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主促进会会员、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退休老干部(曾任浙江越剧团副团长)、第一代著名越剧男小生、国家二级演员何贤芬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8月11日凌晨三点不幸逝世,享年85周岁。
何贤芬同志遗体告别会定于2020年8月14日上午9:30分在杭州殡仪馆5号中厅(铭佩厅)举行。
特此讣告。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
二O二O年八月十一日
生平简介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何贤芬老师,1935年2月出生在浙江金华。1950年金华中学初中毕业后,加入金华地委文工团,任文工团团员,1952年加入浙江省文工团歌剧队。歌剧队后来改编为浙江越剧团,何贤芬老师为新中国的第一代越剧男小生,一生从事越剧男女合演改革,为越剧男女合演的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何贤芬老师虽然是文工团员出身,但他努力学习越剧传统,并得到昆剧名师沈传锟、姚传芗、京剧老师鲁桂春、 郭兵等人的培训,又向绍剧表演艺术家 六龄童、昆剧表演艺术家 周传瑛及京剧界优秀武生求教,从而打下扎实功底,掌握较为丰富的表演手段,成为文武皆备、能今能古的文武小生。他的扮相英俊、戏路宽广、嗓音宽亮,擅长唱新作的男腔,并根据不同人物性格选唱徐玉兰、范瑞娟、尹桂芳诸流派唱腔。何贤芬老师在演出现代戏努力从生活出发刻画人物,并恰当化用传统表演手法,使之既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又富有越剧的特色。1965年春天,何贤芬老师被推选为浙江省的青年代表,到北京出席共青团全国代表大会、青年联合会代表大会。1988年始任浙江越剧团副团长,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剧协理事、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员,《中国越剧大考》执行副主编,曾入编《世界名人录》。
中国越剧大典执行副主编
1995年退休后,何贤芬老师花了10年时间参与编撰《中国越剧大典》一书。
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何贤芬老师曾多次荣获优秀演出奖。毛主席曾在杭州观看过他和张蓉桦表演的《挡马》,周总理曾在北京观看过他演出的《雨前曲》。何贤芬老师的代表作有:现代戏《风雪摆渡》中的三小子、《雨前曲》中的蔡新华、《春到草原》中的李虹、《豹子湾战斗》中的丁勇连长、《南方怒火》中的山斧、《五月潮》中的海松山、《智擒座山雕》中的杨子荣、《代代红》中的志成、《战斗的青春》中的李铁、《龙江颂》中的李志田、《强者之歌》中的薛寒冰、《光荣的减产主任》中的兴隆队长等。古装戏有《秦香莲》中的韩琦、《赵氏孤儿》中的前驸马、后孤儿、《雏凤凌空》中的焦赞、《白沟河》中的杨七郎、《云中落绣鞋》中的石义、《挡马》中的焦光普。
50年代《风雪摆渡》何贤芬饰三小子(右一)
1965 年 ,毛主席接见包括何贤芬在内的全国青年代表
1958年周总理观看浙江越剧团演出并接见演职人员(左一周恩来总理,右二何贤芬)
越剧《云中落绣鞋》何贤芬饰石义(左一)
何贤芬老师不仅表演出众,文字功夫也是相当。他创编了现代戏表演新程式《枪舞》等多套。创编、移植大小剧目《春到草原》《南海长城》等21个剧目,他编写了《高歌太阳万万年》《怀念周总理》等演唱节目百余篇,并在《焦裕禄》《白银岛传奇》等剧中任导演。为《中国戏曲志·浙江卷》《中国越剧》两著作撰稿人之一,发表专业论
何家六兄妹,70年家国情
何贤芬老师,1935年2月出生在浙江金华,家中五兄弟一妹,排老三。“知行合一、报效国家”,何家兄妹始终牢记祖训,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坚持求学、寻找真理……新中国成立后,六兄妹在各自专业领域孜孜进取,为新中国工业、农业、教育、医疗、文化、援疆事业贡献力量,用一生书写了浓浓的家国情怀。
2019年夏,何贤春(左)、 何贤明(中)、何贤芬(右)在杭 州西溪幸福里小区并肩而行
— END —
部分图片来源: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金东发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文字内容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