56分,我国著名心血管病学家、心电学泰斗赵昜教授因病在杭逝世,享年103岁。

赵昜教授是广受尊敬的中国心血管病学先驱,奠定了中国的心电学,在我国心血管领域享有盛誉。历任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浙江医科大学内科学基础教研室主任、附属二院内科主任。他立足浙江,放眼全国,敢于创新,真抓实干提出建立我国四合一心电学专业体制的构思,并就此在我国心电学四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创办我国第一本心电专业学术期刊《心电学杂志》,

创建我国第一个心电学学术组织——心电学分会,

开设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心电学专业、创办中国第一所心电专业学校——杭州中华心电图专修学校,

首创我国第一个新颖的心电图学培训工作。

他一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培养的几代弟子都已成长为中国心电学专业的栋梁之才。他的学生、浙大二院党委书记、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王建安教授沉痛追思:“我的恩师赵昜教授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开拓创新的精神,他的谆谆教诲,一直影响着我们,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历尽艰辛的求学之路

1918年7月1日,赵昜出生于浙江嘉兴。与许多同龄的医学大师一样,赵昜的从医求学之路也充满了艰辛。30年代的中国,阴云密布、战火纷飞,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将医学教育彻底打乱。赵昜在这一时期正就读于贵阳医学院。

青年时代的赵昜

战时的贵阳是一座尚未被日军攻占的后方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抗战时期医学教育的后方基地。1938年,湘雅医学院和南京中央医院的部分师生员工迁至贵阳,谱写了一曲战火中医学教育的高昂战歌。I941年,赵昜毕业并留校任教,并在附属医院内科任职。此时,协和医学院内科教授王季午恰好来到贵阳医学院并任代理院长及内科主任。这位协和医学院1934年的毕业生,曾任协和第11任内科总住院医师,是我国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十分器重小他10岁的赵昜。几年后,不满30岁的赵昜就担任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副院长,可谓青云得志!而他与王季午也建立了深厚友谊,两人共事长达半个世纪。

前排左起:赵昜、王季午、陈立、蒋次

回归故乡 重开战场

1949年,解放后的浙江大学开始筹建医学院,当时的竺可桢校长力邀王季午担任医学院院长。随后,王季午便召集一批青年才俊来到重新焕发青春的杭州,赵昜便是其中一员。从此,赵昜在浙大生活工作了60年,他与心电图的世纪姻缘就此开始。

左起:何秉贤、陈灏珠、赵昜

与全国各地心电图的起步一样,赵昜的心电之路同样始于艰难。当时,浙江省仅在浙大医学院附属医院设有独立的心电图室,而且仅有一台老旧的手提式Sanborn弦线式心电图机。从心电图原理、临床应用价值,到使用方法、机器维护及修理工作很少有人了解。但赵昜却对这个“新鲜事物”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决定将其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当时心电图的应用尚未普及,人们对其认识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有一些同事曾揶揄赵昜“想要缔造心电大厦 ”,但他却初衷不改。很快,他就在浙江绍兴完成了“吐根素合并氯奎治疗肺吸虫病过程中的心电图变化”的科研工作,并且在《中华内科杂志》发表了论文。此后,他更加痴心于心电图的研究,并率先在杭州第一人民医院举办心电图普及班,院内外同仁闻讯赶来听课,掀起了一股心电图热。在随后几十年的心电图教育中,赵昜赢得了同行的一致尊敬。在交通、通信十分不便利的年代,他通过各种机会向资深专家请教、交流,一片赤诚、令人钦佩!在长时间的交往中,他与多位专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浙江省首届临床医师心电图进修班

创办第一本心电学专业期刊

至70年代后期,我国心电图事业开始阔步前进,并在各个方面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此时已年逾花甲的赵昜倍感振奋。他立足浙江,放眼全国,踏上心电图事业新的征程。

80年代初,我国心电图专业的学术期刊还是空白。在1981年的全国心电图提高班.上,学员们热烈提议办本自己的专业期刊,这也是全国心电图同仁共同的愿望。赵昜为此多方奔走,终于得到浙江省医学会的全力支持。1982年9月,我国第一本心电图专业学术期刊《心电学杂志》诞生,赵昜亲任主编,并特邀国内心电图名家担任特约编委,努力将杂志办成我国心电专业学术交流的平台,同时能反映国外学术研究最新成果的窗口。在他的带领下,杂志各项工作很快走上轨道。创刊30年来《心电学杂志》始终坚持严谨的办刊宗旨,得到全国心电图同仁的好评,在我国心电学事业的壮美画卷添写了绚丽的一笔。

心电学杂志,中为创刊号

生前掠影:耄耋之年的赵老,仍心系心电事业

图为指导心电学杂志编辑部的工作

杂志历任主编

创建心电学会

随着心电图专业队伍的不断壮大,成立专业学术组织已成当务之急,赵昜又冲在了第一线。1986 年秋,我国第一个心电学学术组织---浙江省医学会心电学分会在杭州成立。以此为模板,安徽、辽宁、河南等省纷纷仿效,一时间全国10多个省市相继成立了心电学分会,迅速在全国形成星火燎原之势。1990年,由浙江、安徽、贵州、河南、辽宁五省心电学会发起,成立了全国23省市心电协会,赵昜任主任委员,张亚斋任秘书长。1997年, 在北京举.办的第五次全国心电学大会上,原心电协会改组,成立中国生命科学学会心电学学会,赵昜任首届主任委员。学会通过组织学术交流和专题讲座,推动全国心电学的普及和新技术的开发,也得到了众多专家的一致认可。

1990年全国23省市心电协会成立

1997年中国生命科学学会心电学学会成立

1986年在浙二心脏电生理研究室工作的赵昜教授

开设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心电学专业

我国很多心电学工作者既无学历又缺乏系统培训的状况十分严重,这需要逐步改变。赵昜为之做出了特殊的贡献。1988 年,又是在赵昜的努力与倡导下,“杭州中华心电图专修学校”成立。赵昜担任校长,亲临授课 ,学校主要针对心电图工作者进行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的培训,这是中国唯一的心电学专业学校。这不仅是我国心电学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也是我国心电学教育史上永远闪光的一颗明珠。二十多年来,从这里走出了数百名系统掌握了心电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实用型高级人才,受到各级医院的欢迎。

杭州中华心电图专修学校

传道授业,身正为范

培养的弟子成为了心血管领域的栋梁之才

1986年和他的研究生王建安(右)、徐耕合影

昜者,一曰开阔敞亮,一曰漫长,一曰飞扬,这也是赵昜教授的人生缩影:乐观开阔、坚持不懈、成就斐然。他自称只是一名“旧社会知识分子”,但在漫长的世纪时光里,他以崇高操守、铮铮风骨,为浙江乃至中国心血管事业之崛起而奋斗,在我国心血管学领域享有崇高盛誉;他对心电学的执着与热爱,他对心电学所做的贡献,为心电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0/200
留言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